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摘要范例(1)

2013-03-31 MedSci MedSci原创

更多自然科学基金摘要可以在此查询:http://www.medsci.cn/sci/nsfc_ab_list.do 项目批准号 30772568 学科代码 C03020702 项目名称 四磷酸脲腺苷对血管平滑肌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申请书摘要 Jankowski博士发现四磷酸脲腺苷(Up4A)是一种新的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收缩因子。它能激活P2X1,P2Y2和P2Y4受体使血管收缩及血压

更多自然科学基金摘要可以在此查询https://www.medsci.cn/sci/nsfc_ab_list.do

项目批准号 30772568 学科代码 C03020702
项目名称 四磷酸脲腺苷对血管平滑肌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申请书摘要 Jankowski博士发现四磷酸脲腺苷(Up4A)是一种新的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收缩因子。它能激活P2X1,P2Y2和P2Y4受体使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激活平滑肌细胞上P2受体还可导致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移迁。已熟知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之一。我们与Jankowski博士合作主要想解决二个问题:1)Up4A是否对人体平滑肌细胞增生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有,那么作用机制是什么?2)Up4A是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Up4A刺激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具体工作目标包括1)进一步探讨Up4A对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促进作用,并对受体及细胞内信号传递机理进行研究;2)研究Up4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的实验手段包括一些酶的抑制剂,P2Y2和P2Y4受体的激活剂及拮抗剂,siRNA试剂,激光扫描细胞仪和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
申请书主题词 四磷酸脲腺苷;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周期

项目批准号 30770787 学科代码 C010701
项目名称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调制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申请书摘要在课题组前期发现KLF5/KLF4-TCE和myocardin/SRF-CArG共同构成VSMC表型调制分子开关,以及乙酰化/脱乙酰基 修饰调节KLF5和KLF4反式激活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成果,提出p300和HDAC作为VSMC表型调制分子开关中不同组分之间的桥连分 子,通过与myocardin、KLF5和KLF4相互作用及对组蛋白、KLF5和KLF4的乙酰化/脱乙酰基修饰,协同调节myocardin、 KLF5和KLF4对VSMC标志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的设想。本项目进一步研究并揭示p300和HDAC在不同表型VS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 myocardin、KLF5和KLF4的作用方式,以及组蛋白、KLF5、KLF4乙酰化/脱乙酰基修饰与VSMC标志基因表达和细胞表型之间的关系, 证实上述设想的正确性,提出和发展调制VSMC表型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申请书主题词 VSMC;表型调制;p300; HDAC; 表观遗传学

项目批准号 30772281 学科代码 C030313
项目名称 组蛋白乙酰化与miRNA间的作用下调胰岛素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SM-α基因表达的机制
申请书摘要 VSMC增殖是血管增殖性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VSMC增殖。既往研究发现胰岛素介导VSMC增殖主要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MAPK 的磷酸化,导致与VSMC增殖相关多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而发现胰岛素介导的VSMC增殖可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下调SM-α,可能是导致VSMC生长失控、表 型改变的原因。推测胰岛素介导的VSMC中SM-α表达下调与转录后抑制调控调控元件miRNA特异表达有关。本研究在已建立的胰岛素介导VSMC增殖模 型基础上,采用miRNAs基因芯片、ChIP、RT-PCR、免疫印迹等技术,拟阐明胰岛素对VSMC异常增殖和表型转化中SM-α基因在组蛋白乙酰化 后miRNAs对基因表达的机制,拟证实特异表达的miRNAs和组蛋白乙酰化对调控胰岛素介导VSMC增殖作用。本项目将为人们认识胰岛素介导VSMC 增殖中组蛋白乙酰化后的基因下调分子机制、为选择预防与治疗手段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申请书主题词 胰岛素;miRNAs;血管平滑肌细胞;组蛋白乙酰化

项目批准号 30700368 学科代码 C03030205
项目名称 高磷酸盐环境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探讨
申请书摘要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的内环境紊乱,能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向类似成骨样细胞转分化,使钙盐和骨基质蛋白沉积于血管壁,从而 导致病人出现血管钙化及心血管并发症。本课题组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高磷环境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转分化过程是由TGF-β1所介导"的假说,并 拟通过体内外实验、在不同的作用环节进行干预研究:(1)用特异性的细胞膜钠/磷转运体阻断剂-膦甲酸钠阻止细胞外的磷酸盐进入胞内;(2)通过RNA干 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活性TGF-β1;(3)用中和抗体阻断TGF-β1和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分别观察在上述条件下,高磷环境对血管平滑肌细 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而在多个层面论证我们的设想。本课题将进一步揭示高磷酸盐环境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向类似成骨样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为寻求防治慢 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钙化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
申请书主题词 慢性肾衰竭;磷酸盐;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TGF-β1

 

30700863 恶性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方式,手术难以彻底清除侵入周围脑组织的肿瘤细胞,而这些残留肿瘤细胞对后续放疗、化疗等措施的显著抵抗性,最终导致了肿瘤复发。 前期实验发现,恶性胶质瘤与周围脑组织交界区有CD133+、nestin+肿瘤细胞存在;胶质瘤干细胞高表达反映迁移浸润能力的蛋白;结合近来提出的" 迁移的肿瘤干细胞"的概念,我们推测:"向瘤周脑组织迁移的胶质瘤干细胞,可能是术后'残留灶'具有放疗、化疗抵抗性的重要原因,是恶性胶质瘤复发的根 源"。本研究拟接种转染荧光蛋白质粒的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于裸鼠脑内成瘤,体内外观察胶质瘤干细胞的空间分布、迁移、浸润特性及机制,并探讨恶性胶质瘤与脑 组织交界区内胶质瘤干细胞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的敏感性及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可望为提高恶性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疗效,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30700287 肿瘤间质细胞,特别是间质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生产者,与肿瘤质地的软硬,包膜的形成有关;又能分泌多 种细胞因子,调节肿瘤内血管的新生和免疫细胞的招募与激活等。然而,由于成纤维细胞的多样化,动物模型的不完善,人们对各类成纤维细胞如何影响肿瘤的生 长,转移与排斥了解甚少。FSP-TK转基因小鼠的出现为成纤维细胞的体内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通过注射化学药物GCV可在肿瘤发生的不同时期内, 特异地清除或抑制体内或肿瘤中的成纤维细胞,进而观察肿瘤生长的变化。本项目拟采用肿瘤细胞移植,化学物致癌等方法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研究:1)成纤维细 胞对肿瘤包膜形成和肿瘤转移的影响与机制;2)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时间效应;3)纤维化对化学物致癌过程的影响与机制。揭示成纤维细胞 及其产物在肿瘤发生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0700794 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功能整体。肿瘤微环境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探索预测肿瘤预后和防治肿瘤的新热 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是肿瘤微环境内最主要的非炎症、免疫细胞成分,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肝癌方面的研究还比 较零星。我们拟在既往对肝癌微环境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TAF与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关系;利用组织细胞原代培养法和我所拥有的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 细胞系,研究TAF与肝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信号传导分类基因芯片,筛选肝癌细胞与TAF相互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以探索肝癌细胞与TAF相互作用 的可能机制,为将来设计阻断"肝癌细胞与TAF相互作用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药物提供新的靶点,为探索新的预防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方法提供 实验依据。

