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争鸣研究·聚焦传统医学】"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2025-01-21 张敏睿,李丹,何美慧 ,高瑞翔 中国全科医学 发表于上海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摘要】

背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 目的 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 方法 2023年7—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研究结果发现

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要意义

研究设计上看,本研究具有4大方面的创新:(1)本研究采用UTAUT模型进行中医接受度调研的文章,弥补了先前中医接受度研究论文缺乏理论框架的不足;(2)相较以往的以UTAUT理论为框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了以个体中心为视角的潜在剖面分析,将受试者根据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六变量不同水平的组合模式划分组别,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以家长对中医儿科的接受度作为调研的着眼点,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会赞许性效应的影响,因为如果家长愿意将中医药给自己的孩子使用,这显然能够真实地反映家长对中医药的接受和信任态度;(4)本研究创新性地探究了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素养等重要因素对中医接受度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提供科学实证支撑。

本研究主要发现及其启示

本研究主要发现:(1)UTAUT理论模型适用于中医接受度问题的研究,路径分析的模型解释率超过70%,模型拟合情况可以接受,本研究结果丰富了UTAUT理论的应用情形,具有学理价值;(2)个体为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法适用于UTAUT模型变量,其能更加细致地区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本研究创新了UTAUT模型的分析视角,具有方法学价值;(3)本研究探索并揭示出了科学思维与传统文化认同这两个关键因素对中医接受度所起的显著、稳定且强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极具现实价值。

本研究揭示了科学思维对中医接受态度的促进作用,该变量影响的效应量具有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OR>1.5,P<0.001),对大众有关中医信奉者的刻板印象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既往,中医因其无法被西方医学理论所解释,无法被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验所证实而被抨击为"非科学"或"伪科学"的落后产物,相信中医药的人们被视为"迷信"和"无知"。然而,本研究结果发现,科学思维越高的人其实越倾向于接受中医,这说明中医与现代科学并非水火两不相容,已有研究初步表明,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高,但是这些研究常将其归因于是这一群体接受了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宣传,而本研究则首次揭示拥有更好的科学思维本身就有助于中医药的接受认同,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除此以外,传统文化认同与健康素养对中医药接受态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传统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先前鲜有实证研究直接揭示这一作用。健康素养总体上的正向作用也再次佐证了科学思维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先前的研究所未曾直接探索的。 诚然,本研究部分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例如,"持疑组的健康素养比其他组别均显著更低"的结果则提示一种可能性——那些对中医药持犹疑、观望态度却不坚决抵制的人群,恰恰是健康素养不够高所致;然而,这其中孰因孰果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类似的还有关"自身患有慢性疾病的家长相较于没有慢性疾病的家长显著地更加抵制中医儿科"的结果,尽管这一发现在既往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印证,但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倘若能够通过纵向的因果研究设计证实中医药对于慢性疾病独特的治愈力,将有望为中医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证据。

本研究显示,有关人口学变量,女性、年龄较大者更倾向于接受中医,这与既往研究发现亦不完全吻合,但由于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较低,结果可能不够稳定,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确认。学历、职业声望和户籍类型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其可能提示,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本身并不对中医药认同起决定性作用,真正发挥影响的是"高知"群体身上所具有的高科学思维、高健康素养以及高传统文化认同,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与科学思维和健康素养等品质完全等同。 总的来看,本研究揭示了国人对中医药接受态度的乐观局面,并为协调和弥合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实证资料。随着拥有高科学思维的"高知"群体逐步在社会中获得影响力和掌握决策权,他们对中医药的认可与支持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与传承。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有待未来改进:(1)本研究的样本量不够大,且采用了方便取样的方法,同时以家长为调查群体无法囊括更年轻的受试者,这些均导致本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不足;(2)本研究所考虑的中医接受度影响因素数量有限,同时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和数据编码上也不尽合理,有可能因此而未能得到显著或稳定的结果,这有待未来研究加以解决;(3)本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的研究方法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未来研究应当采用更加客观的测量方法来重复检验本研究的结果,例如采用有难度的测验题去考查受试者的科学思维与健康素养,采用中医药使用频次等行为指标来量化中医接受度;(4)由于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无法准确推断因果关系,因此造成一些相关关系的解释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这需要未来使用追踪研究才能提供答案。

