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β受体阻滞剂作为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2025-06-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并没有降低AD的风险或改善AD幸存者的预后。虽然临床上没有主动脉直径和血压的相关数据,但这些发现挑战了当前的临床实践,并强调了随机试验的必要性。

主动脉夹层(AD)发生时,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允许血液在主动脉壁层之间的夹层中流动。斯坦福分类区分了累及升主动脉的A型AD(TAAD)和累及升主动脉的B型AD(TBAD),后者远端进入左侧锁骨下动脉,不累及升主动脉。在新发布的主动脉疾病指南中,对AD后次级治疗的建议与早期指南相比保持不变;在AD幸存者中,长期-受体阻滞剂治疗(除非有禁忌症)被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来控制心率和血压,以减少晚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这一建议主要基于专家意见、历史观察性研究以及在动物模型和综合征患者中进行的较小规模的介入性研究。此外,更新的指南强调了及时识别AD风险增加患者的重要性,例如,通过筛查诊断为大主动脉瘤的患者的一级亲属和一些非综合征遗传性胸主动脉疾病涉及的基因。因此,在非综合征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初级预防性长期治疗预计会增加,尽管针对这一特定患者群体的抗高血压偏好的循证建议仍有待明确。然而,推荐-受体阻滞剂用于预防无综合征高血压患者AD和提高夹层后生存率的证据有限。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全国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结合了巢式病例对照和历史队列设计。研究人员使用丹麦卫生保健登记处,确定并验证了1996年至2016年所有住院的成年AD患者。排除有二尖瓣主动脉瓣或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在病例-对照分析中,根据年龄、性别、指标日期和累计降压药使用情况,1657例AD确诊病例与16139例高血压对照组按1:10(±1)匹配。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被定义为≥2000定义日剂量(DDD)。在队列分析中,对2120名AD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以评估按受体阻滞剂使用分层的解剖后死亡率。

与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相比,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A型AD(调整优势比[aOR]为1.7[95%CI为1.3-2.3])和B型AD(aOR为3.7[95%CI为2.7-5.2])的发病率增加相关。DDD100-199时,B型AD患者的剂量依赖性风险增加(aOR为1.4[95%CI为0.8-2.2];DDD≥10000的aOR为3.9[95%CI为1.6-9.8])。与从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相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A型AD(校正风险比[aHR]为1.5[95%CI为0.99-2.23])和ADB型(aHR,1.5[95%CI为1.0-2.3])患者的5年全因死亡率较高相关。

由此可见,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并没有降低AD的风险或改善AD幸存者的预后。虽然临床上没有主动脉直径和血压的相关数据,但这些发现挑战了当前的临床实践,并强调了随机试验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Mads Liisberg,et al.Beta Blockers 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for Aortic Dissections in Nonsyndrom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AHA.2025.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4.04014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572, encodeId=880622695e2c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a href='/topic/show?id=338c19228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β受体阻滞剂#</a> <a href='/topic/show?id=a5ae23159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主动脉夹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228, encryptionId=338c19228b0, topicName=β受体阻滞剂), TopicDto(id=23159, encryptionId=a5ae23159d2, topicName=主动脉夹层),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16 09:57:23 CST 2025, time=2025-06-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聚焦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系统分析其高血压相关死亡及健康寿命损失情况,深入剖析全球及我国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疾病负担,以其为优化公共卫生政策和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JAMA:治疗高血压,一针管半年!长效RNAi降压疗法联合用药,额外降压12 mmHg

KARDIA-2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受控制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zilebesiran与常用口服降压药联用3个月治疗,相比于安慰剂联合用药,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显著多降低4.5~12.1 mmHg

JCI:动脉血管壁上的“隐形手”——表观遗传调控在高血压及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可塑性调控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环节,Mangum等基于大数据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明确了JMJD3位点DNA变异在高血压中的致病机制,丰富了高血压分子发病学内涵。

Circulation:华东师范大学李洪林等揭示了高血压治疗新靶点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针对TRPV4-RhoA-RoGDI1轴的RhoA信号抑制的新模式,为未来的抗高血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提出了针对具有挑战性的Rho GTP酶的创新策略。

【慢病】干货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降糖药物选择

我国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多,心血管风险高,一般降压目标<130/80 mmHg,药物选择有 ACEI、ARB 等,降糖药首选改善心血管结局的新型药。

JAMA:治疗高血压,一针管半年!长效RNAi降压疗法联合用药,额外降压12mmHg

《JAMA》KARDIA-2 研究显示,zilebesiran(RNA 干扰疗法)与常用降压药联用,3 个月时降压效果显著,部分联合用药效果可持续 6 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

研究发现:得了高血压,无需吃药,吃这些东西能自愈!

最近,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药理学研究——天然产物》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系统综述,评估了多种自然疗法在降压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Microbiome 蔡军/郑乐民团队通过RCT研究验证菌群移植治疗高血压疗效及相关代谢变化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首次在高血压人群中探究了健康个体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的潜在益处。

Blood Pressure:美国成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趋势多样化,彰显社会经济及共病影响

该研究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分析了1999-2020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趋势,发现ACEI、ARB、CCB使用率增长,利尿剂使用率下降,且药物使用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年龄、种族和共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