 

30771958 共刺激分子B7-H3两种异构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诱导Th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T辅助淋巴细胞(Th)在免疫调节中居于中心环节。共刺激分子在Th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以共刺激分子B7-H3为切入点,围绕 B7-H3有两种异构体(2IgB7-H3和4IgB7-H3)及存在可溶性和膜型(2IgB7-H3和4IgB7-H3-H3和mB7-H3)两种表现 形式,系统和动态分析该分子在免疫细胞特别是髓系DC上表达特性,进而研究2IgB7-H3和4IgB7-H3两种异构体在诱导Th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及其涉及的分子机理;同时,分析Th1/Th2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体内2IgB7-H3和4IgB7-H3的表达,比较观察2IgB7-H3和 4IgB7-H3与IL-4、IL-10、IL-12、IFN-γ和IL-17等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合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分析2IgB7-H3和 4IgB7-H3在Th1/Th2亚群变化以及免疫病理改变中的机制和作用,为探讨Th1/Th2失衡所导致的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干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和 途径。

30771968 B7-H1/B7-DC- - PD-1共刺激信号途径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研究
共刺激信号途径对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关键性调节作用,新近鉴定的B7-H1/B7-DC- - PD-1共刺激信号途径,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多重调控作用。人肿瘤组织高表达B7-H1被认为是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之一,对肿瘤免疫耐受可能具有重要 作用,但是其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在以前工作中获得了不结合PD-1抑制性受体,而仍具有生物学功能的B7-H1、B7- DC突变体,本课题利用能单向调控T细胞反应的B7-H1和B7-DC突变体这一有力工具,通过建立表达B7-H1、B7-DC及其突变体的肿瘤动物模 型,以及MCA诱发的原发肿瘤模型,结合具有不同功能的抗B7-H1、B7-DC、PD-1抗体,来研究B7-H1、B7-DC共刺激信号对肿瘤免疫反应 的调节作用及其调控途径,以期发展出以定向调控B7-H1/B7-DC- - PD-1共刺激信号途径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

{nextpage}


30771953 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抗原提呈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细胞毒T细胞是通过T细胞受体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表达的嵌入异己多肽的主要相容性复合物(MHC)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增殖生成的。而嵌入多肽的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物是由胞内蛋白降解成短链后,由一种称作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TAP)运至内质网内,并和MHC组装而成。本项目旨在抑制TAP功能,阻断内源 性多肽的来源,抑制内源性多肽MHC复合物生成。同时绕过TAP,直接给内质网输入外源性的多肽,和MHC组装从而增强外源性的特异性抗原多肽-MHC在 细胞表面的表达,达到高效刺激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产生,用于疫苗设计和免疫治疗的目的。

 

项目批准号 30471986 学科代码 C03031906
项目名称 大肠癌发生和侵袭转移过程中RON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机制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检测大肠原发肿瘤的不同阶段中RON及其变异体的表达情况,阐明RON及其变异体的表达与大肠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建立以RON表达水 平为基础的评价大肠癌浸润、转移能力的临床检测方法;建立在正常大肠细胞中过度表达RON或其变异体的细胞系,用播散测定试验、移动测定试验以及基质浸润 测定试验测定所建立细胞系的播散和浸润能力;应用RNAi技术,敲除RON表达后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凋亡、集落形成及浸润能力;

项目批准号 30771069 学科代码 C0109
项目名称 受体酪氨酸激酶Tie1介导的信号途径在淋巴管与血管网络重塑与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申请书摘要受体酪氨酸激酶Tie1在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中都有表达,并参与调节血管的完整性,但对其作用机制及在淋巴管形成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课题将 建立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Tie1flox/flox)及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VEGFR3/CreERT2),以研究胚胎 发育过程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Tie1基因对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我们还将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Tie1基因对血管形成的影响,以及Tie1信 号途径在成鼠血管及淋巴管完整性维持中的作用。利用分选的野生型及Tie1基因敲除的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结合Microarray技术,我们 将分析Tie1的下游信号通路、及Tie1与Tie2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或颉抗关系。此研究有助于阐述Tie1信号途径在淋巴管与血管重塑、成熟及完整性维 持中的作用,为调控血管与淋巴管新生提供新的靶点。

目批准号 30670643 学科代码 C010601
项目名称 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缺陷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申请书摘要帕金森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氧化应 激、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过量表达和聚集、炎症和免疫异常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中均参与了致病过程。,但究竟这些因素是如 何被介导以致引起上述变化并最终影响多巴胺神经元的生存状态仍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敲除小鼠TAM(Tyro3, Axl, me

 

30770718
项目名称 细胞因子在应激所致抑郁行为中的作用
申请书摘要抑郁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正迅速攀升,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细胞因子假说是一较为前瞻、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细胞 因子是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也能被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它不仅能协调免疫反应,而且参与重要的生理心理反应,并被认为与抑郁症的 发生有关。为系统地探讨细胞因子与抑郁行为的关系,本项目提出了细胞因子与慢性应激交互作用的新思路,拟分别考察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应激 所致抑郁行为的关系。并比较抗抑郁药物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对抑郁的拮抗作用及与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这一研究可能会在揭示抑郁障碍机制上有新突破,并有 望从心理神经免疫学思路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项目名称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在应激所致抑郁行为中的作用
申请书摘要抑郁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众多的研究指出慢性应激是导致行为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但应激转化为抑郁症的脑机制存在很多谜 团。近几年来,研究热点逐渐由肾上腺素能系统,5-羟色胺能系统等转向脑内高度表达的蛋白质及其信号传递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通路是细胞内功能强大的信号通路,它参与了突触可塑性机制及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的调节,并可能与抑郁行为有关。为系统地探讨ERK与抑郁行为的关 系,本项目拟采用多种不同的抑郁模型(强迫游泳应激模型、不确定性空瓶饮水模型和免疫抑郁模型)来考察行为与ERK的关系,并通过抗抑郁药物和ERK信号 通路抑制剂的干预来验证ERK与抑郁行为的关系。这一开创性工作可能会在揭示应激性抑郁障碍机制上有所突破,并为抗抑郁治疗寻求新靶点。

