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多年的进展使 TAVR 在治疗伴随二尖瓣狭窄时更加有效

2024-12-13 我爱瓣膜 我爱瓣膜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表明对伴严重二尖瓣狭窄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用球囊扩张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安全有效,介绍相关研究及结论。

图片

根据发表在《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上的新研究,对于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AS) 和伴随严重二尖瓣狭窄 (MS) 的高危患者,使用球囊扩张瓣膜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R)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1] 这代表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方面的重大进展;以前,在同时治疗重度 AS 和重度 MS 时,TAVR 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瓣膜技术的改进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目前的球囊扩张瓣膜反映了裙边设计和密封机制的改进,这导致瓣周漏率大大提高,这是 TAVR 后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此外,使用断层扫描成像的部署深度变化和改进的程序规划导致永久起搏器 (PPM) 植入率降低。此外,经皮二尖瓣治疗的重大进展可能允许对特定患者进行全面治疗。

为了确认这些改善是否导致了结果的改善,Kumar 等人专注于 2015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接受 Edwards Lifesciences 的现代球囊扩张 TAVR 瓣膜(Sapien 3、Sapien 3 Ultra 或 Sapien 3 Ultra Resilia)治疗的 200,000 多名 TAVR 患者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胸外科医师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 TVT 登记处。

总体而言,3.6% 的患者出现严重 MS——定义为平均梯度 >10 mm Hg 或面积 <1.5 cm2。研究人员进行了倾向评分匹配,以比较 8,495 对患者。每对包括一名重度 MS 患者和一名轻度 MS 或以下患者。

30 天后,重度 MS 患者比轻度或轻度 MS 患者更有可能接受主动脉瓣再介入治疗 (0.1% vs. 0%) 或需要 PPM (11.3% vs. 9.4%)。然而,除了这两个差异之外,两组之间的 30 天结局具有可比性。这意味着严重 MS 的存在对死亡、中风和大出血事件的短期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一年时,重度 MS 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17.6%) 略高于轻度或轻度 MS 患者 (16%)。所有其他结局,包括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 (KCCQ) 答案确定的生活质量变化,在第一年后仍具有可比性。

与此同时,三年后,重度 MS 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45.1%) 显著高于轻度或轻度 MS 患者 (40.9%)。同样,所有其他结局仍具有可比性。

虽然探索 TAVR 在伴有严重 MS 患者中使用的早期数据表明短期和中期结果明显更差,但瓣膜设计的改进和现代部署实践的变化弥合了这一差距,导致结果的短期实质性改善。虽然接受 TAVR 的严重 MS 患者的中期结果仍然较差,但重要的是要承认,他们在 TAVR 后获得的生活质量改善与没有严重 MS 的患者相似。总之,我们的结果支持现代使用带有球囊扩张瓣膜的 TAVR 作为治疗伴有严重 MS 的主动脉瓣狭窄高危患者的有效选择。

Reference:

1. Anirudh Kumar, MD, MSc, Imran N. Ahmad, MD, James D. Flaherty, MD, et al. Contemporary Outcomes of TAVR Using a Balloon-Expandable Valv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Insights From the Transcatheter Valve Therapies Registry.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Nov. 22,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2290, encodeId=565c2242290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2fee8266b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a> <a href='/topic/show?id=cddf231945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主动脉瓣狭窄#</a> <a href='/topic/show?id=cb0223906b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二尖瓣狭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194, encryptionId=cddf2319457, topicName=主动脉瓣狭窄), TopicDto(id=23906, encryptionId=cb0223906b8, topicName=二尖瓣狭窄), TopicDto(id=78266, encryptionId=c2fee8266b4, topicNam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Dec 13 16:24:38 CST 2024, time=2024-12-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TAVR 术后瓣膜假体错配:与小瓣环患者相关的 5 个主要发现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新研究跟踪分析2014-2021年德国某机构300多名SAA患者经股动脉TAVR数据,阐述TAVR后PPM相关情况,包括发生率、与瓣膜类型关系、对死亡率影响及植入因素影响等。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2024版)

本文介绍《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2024 版)》更新情况,涵盖团队构成、评估、手术过程、特殊患者管理等方面,强调规范发展,还提及围术期及远期管理重要性,助力技术造福患者。

TAVR 前 LVEF 降低与长期生存率降低相关

根据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新发现,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AS)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的患者与更差的长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R) 结果相关。

JAMA Cardiology: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预后趋势

尽管自2011年以来,美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结局有了显著改善,从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经风险调整的30天死亡率略有上升。

最新临床表明:用 TAVR 治疗年轻患者会增加死亡风险

《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数据显示年轻 TAVR 患者死亡或再入院风险更高,虽有指南建议,但近年 65 岁以下接受 TAVR 比例上升,研究分析相关患者情况及心脏团队的病例选择情况。

最新临床发布对于低风险患者:SAVR 的 10 年生存率高于 TAVR

《IJCHeart&Vasculature》:低风险患者,SAVR与TAVR对比。30天死亡率近,三年后有别,十年时SAVR存活37%、TAVR18.2%,TAVR重复手术率低,可供治疗参考。

JACC:Advances:当患者抑郁时,TAVR 存活率降低

JACC:Advances 上一项分析显示,有症状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中,术前抑郁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长期生存率低,研究介绍相关情况、结论及局限性,给出参考文献。

JACC:主动脉瓣置换术与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监测: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为无症状重度AS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早期主动脉瓣置换术在降低心血管或心力衰竭住院率和中风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目前TAVR在中国不具有成本效益,降低瓣膜价格是关键!华中阜外医院学者研究

中国 TAVR 临床应用渐广,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研究表明,从医保角度,在外科手术中危和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TAVR 较 SAVR 暂不具成本效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35个核心观点!新版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我国 TAVR 发展迅速,新版专家共识提出 35 个核心观点,涵盖团队构成、适应证、禁忌证、围术期评估、手术操作、并发症、急诊处理、简化手术、合并症处理及术后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