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蹦极原来是受到了抗肿瘤药物的“惊吓”
2022-06-12 余祥鹏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检验医学”公众号
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转氨酶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01 前言
血清转氨酶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转氨酶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02 案例经过
患者周XX,男,58岁,因“左侧肢体乏力20天。”上下楼梯时出现左下肢不听使唤,逐渐加重,发展至左侧面部,并摔倒3次,2021年4月30日至外院就诊,2021年5月3日行头颅MR:颅内多发占位伴周围水肿,考虑转移瘤可能。胸部CT:左肺占位病变,考虑肺癌。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肺癌脑转移?”收入我院治疗。
6月3日如往常一样,今天做常规生化岗位,一份转氨酶骤然升高的检验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报告显示谷丙转氨酶1755.7 ↑↑↑U/L、谷草转氨酶2342.8↑,通过历史结果比对,该患者入院至今肝三酶并无明显异常,为何今日突然飙升?排除生化仪器系统误差,反应曲线正常,难道标本有误?还是患者本身肝功能存在问题?
图1 肝功能报告单
重新抽血复查,检测结果与第一次相差不大,看来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看到这样的结果,首先想到的是该患者是否存在肝炎,乙肝两对半显示“2,5阳性”,表示该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目前已恢复并产生了抗体,与肝三酶突然飙升并无直接联系呀!
图2 乙肝两对半报告单
03 案例分析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次转氨酶突然飙升与上一次检测间隔了14天,那么这段时间里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肝损伤呢?结合该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为中老年人以“肺癌脑转移”收入我院治疗,临床诊断为大脑继发性恶性肿瘤,期间肯定使用过抗肿瘤的药物,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势必存在药物性肝损伤。
图3 临床部分用药情况
果不其然,医嘱用药显示:德巴金(丙戊酸):5月7日起,500mgBid;泰瑞沙(奥西替尼):5月19起,80mgQd。这两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肝损伤和血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并根据病人各项指标调整用药。
图4.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1-2]
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建议临床医生调整抗肿瘤药物的剂量,并在用药期间连续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变化。经调整抗肿瘤药物后的一周时间里,转氨酶等相关持续下降,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该患者转氨酶突然飙升确实属于药物性肝损伤引起。
图5 谷丙转氨酶折线图
图6 谷草转氨酶折线图
04 知识延伸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必须认真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加以治疗。转氨酶升高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第一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乙肝比较多,部分可能是丙肝。
第二是脂肪肝,肥胖及高脂高糖的饮食和运动少是主要原因。
第三是胆道系统的感染,严重功能障碍。
第四是药物性损伤,常因为其他疾病使用了损伤肝脏的药物。
本案例转氨酶骤然升高,与第四点相吻合。
05 案例总结
在检验工作中,转氨酶升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如果突然升高远远超出正常范围(40U/L),医生会建议复查,排除由于实验室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等因素造成误差的可能。如果转氨酶水平还高,需要做其他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全面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药品说明书(2019-08-20)-丙戊酸钠(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药品说明书(2019-08-20)-奥希替尼(AstraZeneca AB)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学习
68
#转氨酶#
111
#肿瘤药物#
118
#肿瘤药#
108
#抗肿瘤药#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