 

30772668 项目名称 眼视网膜靶向给药系统及其药物转运机理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拟在证实和利用洋地黄苷的视网膜趋向性基础上,制备温敏型壳聚糖原位凝胶给药系统,引导模型药物进入病变部位,解决药物不经注射到达眼内部以及 靶向于视网膜释药两大难题。通过对壳聚糖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稳定性影响因素,离体角膜透过规律,以及对眼视网膜靶向性和药动学过程,模型药物的 类似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等进行系统研究,探讨药物进入眼底视网膜的靶向给药机理和以原位凝胶为载体对药物进入眼底的促渗作用等药物转运机理和规律,考察具有 眼视网膜定向性的洋地黄苷对模型药物靶向视网膜黄斑的导向作用。首次提出了无创条件下跨角膜和血视网膜屏障的视网膜靶向给药,是对眼后段靶向给药系统设计 有益的尝试和新的突破,为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引经"理论提供参考和借鉴,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为视网膜疾病治疗提供新技术和新制剂,其成果可用于指导进 一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洋地黄苷视网膜趋向性为导向的眼靶向制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0701060 项目名称 防御素介导的生物黏附脂质体用于非损伤性眼内递药研究
申请书摘要液体型眼用制剂使用方便舒适,但生物利用度低,药物不易到达眼内的靶部位,而新一代生物黏附材料植物凝集素对眼组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针对上 述问题,本课题首次提出将防御素的凝集素样作用应用于药物传递,设计一种即安全舒适又能够有效定位于结膜囊内释药的新型生物黏附脂质体,利用修饰在脂质体 表面的防御素与黏膜黏蛋白以及细胞膜糖蛋白与糖脂间的特异性结合,将脂质体锚定于眼组织表面,使其作为药物贮库在结膜囊内缓慢释放,为药物吸收入眼提供持 久的驱动力。借助生物黏附脂质体延缓消除和生物融合的双重作用提高模型药物5-Fu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为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瘢痕化提供一种非损伤性的防治方 法,同时也对防御素的体内应用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

30500638 项目名称 阳离子脂质体眼部传递系统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阳离子脂质体表面荷正电,与角膜表面荷带的负电产生静电作用,将具有抗白内障活性的硫醇衍生物或沙星类药物包裹于阳离子脂质体,可提高药物的溶 解度和角膜透过性、增加制剂与角膜表面的相互作用,延长制剂角膜前滞留时间。本课题首次将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用于该类药物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培养的角膜 上皮和晶体上皮细胞为工具,研究硫醇衍生物对晶体上皮细胞中iNOS的诱导表达的作用机制;使用培养的单层角膜上皮细胞模型对硫醇衍生物或沙星类药物脂质 体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及透过生物膜的转化机制进行研究;试图解释硫醇衍生物是否作为前体药物,经生物转化为共同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发挥作用,同时研究上皮 细胞对药物和含药脂质体的摄取过程。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为细胞生物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做有益探索,为建立制剂评价的细胞模型奠定一定基 础,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促进药剂学的发展,推动新药开发和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20775083 基于HPLC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筛选中药青龙衣抗癌活性物质
申请书摘要以青龙衣活性部位(AE)为研究对象,以HPLC-DAD-MS为技术平台,采用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生物 样品(如尿液、血清和组织)代谢物的分析,对应于体内抗肿瘤动物模型的药理学检测指标,从代谢物中筛选与抗癌活性有相关性的代谢物靶标 (metabolite target)和代谢轮廓(metabolic profilng)。以代谢物靶标分析和代谢轮廓分析为指导,开展中药青龙衣抗癌活性物质的追踪、筛选,研究青龙衣中具有抗癌活性的有效成分(群)及作用 机理,解决目前中药青龙衣及其制剂中抗癌作用的物质基础不明确,作用机理不清楚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以青龙衣为原料的抗癌新药奠定理论基础。本项目利用代 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建立了从中药复杂的"黑色"或"灰色"多组分体系中筛选抗癌活性物质新模式。

30701104 基于代谢组学的千里光和欧洲千里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毒性比较研究
申请书摘要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广泛分布于千里光等多种草药中,因服用含PAs的草药或制品如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导致中毒的事件在许多国家均有报道。国内使用的千里光药材的主要来源为千里光S. scandens,到目前尚未见中毒报道。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对欧洲千里光和千里光进行化学和毒性比较,发现前者含有毒性较强的千里光碱 (senecionine),后者不含千里光碱,而含有另一种生物碱adonifoline,毒性较弱。本课题拟采用化学及代谢组学结合的方法对欧洲千里 光和千里光的肝毒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种千里光的所含生物碱的结构、含量和毒性的差异,从内源性代谢物中寻找与PAs毒性相关的生物标识物,揭示PAs 致毒的科学本质,并结合生物效应研究,建立PAs毒性检测方法及含PAs中草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为中草药的安全用药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60773164 基于模式识别的青蒿代谢组学研究
申请书摘要青蒿素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目前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然而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极低,严重限制了青蒿素的大范围应用。因此,如何提高青蒿素的含量是 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利用先进的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研究青蒿素的生物合成与青蒿萜类代谢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探明主要影响因子, 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利用代谢工程调控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转基因等手段对青蒿进行代谢扰动,改变青蒿中的萜类化 合物,建立萜类代谢存在明显差异的青蒿萜类代谢组研究体系;2)建立青蒿萜类代谢组数据库;3)运用现代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检测到的代谢组进行生 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青蒿中主要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相互关系,分析青蒿素含量不同的青蒿间萜类代谢组的差异,解析差异原因,探明影响青蒿素生物合成的主要 因素,建立青蒿素含量与青蒿萜类代谢之间的定量关系,为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30772789 基于代谢网络变化的复方丹参滴丸整体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针对中药复方疗效整体评价方法研究的难题,在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方丹参制剂体外释放多组分样品和体内血清多组分样品对钙离子通道单靶 点作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层面,从代谢网络角度深入研究,选择名优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为样本,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以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两 个层面入手,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血清,运用生物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等多种生物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实验动物和人血清内源性代谢物整体组成及动态变 化,整体辨识和解析治疗过程中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发掘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尝试对复方丹参滴丸整体疗效进行动态评价,建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复方 疗效评价的新方法。

