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女性的欲望是否强烈,是由它控制的!
2025-06-20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聚焦于mPFC中表达Cacna1h基因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调节钙通道的开合,影响个体的社交和求偶行为。
近日,清华大学李坤团队携手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在《Cell》杂志发表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一类特殊神经元如何精准调控我们对异性的社交欲望。
令人惊奇的是,这一调控机制不仅依赖性别,还与生理周期息息相关,仿佛是大脑中的“社交欲望总控台”,精妙地掌握着“恋爱脑”的开关。

该研究聚焦于mPFC中表达Cacna1h基因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调节钙通道的开合,影响个体的社交和求偶行为。
团队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发现,这类Cacna1h+神经元对雌性鼠的生理周期极为敏感,尤其在发情期,其突触可塑性和与钙依赖胞吐相关的功能显著增强。
行为实验进一步证实:抑制这群神经元,发情期雌鼠对雄性的嗅探和互动明显减少,性接受度下降;
反观雄鼠,抑制相同神经元却激发了其对雌性的社交和求偶欲望。
相反,激活这些神经元则让间情期雌鼠表现出发情期的主动,而雄鼠的求偶行为则被压制。
如此截然相反的性别效应,为理解“恋爱脑”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视角。
那么,这些神经元究竟如何“读懂”体内荷尔蒙信号?
研究揭示,Cacna1h基因在雌鼠发情期表达飙升,其启动子区域富含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意味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直接调控Cacna1h表达水平。
生理上,发情期雌性mPFC Cacna1h+神经元的T型钙电流显著增强,使其更易兴奋。
此外,这一过程与“爱情荷尔蒙”催产素紧密相关:
催产素受体阳性抑制性神经元对Cacna1h+神经元的短暂抑制,诱发了后者的反弹性兴奋,尤其在发情期更为明显,进一步放大了社交欲望。
功能上,这些Cacna1h+神经元通过投射至前下丘脑核(AHN),实现了“自上而下”的精细调控,整合内在生理状态与外部社交线索,精准调节个体的社交行为。
简而言之,雌性体内激素水平升高→钙通道活性增强→神经元兴奋→社交欲望爆棚,仿佛被丘比特之箭射中。
而雄性则因钙通道活性相对较低,神经元被压制,“恋爱脑”难以启动,因此更专注于其他事务。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不仅深刻揭示了性别与生理周期如何塑造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也为未来探索情感障碍和社交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所以,下次当我们感叹自己是个“恋爱脑”时,不要总以为缘分来了,其实是你的大脑神经元在操控一切。
参考文献: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505-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额叶皮层#
1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