第一次听说罗伦特隐球菌竟是以这种方式……

2020-06-12 肖克源 张亮亮 王丽芬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检验医学网

2019年年末,我们微生物组收到一份不是非常透亮的脑脊液标本,医嘱显示需要做的是脑脊液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没有下培养的医嘱。

2019年年末,我们微生物组收到一份不是非常透亮的脑脊液标本,医嘱显示需要做的是脑脊液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没有下培养的医嘱。

看到这份标本,医嘱显示来自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第一印象可能是常规筛查,随后离心取沉淀,分别做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抗酸染色并没有看到有价值的东西,墨汁染色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换到高倍镜下准备找几个视野截图的时候,发现了问题,一种存在厚厚荚膜的孢子出现在了视野中(图1),而且多个视野均可以看到,再次换到低倍镜下,此时与第一次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完全不同,视野中充斥着大量的亮点(图2),而且观察到孢子的存在。

这应该是新型隐球菌了吧,或者说疑似新型隐球菌。由于经验的不足,且新型隐球菌较少见,所以立刻询问了两位微生物的老师,均认可这一说法,对比了图谱上的图片(如图3),确认了结果。

新型隐球菌属于隐球菌属,是隐球菌中唯一致病的真菌。属于酵母型真菌,外包一层多糖组成的肥厚荚膜,一般染色法不着色,难以发现,故称为隐球菌。该菌广泛生存于土壤和鸽粪中,主要侵犯长期免疫力低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处于新型隐球菌污染的环境中,极少发病。新型隐球菌无论在组织内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均呈现圆形的酵母样细胞,其外周有一层较厚的胶质样荚膜,称厚荚膜。菌体内有一个或多个反光颗粒,为核结构。部分菌体可见出芽。分离培养用沙保培养基,于30℃左右培养最为适宜,2—5d即可形成典型的隐球菌菌落。

随后,我们把剩下的脑脊液标本(疑似污染)用沙保罗培养基进行了分离培养。并我们通知临床主治医生,告知疑似新型隐球菌的结果,建议下医嘱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并建议重新留取标本。后临床再次送脑脊液培养,由于新型隐球菌大多由呼吸道转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因此也建议医生留取痰液、尿液等标本,由于病情的关系,加上老人高龄,未能成功取到痰液,但是尿液离心后墨汁染色发现了疑似新型隐球菌的存在(如图4)。

对首次分离培养的脑脊液使用VETIC2细菌鉴定仪器进行真菌鉴定与药敏实验,鉴定结果为罗伦特隐球菌(如图5),已知罗伦特隐球菌荚膜平均厚度较新生隐球菌薄,其它并无太大区别,肉眼不易分辨,临床上鉴别主要依靠生化反应,罗伦隐球菌酚氧化酶阴性,能同化乳糖和密二糖;而新型隐球菌酚氧化酶阳性,能同化乳糖和密二糖。得到这么个结果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由于罗伦特隐球菌的病例文献报道较少,我们认识也不多,且标本医嘱只做墨汁染色加抗酸染色,所以我们也不敢断定这个结果的可靠性。然而,对患者新留取的脑脊液与尿液标本进行了培养及鉴定,鉴定结果(如图6),均为新型隐球菌,药敏鉴定结果显示常规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经讨论按此结果给临床发报告。

短短的几天时间,出现了最令检验科同仁们头疼的事情,脑脊液鉴定结果不一致。我们回顾分析了经过墨汁染色后的镜下标本,对比图谱,无论前后两次脑脊液还是尿液,形态结果均支持新型隐球菌,但是矛盾在于为什么第一次鉴定出的脑脊液是罗伦隐球菌而非新型隐球菌感染

于是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第一次脑脊液标本本身并没有要求做培养,标本处理时出现污染的可能性较大,且标本长时间处于外环境中,本身的一些生化反应受到了影响,导致仪器鉴定时没有得到相应且比较明显的生化反应结果,结果显示为罗伦隐球菌的可能性为91%。

第二点:沙保罗培养基适用于白色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的生长,属于真菌选择性培养基,但是如果标本不纯,或者污染,很可能使鉴定结果出现偏差,加之新型隐球菌本身与罗伦特隐球菌差异不大,因此出现前后相左的鉴定结果。

第三点:经验的不足,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科一份报告科学、准确、合理的前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在于第一份标本只是尝试性的做了鉴定,标本并不合格,所以得出的结果有差异,即使第一次脑脊液培养出是新型隐球菌,也必须重新留取新鲜标本检测,确保结果的可靠科学严谨。这件事也算一次比较生动形象的质量控制课。

第四点:或许更适用于我们这些刚入行不久的检验小白,类似于这种标本很多很多,对于经验不足的我们一定要细致更细致的去观察每一份标本,尤其像墨汁染色下的新型隐球菌,本身就很少见,即使遇到,在墨汁染色下也不是很容易观察到。

第五点:感染新型隐球菌的患者并不一定有对应的症状,或者相应的症状被别的疾病症状所覆盖,因此较容易忽略。

故事后续,三次药敏鉴定结果均显示对常见抗真菌药物敏感,我们的鉴别似乎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但通过这次探究,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注意检验前的标本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合格的标本,得出来的结果可能对临床产生干扰,产生不良后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75813, encodeId=e32615e5813d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b6a98533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隐球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8533, encryptionId=fb6a9853366, topicName=隐球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26116195824, createdName=xugc, createdTime=Sun Jun 14 14:16:13 CST 2020, time=2020-06-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0-06-14 x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