{nextpage}

 

30700884 Profilin-1在原发性高血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申请书摘要 血管重塑(VR)是高血压患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因素,研究作用于VR通路的靶分子对于干预VR 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研究发现profilin-1在VR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际上尚无类似报道。本项目拟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测定VR 相关因素刺激前后细胞profilin-1与PKC、NOS、NO和ET-1表达改变以及胞内Ca2+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明确profilin-1作 用的分子机制;应用profilin-1siRNA和钙通道阻滞剂干预培养体系,阐明profilin-1在VR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VR模型,评价VR性质,测定组织profilin-1含量;应用RNA干扰抑制profilin-1表达,分析干预前后VR的变化,确定 profilin-1在VR中的关键作用。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profilin-1在VR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开辟新的VR防治途径奠定理论基础。

30670832,脂联素受体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申请书摘要血管外膜及其周围脂肪组织在血管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外膜成纤维细胞与其紧邻脂肪细胞分泌许多生长因子和脂肪因子参与血管功能调节, 但目前报道的脂肪因子均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相应受体发挥作用。我们假设脂肪因子也可能作用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于是用脂肪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 成纤维细胞发现后者迁移活性增强,且这一作用可被外源性脂联素预处理所干预,提示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脂联素受体。进一步检测发现成纤维细胞表达脂联素受体 (AdioR1,R2),外源性脂联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迁移,提示二者作用的信号通路之间有串话(cross-talk)。但脂联 素在成纤维细胞是否还有其他功能,以及体内是否存在血管外膜局部脂联素/脂联素受体作用尚不清楚。本项目旨在研究:1)脂联素在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功 能;2)脂联素受体介导的外膜AMPK信号通路及;3)脂联素经外膜参与血管保护的细胞分子机制。

30600238,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及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动脉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内皮损伤后能够再生。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可以促进内皮再生,对维持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EPC的研究主要在EPC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观察等方面,对EPC数量及功能调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和其机制方面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EPC数量减少及功能缺损的动物模型;阐明EPC数量减少及功能失调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明确eNOS基因与EPC功能的关系。研究EPC数量和功能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不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开拓新途径。

30670836,A20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感染、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使NF-κB等核转录因子过度活化触发炎症反应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介导炎症和先天免疫反应的受体Toll样受体4(TLR4)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等,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锌指蛋白A2 0是一种泛素调节酶,通过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TLR4/NF-κB信号。本研究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应用离体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及动脉段培养和在体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通过质粒转染增强或干扰抑制A20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观察A20在血管炎症损伤反应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A20对TLR4/NF-k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和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直接控制炎症机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0730043 血液血管干细胞的微环境调控
申请书摘要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简称HA)代表一群具有造血和血管双向分化潜能的前体。关于胚胎造血时期HA的微环境调控的认识 甚少。ES细胞分化产生的BL-CFC代表原始造血来源的HA,我们新建立的HPP-HA则揭示AGM区存在永久造血相关的HA。本研究拟优化AGM区 BL-CFC和HPP-HA两个单克隆源性模型,分离AGM区中胚层血管母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利用体外组织块培养比较它们对HA发育和分化的 影响。继而,通过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的条件基因敲除小鼠阐明其胚胎血管缺陷是否和HA发育异常相关,以及突变内皮细胞对HA形成的影响和分子调控 机制。第三,考察小鼠胚胎干细胞与AGM区微环境共培养或囊胚移植能否诱导产生永久造血特异性的HA。HA的微环境调控是造血发育的一个崭新、活跃的研究 方向,上述研究思路和结论具有显著的基础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0771555 Pea3、ER81在小鼠精原干细胞微环境(niche)中的表达及其对干细胞行为的调控
申请书摘要精原干细胞(SSCs)是成体内唯一终生增殖分化并向子代传递基因的干细胞,条件适宜时能多向分化。但其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这是 SSCs及其它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干细胞行为的调控与其内在因素及外在微环境(niche)密切相关。已知小鼠SSCs微环境的主要组分支 持细胞专一表达Ets相关分子(ERM),ERM-/-鼠的生精细胞最终耗竭而仅存支持细胞,提示微环境对SSCs行为的调控有赖于ERM的表达。Ets 家族广泛参与多种细胞的发育分化。Pea3、ER81与ERM同属一个亚家族,同源性≥95%,功能相近,表达部位广泛。二者是否为SSCs微环境的组 分,与其行为有何关联尚不清楚。故假设Pea3、ER81也是SSCs微环境的组分并参与SSCs行为的调控。基于已建立的转基因STO饲养层培养体系, 拟用原位杂交、Real-time PCR等手段验证该假设,为阐明SSCs行为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30770921 PDGF信号介导的血液血管干细胞发育调控
申请书摘要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简称HA)代表造血和血管谱系的共同前体。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CFC为模拟原始卵黄囊造血的 HA,而我们新建的HPP-HA则是首次在胚胎AGM区发现的单克隆化HA模型(永久造血)。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能招募血管平滑肌和周细胞促进血管成熟;通过间质细胞刺激骨髓造血,但抑制卵黄囊造血。迄今,PDGF是否在HA水平直接发挥调节作用并不 清楚。本研究拟采用经典的BL-CFC和HPP-HA模型,在单克隆源性的HA水平探讨原始和永久造血过程中:1、PDGFRβ是否是HA的特异性标 记;2、PDGF-BB和PDGFRβ信号活化和阻断是否影响其发育和双向潜能;3、PDGF-BB/PDGFRβ是否可通过间充质干细胞调节HA发育。 本研究思想创新,实验体系先进合理,技术保障充分,能完成PDGF信号参与HA调节的科学论证。