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UTAUT理论模型对中医接受态度进行调研,并创新性地使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分析视角,证实了UTAUT模型的适用性,将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组别,并发现了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接受态度显著、稳定且强效的正向作用,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本文无利益冲突。

引用本文: 张敏睿,李丹,何美慧,等."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J].中国全科医学,2025,28(9):1044-105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02.[www.chinagp.net] ZHANG M R,LI D,HE M H,et al. Do higher intellectuals tru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re?[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5,28(9):1044-1051.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_高知_群体更信赖中医吗_.pdf), 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思辨与争鸣研究·聚焦传统医学】"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ea538598916e,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思辨与争鸣研究·聚焦传统医学】"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articleFrom=中国全科医学, journalId=100098, copyright=转发, creationTypeList=null, summary="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50116/1737020960792_2081900.png, authorId=0, author=张敏睿,李丹,何美慧 ,高瑞翔 ,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333333;">【摘要】</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strong>背景</strong>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 <strong>目的</strong> 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 <strong>方法</strong> 2023年7&mdash;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F%E8%AE%A1">统计</a>。 <strong>结果</strong> 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lt;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strong>结论</strong> 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span></p> <p><strong><span style="color: #333333;">研究结果发现</span></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lt;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span></p> <p><strong><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要意义</span></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从<a href="https://www.medsci.cn/department/details?s_id=67">研究设计</a>上看,本研究具有4大方面的创新:(1)本研究采用UTAUT模型进行中医接受度调研的文章,弥补了先前中医接受度研究论文缺乏理论框架的不足;(2)相较以往的以UTAUT理论为框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了以个体中心为视角的潜在剖面分析,将受试者根据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六变量不同水平的组合模式划分组别,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以家长对中医儿科的接受度作为调研的着眼点,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会赞许性效应的影响,因为如果家长愿意将中医药给自己的孩子使用,这显然能够真实地反映家长对中医药的接受和信任态度;(4)本研究创新性地探究了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素养等重要因素对中医接受度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提供科学实证支撑。</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strong>本研究主要发现及其启示</strong> </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主要发现:(1)UTAUT理论模型适用于中医接受度问题的研究,路径分析的模型解释率超过70%,模型拟合情况可以接受,本研究结果丰富了UTAUT理论的应用情形,具有学理价值;(2)个体为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法适用于UTAUT模型变量,其能更加细致地区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本研究创新了UTAUT模型的分析视角,具有方法学价值;(3)本研究探索并揭示出了科学思维与传统文化认同这两个关键因素对中医接受度所起的显著、稳定且强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极具现实价值。 </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揭示了科学思维对中医接受态度的促进作用,该变量影响的效应量具有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OR&gt;1.5,P&lt;0.001),对大众有关中医信奉者的刻板印象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既往,中医因其无法被西方医学理论所解释,无法被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验所证实而被抨击为"非科学"或"伪科学"的落后产物,相信中医药的人们被视为"迷信"和"无知"。然而,本研究结果发现,科学思维越高的人其实越倾向于接受中医,这说明中医与现代科学并非水火两不相容,已有研究初步表明,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高,但是这些研究常将其归因于是这一群体接受了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宣传,而本研究则首次揭示拥有更好的科学思维本身就有助于中医药的接受认同,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全新的方向。</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除此以外,传统文化认同与健康素养对中医药接受态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传统文化认同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先前鲜有实证研究直接揭示这一作用。健康素养总体上的正向作用也再次佐证了科学思维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先前的研究所未曾直接探索的。 诚然,本研究部分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例如,"持疑组的健康素养比其他组别均显著更低"的结果则提示一种可能性&mdash;&mdash;那些对中医药持犹疑、观望态度却不坚决抵制的人群,恰恰是健康素养不够高所致;然而,这其中孰因孰果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类似的还有关"自身患有慢性疾病的家长相较于没有慢性疾病的家长显著地更加抵制中医儿科"的结果,尽管这一发现在既往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印证,但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倘若能够通过纵向的因果研究设计证实中医药对于慢性疾病独特的治愈力,将有望为中医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证据。</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显示,有关人口学变量,女性、年龄较大者更倾向于接受中医,这与既往研究发现亦不完全吻合,但由于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较低,结果可能不够稳定,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确认。学历、职业声望和户籍类型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其可能提示,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本身并不对中医药认同起决定性作用,真正发挥影响的是"高知"群体身上所具有的高科学思维、高健康素养以及高传统文化认同,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与科学思维和健康素养等品质完全等同。 总的来看,本研究揭示了国人对中医药接受态度的乐观局面,并为协调和弥合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实证资料。随着拥有高科学思维的"高知"群体逐步在社会中获得影响力和掌握决策权,他们对中医药的认可与支持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与传承。 </span></p> <p><strong><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span></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有待未来改进:(1)本研究的样本量不够大,且采用了方便取样的方法,同时以家长为调查群体无法囊括更年轻的受试者,这些均导致本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不足;(2)本研究所考虑的中医接受度影响因素数量有限,同时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和数据编码上也不尽合理,有可能因此而未能得到显著或稳定的结果,这有待未来研究加以解决;(3)本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的研究方法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未来研究应当采用更加客观的测量方法来重复检验本研究的结果,例如采用有难度的测验题去考查受试者的科学思维与健康素养,采用中医药使用频次等行为指标来量化中医接受度;(4)由于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无法准确推断因果关系,因此造成一些相关关系的解释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这需要未来使用追踪研究才能提供答案。 </span></p> <p><strong><span style="color: #333333;">结论</span></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本研究首次采用UTAUT理论模型对中医接受态度进行调研,并创新性地使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分析视角,证实了UTAUT模型的适用性,将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组别,并发现了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接受态度显著、稳定且强效的正向作用,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本文无利益冲突。</span></p> <p><span style="color: #333333;"><strong>引用本文:</strong> 张敏睿,李丹,何美慧,等."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J].中国全科医学,2025,28(9):1044-105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02.[www.chinagp.net] ZHANG M R,LI D,HE M H,et al. Do higher intellectuals tru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re?[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5,28(9):1044-1051.</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62838, tagName=中医药文化)],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34, categoryName=全科医学,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7, categoryName=中医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3, categoryName=一般报道,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973, appHits=6, showAppHits=0, pcHits=37, showPcHits=967,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Jan 21 15:48: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1-2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2081900, editor=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19cc2081900, createdName=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createdTime=Thu Jan 16 17:49:24 CST 2025, updatedBy=2570354, updatedName=王佳佳BOM, updatedTime=Tue Jan 21 15:48:18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_高知_群体更信赖中医吗_.pdf), 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思辨与争鸣研究·聚焦传统医学】"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null)
_高知_群体更信赖中医吗_.pdf
【思辨与争鸣研究·聚焦传统医学】"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050, encodeId=590e2249050f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ef215328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医药文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1532, encryptionId=edef215328f, topicName=中医药文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an 21 15:48:18 CST 2025, time=2025-01-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1-21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中医中药中国行上海市启动仪式:整合资源助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创新

11月18日,中医中药中国行上海市启动仪式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启动仪式上,该市16个区卫生计生委的负责人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的手中接过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旗帜。

读红楼,品养生!这堂课让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兴趣!

为更好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11月7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当天,史家教育集团六年级十四班邀请到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李萍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课——“立冬的节日和诗歌”。

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

5月11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式在北京市地坛公园举行。

河北新增26名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近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续聘新增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名单,继续聘任74名第一、二批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同时新增26名第三批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都首家“校园中医文化馆”

5月30日,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生计生委指导,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传承国医精髓 做健康泡泡娃”——“校园中医文化馆”揭牌仪式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举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田兴军,成都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成都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谢强等参加活动。

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新疆:国医大师现场义诊助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11月1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承办,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协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新疆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正式在乌鲁木齐市启动。

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上海中医药风采:上药中医药文化园开园

11月3日,“上药中医药文化园”正式开园。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携手,结合双方的专业特色与地理优势,历时近一年时间,合作建立了“上药中医药文化园”。据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军力介绍,上药中医药文化园是集中药科普教育、药用植物科研展示、中医药文化和企业品牌宣传、产品学术营销、上海中医药发展、健康教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希望通过

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以艺术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接受新华网专访。作为一名从小与中医药文化有过密切接触的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