30700403 BMP信号通路在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申请书摘要脂肪细胞发育分化与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脂肪细胞分化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脂肪细胞的发育阶段分为:多潜能干细胞定向为 前脂肪细胞阶段;前脂肪细胞的增殖阶段和生长抑制阶段;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阶段。目前多潜能干细胞定向为前脂肪细胞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建立了多 潜能干细胞定向形成前脂肪细胞的模型,并发现:①结构和功能相似的BMP-2和BMP-4浓度依赖的使多潜能干细胞定向为前脂肪细胞,②通过 TGFβ/BMP信号通路基因芯片分析,确定了BMP-2和BMP-4作用的共同靶基因。希望进一步研究确定:BMP-2和BMP-4作用的①共同信号通 路,和②共同靶基因中哪些对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命运决定中起重要作用。最终确定促进多潜能干细胞定向为前脂肪细胞的信号通路和特定基因。通过本 课题的研究可为多潜能干细胞定向为前脂肪细胞的分子机理和脂肪细胞发育分化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30730080 原发性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申请书摘要以课题组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所取得的肺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为理论和技术基础,借助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HapMap)数据库 和高通量基因多态性(SNPs)检测技术和其它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创新性地采用大样本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第一阶段在人群中筛选外源性代谢、 DNA修复、凋亡以及激素代谢等生物学通路上多个基因的功能性SNPs和标签SNPs,分析其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在第二阶段病例对照人群中加以验 证;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的基因-基因和基因-环境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并验证各通路联合基因型与表型(如DNA修复能力及凋亡能力等)的相互关系及其 在肺癌发病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相关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探索多基因多因素预测表型及肺癌风险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成果有望用于筛选肺癌高危人群或易感个 体,对深入阐释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遗传易感性有重要学术价值。

 

30771184 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遗传标志和风险因素前瞻性研究
申请书摘要高血压患者常发生糖代谢异常,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遗传标志和风险因素研究,对于早期检出高风险易感患 者及预防糖尿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个成分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它是否参与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未见报道。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 上,开展高血压队列人群的前瞻性研究,通过约3年的随访,观察脂联素基因变异、其它相关基因-脂联素基因、基因-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在糖耐量正常高血压患 者进展为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并探讨脂联素基因 - 血清脂联素 - 糖代谢障碍之间的关系。

{nextpage}

 

30771578 表达纤维素酶玉米青贮用乳酸菌工程菌的构建
申请书摘要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采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酶学相结合的方法,将克隆出的纤维素酶基因转入从天然优质的玉米青贮中优化出的玉米青贮专用 乳酸菌中;首先构建出能表达纤维素酶青贮用乳酸菌工程菌株;同时进行重组体筛选、DNA序列分析及表达酶活测定;系统地研究表达纤维素酶乳酸菌工程菌质粒 稳定性。本项目的意义在于改善青贮品质,提高纤维素降解率,避免纤维素酶使用过程中失活,降低饲料成本,为奶牛场养殖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对合理地 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0771530 南方主要栽培牧草青贮发酵特性及早期调控机理研究
申请书摘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南方主要栽培牧草青贮过程中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动态变化规律,以暖季型牧草为研究对象与冷季型牧草作比较,研究它们青贮前及青贮 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动态代谢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分析它们发酵途径和发酵品质的差异及影响其发酵品质的要因,并利用多种类型的添加剂对发酵进行早 期调控,筛选出最佳添加比例及组合,进一步对最佳添加比例和组合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及解释,确立提高两种类型牧草发酵品质的措施。同时根据研 究成果进一步从轻工业,农副产品中挖掘与添加剂具有相似功能的天然物质,直接进行添加青贮验证,探讨其应用前景及作用机理,开辟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新的 天然添加剂材料,为南方地区生产优质青贮饲料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促进南方奶牛业的发展。

 

30760313 中药复方生物粘附型脉冲给药系统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 "择时给药"是中医辨证用药特色,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根据疾病节律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没有在剂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影响了"择时给 药"的优势发挥。脉冲给药系统主要是根据时辰药理学和时辰药代动力学原理,定时或定位释放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用于治疗节律性明显的疾病具有独特优势。目 前,脉冲制剂在胃肠道的转运时间是实现脉冲"时滞"的主要障碍。课题组利用生物粘附和衣膜破裂的原理,建立生物粘附型脉冲释药系统,以复方丹参片为模型药 物,研究生物粘附技术延长制剂在胃肠滞留时间和衣膜破裂控制药物释放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的影响规律,建立合理的体内外评价方法,阐明制剂的体内外释药行 为,为研究开发中药脉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中药复方生物粘附型脉冲给药系统有利于拓宽时滞设计范围,增加时滞重现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中 医"择时给药"优势,提高中药疗效,提高脉冲制剂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0772791 中药药动学中的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研究
申请书摘要本课题以青藤碱为模型药物,将国际上先进的微透析取样技术引入到中药的整体和局部药动学研究中,并利用青藤碱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作为微透析取样 研究的内标物,实现对体内局部药物浓度的准确、实时的监测。课题将进行探针回收率体内外研究、青藤碱体内过程及分布研究、生物利用度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PK-PD模型研究等研究内容,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建立基于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的中药的整体和局部药动学研究方法,为药理学、药物动力学 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建立不干挠正常生命过程的在体、实时和在线取样研究平台。由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引入,使得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意义不仅仅在中药药动学 研究本身,而且对于国际上药学领域的微透析相关研究,也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并将使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沿!

30772793 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的脑药动-药效学研究
申请书摘要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毒素鼻腔吸收的脑药物动力学研究"(30371781)基础上,创新地采用小鼠微透析技术同步研究神经毒素纳米 粒(NT-NP)鼻腔给药的脑PK-PD(B/PK-PD)行为。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不同表面修饰(聚山梨酯80或MePEG)和粒径大小的NT-NP, 小鼠鼻腔给药后将镇痛靶部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透析液中的 NT作为PK指标,同步进行小鼠热板法镇痛药效实验,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为PD指标。与此平行,收集PAG透析液中的 NT作为PK指标,透析液中的GABA和GLU作为PD指标。WinNonlin4.1软件拟合两组PK-PD模型,绘制药物浓度及其效应经时曲线,建立 方程并求出相关参数。本项目研究可为正确评价制剂质量,优化工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30701111 复合磷脂脂质体作为中药抗肿瘤有效部位马钱子总生物碱载体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脂质体用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可以显著增强疗效降低毒性,但由于载药量有限,脂质体大多只能包裹中药有效单体成分,不利于中药治疗肿瘤多成分多靶 点共同起效优势的发挥。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采用复合磷脂脂质体技术大幅度提高抗肿瘤作用确切的马钱子生物碱的载药量,实现对整个总生物碱有效 部位的包裹,并对复合磷脂脂质体提高载药量的机制、规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对复合磷脂脂质体与普通单一磷脂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的特点及体内性质 进行系统比较,力求研制出既能提高载药量又能增强抗肿瘤效果的复合磷脂脂质体制剂技术,该技术将能够解决中药生物碱类抗肿瘤有效部位的载药问题。

 

30772790 酶促甘草次酸磷脂化修饰脂质体及肝靶向定位给药体系研究
申请书摘要首次利用酶催化甘草次酸(GA)中的羧基与磷脂酰胆碱脂质表面的磷脂羟基经过酶促发生磷脂化反应而形成甘草次酸修饰的受体脂质体的设计理论,通 过酶催化研究和凝胶分子筛分离、再接载肿瘤药物形成受体脂质体靶向给药体系。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含有浓度较高的磷酸酯酶及选择性与GA结合的亲环素A残 基,是甘草次酸磷酯化受体脂质体的特异性结合部位,而能够介导药物在肝靶向亲和定位,降低体内药物表观容积,因而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酶促催化形 成甘草次酸磷脂化受体脂质体具有高度结合率、反应专一、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国内尚无此报导,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普通渗入法制备初步研究,极不稳定,渗 入低,靶向性差。本研究内容包括酶促法修饰形成的甘草次酸受体脂质体的设计及制备机理、技术关键、分离纯化、体内分布吸收及定位靶向药效量效关系,同时阐 明甘草次酸介导脂质体靶向和增效的协同作用。本研究将填补酶促受体脂质体研究领域上一项创新研究空白

30772792 中药复方多组分配伍体内协同吸收机理研究
申请书摘要中药复方组成药物及其组分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对活性成分的转化、吸收、转运、分布、代谢、解毒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口服药物吸收是关键,只有被吸 收的成分才可能发挥其生物效应。已有研究表明,单体化合物与含有此化合物的复方给药,其体内吸收有明显差异。据此,提出"药辅共生假设和中药复方药物体内 的多组分协同吸收转运假设"。研究以中药复方中多组分体内吸收为切入点,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研究进入体内各药物群的组成结构与相互间的关 系,避免由于单纯研究有效成分而法说明中药的作用的特点,为阐明中药作用的整体性和物质基础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从体内层次探索复方中多组分配伍与配伍规 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从药物学角度挖掘复方配伍的药学科学内涵。

30701054 具有肠道内CYP3A4代谢酶抑制作用的新型口服纳米脂质微粒的设计及吸收机理研究
申请书摘要本研究拟设计构建一种具有肠道CYP3A4代谢酶抑制作用的新型口服纳米脂质微粒。通过对具有一定CYP3A4酶和P-gp抑制效果辅料的筛选 和分类,结合化合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代谢特点,采用高压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口服纳米脂质微粒。这种特殊设计的纳米级口服微粒在与消化道粘膜接触时,可 以在肠道局部通过辅料作用短暂有效地抑制CYP3A4酶和P-gp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了所包载的药物,避免了其被肠内CYP3A4代谢酶大量代谢,实现 促进药物的吸收、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此外,通过建立客观、有效的CYP3A4酶及P-gp抑制效果体外评价方法,还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设计的纳 米脂质微粒及辅料对于药物吸收和代谢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

30772670 自组装有机原位注射植入凝胶长效传递系统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将氨基酸进行结构改造后,使其具有强大的胶凝能力,再与注射用油和蛋白类药等物质混合,注射入生物体内后即可形成可生物降解的温敏有机原位凝 胶。通过研究有机原位凝胶的胶凝过程,特别是各种因素对胶凝温度的影响,探索凝胶的胶凝能力、胶凝机理并揭示影响凝胶相转变温度的规律。分别利用DSC、 FTIR、动态流变仪和NMR等现代方法和手段评价有机原位凝胶的胶凝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将有机原位凝胶植入体内后,研究有机原位凝胶的体内胶凝过程、 组织相容性、生物降解及其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消除等过程,寻找其内在规律,特别是生物降解规律。对筛选出的新材料进行安全性研究,为其载药奠定基础。 选择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或不同性质的蛋白或肽类药物作为模型,通过体外模拟释放和体内吸收、分布、消除特征,探索有机原位凝胶中蛋白类药物的释放与凝胶生 物降解的关系及其规律,阐明凝胶控制释放的机制,为蛋白类大分子药物长效传递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30300396 从骨桥蛋白深入探讨吸烟导致骨丢失的分子机理
申请书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衰老性疾病,近年来,吸烟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 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课题首次对吸烟导致骨丢失的分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揭示吸烟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表达骨桥蛋白的影响以及骨桥蛋白在吸烟导 致骨吸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吸烟影响骨桥蛋白的表达是通过尼古丁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还是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介导,同时探讨利用尼古

结题中文摘要本研究检测了吸烟对大鼠和人的骨组织及成骨细胞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烟可导致大鼠和人骨组织OPN基因与蛋白 表达增加、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强。观察了OP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被动吸烟所致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显示:OP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吸烟所致的高骨 转换率、增加骨小梁厚度、增强被动吸烟实验大鼠骨骼的力学性能、提高被动吸烟实验大鼠骨骼的骨密度。还观察了尼古丁、肿瘤坏死因子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骨 桥蛋白基因、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尼古丁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蛋白的阻断作用。结果显示:尼古丁、肿瘤坏死因子可导致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 OPN基因与蛋白表达增加、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强,尼古丁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蛋白可相应阻断其作用。本研究提示OPN可能在吸烟引起骨质疏松中起重要 作用,烟气中的主要成份尼古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诱导或直接诱导骨组织中OPN高表达可能是吸烟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机理之一,且OP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尼 古丁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蛋白可以拮抗吸烟所致的可能由OPN介导的骨吸收。

30600301 工程化间质干细胞低表达V型胶原促损伤肌腱完全再生研究
申请书摘要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有限,治疗后的肌腱常由小直径胶原纤维组成,力学性能低下而导致重复断裂。如何让损伤肌腱再生大直径胶原纤维是目前肌腱 修复研究的根本性难题。前期试验发现间质干细胞移植促进I型胶原合成,但无法促成大直径胶原纤维再生。另外体外实验显示过多V型胶原抑制I型胶原纤维自聚 生长。所以本项目将有机地结合干细胞和基因抑制技术的优势,即利用间质干细胞作为肌腱修复的种子细胞生产I型胶原;亦利用基因抑制技术降低间质干细胞中V 型胶原的合成。然后比较研究用被抑制或正常的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所工程化的肌腱的组成成分,I型胶原纤维的密度,直径和力学性能。本项目创新性地运用组织 工程技术探求V型胶原对体内大直径I型胶原纤维生成的影响,为促进损伤肌腱再生大直径I型胶原纤维,达到结构和功能的完全恢复获得有用的基础生物学信息和 带来有效的治疗手段。

30730095 多种生物因素介入椎间盘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应用实验研究
申请书摘要椎间盘退变是引起成人腰腿痛、颈肩痛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 节奏快又使颈腰痛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常规的外科治疗,包括髓核摘除及脊柱融合并不能解决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全部问题,怎样在去除病变椎间盘的同时重建脊 柱稳定性与活动度是人们探索的目标之一。椎间盘移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应用证明,椎间盘移植后可以存活,在生化代谢及组织学上有退行性改变,但生物力学 上可满足生理活动需要。运用生物技术修复退变椎间盘是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目的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调整水、蛋白多糖及胶原含量,从而延缓椎 间盘的退变过程。本课题旨在椎间盘移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因子掺入、基因治疗、细胞移植等生物学技术的介入,以恒河猴等多种动物为模 型,探讨椎间盘移植加生物技术修复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基本科学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

30471750 CTGF和TIMP-1双基因共转染逆转猴腰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申请书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椎间盘退变为特征、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椎间盘的退变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细胞数量的减少和细胞基质成分的降解,本研究试 图应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应用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把CTGF和TIMP-1共同连接在AAV上,联合应用CTGF促进细胞合成代谢和TIMP- 1抑制基质降解的作用。首先进行体外实验,应用AAV-CTGF-TIMP1感染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检测其对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调控,然后进行体内 实验,应用和人类最相近的恒河猴作为实验动物,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将AAV-CTGF-TIMP1病毒颗粒注入退变椎间盘内,亦检测Ⅱ胶原和蛋白多糖, 并应用MRI观察椎间盘形态和信号的变化,从而证实CTGF和TIMP-1对椎间盘细胞的正向调控作用,恢复椎间盘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延缓或逆转椎间盘的 退变。如果本研究成功,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nextpage}

 

负责人 李范珠 项目批准号 30772793 学科代码 C03050207
项目名称 神经毒素纳米粒鼻腔给药的脑药动-药效学研究
申请书摘要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毒素鼻腔吸收的脑药物动力学研究"(30371781)基础上,创新地采用小鼠微透析技术同步研究神经毒素纳米 粒(NT-NP)鼻腔给药的脑PK-PD(B/PK-PD)行为。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不同表面修饰(聚山梨酯80或MePEG)和粒径大小的NT-NP, 小鼠鼻腔给药后将镇痛靶部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透析液中的 NT作为PK指标,同步进行小鼠热板法镇痛药效实验,以痛阈提高百分率为PD指标。与此平行,收集PAG透析液中的 NT作为PK指标,透析液中的GABA和GLU作为PD指标。WinNonlin4.1软件拟合两组PK-PD模型,绘制药物浓度及其效应经时曲线,建立 方程并求出相关参数。本项目研究可为正确评价制剂质量,优化工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负责人 凌家俊 项目批准号 30772791 学科代码 C03050207
项目名称 中药药动学中的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研究
申请书摘要本课题以青藤碱为模型药物,将国际上先进的微透析取样技术引入到中药的整体和局部药动学研究中,并利用青藤碱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物作为微透析取样 研究的内标物,实现对体内局部药物浓度的准确、实时的监测。课题将进行探针回收率体内外研究、青藤碱体内过程及分布研究、生物利用度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PK-PD模型研究等研究内容,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建立基于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的中药的整体和局部药动学研究方法,为药理学、药物动力学 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建立不干挠正常生命过程的在体、实时和在线取样研究平台。由于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引入,使得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意义不仅仅在中药药动学 研究本身,而且对于国际上药学领域的微透析相关研究,也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并将使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沿!

负责人 罗晓健 项目批准号 30760313 学科代码 C03050207
项目名称 中药复方生物粘附型脉冲给药系统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 "择时给药"是中医辨证用药特色,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只能根据疾病节律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没有在剂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影响了"择时给 药"的优势发挥。脉冲给药系统主要是根据时辰药理学和时辰药代动力学原理,定时或定位释放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用于治疗节律性明显的疾病具有独特优势。目 前,脉冲制剂在胃肠道的转运时间是实现脉冲"时滞"的主要障碍。课题组利用生物粘附和衣膜破裂的原理,建立生物粘附型脉冲释药系统,以复方丹参片为模型药 物,研究生物粘附技术延长制剂在胃肠滞留时间和衣膜破裂控制药物释放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的影响规律,建立合理的体内外评价方法,阐明制剂的体内外释药行 为,为研究开发中药脉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中药复方生物粘附型脉冲给药系统有利于拓宽时滞设计范围,增加时滞重现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中 医"择时给药"优势,提高中药疗效,提高脉冲制剂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负责人 陈军 项目批准号 30701111 学科代码 C03050207
项目名称 复合磷脂脂质体作为中药抗肿瘤有效部位马钱子总生物碱载体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脂质体用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可以显著增强疗效降低毒性,但由于载药量有限,脂质体大多只能包裹中药有效单体成分,不利于中药治疗肿瘤多成分多靶 点共同起效优势的发挥。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采用复合磷脂脂质体技术大幅度提高抗肿瘤作用确切的马钱子生物碱的载药量,实现对整个总生物碱有效 部位的包裹,并对复合磷脂脂质体提高载药量的机制、规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对复合磷脂脂质体与普通单一磷脂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的特点及体内性质 进行系统比较,力求研制出既能提高载药量又能增强抗肿瘤效果的复合磷脂脂质体制剂技术,该技术将能够解决中药生物碱类抗肿瘤有效部位的载药问题。

 

30760248 Endoglin基因修饰肿瘤/DC杂交细胞诱生靶向特异性抗人肺癌CTL疫苗的研究
申请书摘要 Endoglin(EDG)是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蛋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标志性分子之一。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 胞。本研究拟在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抗肺癌DC疫苗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子课题"EndoglinDNA疫苗诱导抗癌免疫反应"的基础 上,以体内癌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为直接目标,依据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的机理,将转染鼠EDG表达基因的原代培养的肺癌患者癌细胞与患者的DC融 合成杂交细胞,该细胞与患者的T细胞混合培养诱生特异性CTL,完成体外细胞毒实验。用原代培养的人肺癌细胞与重建肺癌病人免疫系统的SCID鼠建立肿瘤 动物模型,将转染鼠EDG基因的荷瘤鼠癌细胞和荷瘤鼠DC融合成杂交细胞后,再与荷瘤鼠T细胞混合培养,诱生扩增的CTL回输至荷人肺癌SCID鼠体内, 研究其对体内癌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产生"双重"细胞毒作用所诱导的抗癌效应。

30760073 重组endoglin与细菌表面抗原分子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
申请书摘要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必要条件,endoglin主要分布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肿瘤周围组织的细胞表面,是肿瘤血管生成标志 性分子。研究已经表明,使用抗endoglin单克隆抗体被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但是,单克隆抗体被动免疫治疗存在许多不足,本研究拟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ndoglin胞外段基因序列插入大肠埃希氏菌表面抗原蛋白分子Ag43中,将endoglin作为Ag43分子的一部分(嵌合于 Ag43中)让大肠埃希氏菌展示于细菌表面,提取并纯化这一嵌合的Ag43-endoglin重组蛋白,然后用作疫苗主动免疫小鼠肿瘤模型,了解是否能诱 导免疫系统产生抗endoglin的体液免疫反应,从而达到主动免疫治疗肿瘤的目的,进而研究其作用机理,为肿瘤免疫治疗探讨一种新的方法。

30772571 丹酚酸B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作用的Grp78途径及其受体分析
申请书摘要丹酚酸B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丹酚酸B在心肌保护、脑保护、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本实验室 在前期工作中曾采用2D电泳结合质谱技术研究丹酚酸B抗氧化及保护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和差异蛋白质谱,鉴定出一个明显变化的蛋白为葡萄糖调节蛋白 78(GRP78),并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证实丹酚酸B能特异而明确地上调GPRP78。GRP78是内质网中的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防 御机制。丹酚酸B与GRP78的关系目前在国内外无人报道,本课题拟研究丹酚酸B上调细胞内GRP78的分子机制,并阐明其作用的受体(或称结合蛋白)以 及相关信号通路,包括ATF6、IRE1、PERK等可能的调节因子,即丹酚酸B上调GRP78的上、下游途径,为丹酚酸B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机制给予分 子解释,并为丹酚酸B相关靶点的确认及新药的设计和发现提供依据。

30772330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在卵巢癌侵蚀性行为中的作用研究
申请书摘要我们的前期工作报道了接合物蛋白Crk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致肿瘤作用,本课题为进一步阐明接合物蛋白Crk的下游结合分子,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 Dock180及其所介导的Crk/Dock180/Rac1信号途径在卵巢癌侵蚀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拟通过同时构建Dock180过度表达型细胞, 以及可控性、特异选择性Dock180表达缺失型卵巢癌细胞MCAS, 通过对其靶向效应酶Rac1活性进行总体水平检测和细胞内动态定位监测,同时观察该细胞信号途径所介导之细胞活力,细胞动力和细胞侵蚀力等生物学表型,以 期能证明我们的推测:卵巢癌细胞中,接合物蛋白Crk所介导的致肿瘤作用,其实主要是通过Dock180, 进而激动效应酶Rac1在起作用。意义:如能将卵巢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锁定在Crk/ Dock180-Elmo1/Rac1信号途径上, 相信对提高卵巢癌生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肯定是有益的探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32883, encodeId=f0312032883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675e48461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4846, encryptionId=0675e48461d, topicName=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c5e117, createdName=lujian, createdTime=Sun Jul 14 00:35:00 CST 2013, time=2013-07-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564, encodeId=df4d6564fd, content=很好,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eb410623, createdName=sedesmd, createdTime=Mon Jan 06 13:18:00 CST 2014, time=2014-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37917, encodeId=4611133e917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65986269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然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6269, encryptionId=a6598626921, topicName=自然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3b92500139, createdName=12498b37m72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ue Apr 02 11:35:00 CST 2013, time=2013-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32883, encodeId=f0312032883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675e48461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4846, encryptionId=0675e48461d, topicName=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c5e117, createdName=lujian, createdTime=Sun Jul 14 00:35:00 CST 2013, time=2013-07-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564, encodeId=df4d6564fd, content=很好,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eb410623, createdName=sedesmd, createdTime=Mon Jan 06 13:18:00 CST 2014, time=2014-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37917, encodeId=4611133e917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65986269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然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6269, encryptionId=a6598626921, topicName=自然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3b92500139, createdName=12498b37m72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ue Apr 02 11:35:00 CST 2013, time=2013-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1-06 sedesmd

    很好,学习了。

    0

  3.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32883, encodeId=f0312032883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675e48461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4846, encryptionId=0675e48461d, topicName=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c5e117, createdName=lujian, createdTime=Sun Jul 14 00:35:00 CST 2013, time=2013-07-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564, encodeId=df4d6564fd, content=很好,学习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eb410623, createdName=sedesmd, createdTime=Mon Jan 06 13:18:00 CST 2014, time=2014-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37917, encodeId=4611133e917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65986269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然科学基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6269, encryptionId=a6598626921, topicName=自然科学基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3b92500139, createdName=12498b37m72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ue Apr 02 11:35:00 CST 2013, time=2013-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热点预测

2013年基金申请,MedSci为您加足马力 http://www.medsci.cn/ENewsletter/20121214/

基金资助不鼓励创新&如何改进资助模式

12月6日的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基金资助的评论文章,编辑部同时配发了一篇社论。这篇文章重新刺激了关于基金资助模式的讨论。大部分资助机构所采用的基于同行评审的基金资助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认为倾向于鼓励“从众行为”甚至“平庸之辈”,虽然可能是事实,但这个看法需要更多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支持。斯坦福医学院的John Ioannidis和弗吉尼亚理工的Joshua Nicholson找上了美国国立卫生研

杨卫受访《科学》杂志谈基金管理

与浙大学生们讨论问题 (摄影:卢绍庆) 2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后,首次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的采访。杨卫就提高基金委基金管理水平、加强科研诚信和消除学术不端三方面计划进行了阐述。 过去九年基金委预算增长近7倍,在被问及如何确保政府对基金委的投入时,杨卫表示,未来5年,预计基金委的预算将有两位数的增长。虽然远不如过去九年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布

注:在MedSci系统中已能查询到2012年最新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而且能实时进行分析!链接见:http://www.medsci.cn/sci/nsfc.do  注:按最新更新的记录,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资助35688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12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

申请基金需要执著与坚持

    近日收到单位科技处通知,本人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顿时,三年来构思和修改申请书的辗转反侧,屡试不中的失意与彷徨,烈日下野外调查和冰天雪地里取样时的清苦涌上心头。或许,基金申请不能一举命中的过程,也考验着科研工作者面对失败时不抛弃不放弃的那份坚持与执着。     重视评审意见     笔者研究

科技界委员热议科研经费中人员费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第一个发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委员讲的是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的问题。   随后,这一话题成为科技界委员难得的共同议题。这也是记者参加政协会议报道几年来,科技界委员的老话题。   他们为年轻一线科研人员“叫苦”,要求从项目经费中拿出更多用于人员开支时,公众却质疑“他们凭什么要求更多”。科研经费到底该怎么用?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