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克星”找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揭秘:芎芍止痛颗粒调节TRPV1介导的NLRP3炎症通路缓解大鼠偏头痛

2025-06-18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深入探究了芎芍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通过调节TRPV1 介导的 NLRP3 炎症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的奥秘。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2016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显示,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神经血管炎症被认为是其引发疼痛的关键机制之一,尤其是 NLRP3 炎症体在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NLRP3 炎症体激活后,会促进炎症因子 IL-1β 和 IL-18 的成熟与分泌,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中药复方芎芍止痛颗粒(XSZT)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功效,但在其治疗偏头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一项发表于《Phytomedicine》杂志的研究深入探究了芎芍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通过调节TRPV1 介导的 NLRP3 炎症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的奥秘。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动物模型的建立

研究者采用硝普钠(NTG)诱导的慢性偏头痛(CM)大鼠模型,模拟人类偏头痛的病理过程。实验选用 72 只 SPF 级 SD 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氟桂利嗪(FH)组以及不同剂量的 XSZT 组(低、中、高剂量)。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腹腔注射 NTG 来诱导偏头痛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连续干预 11 天。

图片

图2 慢性偏头痛动物模型建立示意图

行为学测试

为评估XSZT 对偏头痛的缓解效果,研究者对大鼠进行了系列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在 NTG 注射后出现明显的偏头痛样行为,包括抓挠头部的次数显著增加,以及在明暗箱测试中更倾向于待在暗箱中,表现出对光的厌恶行为。而经过 XSZT 治疗后,各剂量组大鼠的这些行为均得到显著改善,抓挠次数减少,明暗箱转换次数增加且在暗箱中停留的时间缩短,表明 XSZT 能有效缓解偏头痛引起的疼痛和畏光症状。

图片

图3 XSZT改善了NTG引起的偏头痛样行为

分子机制的探索

从分子层面来看,研究者检测了三叉神经脊髓核(TNC)中 TRPV1 和 NLRP3 炎症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NTG 诱导的偏头痛大鼠 TNC 中 TRPV1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 TRPV1 在偏头痛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而经过 XSZT 治疗后,TRPV1 的表达明显降低。进一步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发现,TRPV1 与微胶质细胞标志物 Iba1 存在共定位,且在 NTG 诱导的偏头痛大鼠中,TRPV1 和 Iba1 的表达均增加,而 XSZT 可以显著降低这种表达水平,这表明 XSZT 可能通过调节微胶质细胞上的 TRPV1 来发挥作用。

图片

图4 XSZT抑制NTG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模型中TRPV1的表达

在NLRP3 炎症体方面,模型组大鼠 TNC 中 NLRP3、caspase-1、裂解 caspase-1 和 ASC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 NLRP3 炎症体在偏头痛中被激活。而 XSZT 治疗组的这些炎症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尤其是高剂量 XSZT 组,其 NLRP3 和裂解 caspase-1 的表达水平几乎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 XSZT 可以抑制 NLRP3 炎症体的激活,进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

图片

图5 XSZT减少NTG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神经源性炎症

体外细胞实验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TRPV1 在 NLRP3 炎症体激活中的作用,研究者还进行了体外细胞实验。他们选用小鼠微胶质细胞系 BV-2 细胞,通过 LPS 诱导建立炎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LPS 刺激后,BV-2 细胞中 NLRP3、caspase-1、裂解 caspase-1 和 ASC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炎症因子 IL-1β 和 TNF-α 的分泌也明显增加。而预先用 XSZT 处理后,可显著抑制 LPS 诱导的 NLRP3 炎症体激活和炎症因子释放。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电生理实验检测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他们发现,使用辣椒素激活TRPV1 可导致 BV-2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而 XSZT 预处理则能阻断这一钙离子内流过程。同时,激活 TRPV1 后,NLRP3 炎症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也进一步上升,这表明 TRPV1 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促进了 NLRP3 炎症体的激活。

图片

图6 XSZT通过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中的TRPV1/NLRP3炎症通路来减轻炎症

芎芍止痛颗粒的关键成分分析

为了寻找XSZT 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者利用 UHPLC-LTQ-Orbitrap MS 技术对 XSZT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共鉴定出 52 种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萜类化合物、酚丙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单宁类化合物等。通过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实验,研究者发现,其中的没食子单子叶草素、异阿魏素、鞣花酸和水溶性丹参酮 A 等成分与 TRPV1 的结合能力强,且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这些成分均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 IL-1β 的分泌,进一步证实了它们可能是 XSZT 发挥治疗偏头痛作用的关键活性成分。

图片

图7 UHPLC-LTQ-Orbitrap MS鉴定XSZT的主要化学成分

小结

本研究深入探究了芎芍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其通过调节TRPV1 介导的 NLRP3 炎症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这一发现不仅为 XSZT 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Wang Y, Yang S, Liu X, Chen C, Li Q, Wang X, Xu W, Gao J, Wang Y, Wang W, Wang T. Xiongshao Zhitong granules alleviate nitroglycerin-induced migraine by regulating the TRPV1-mediated NLRP3 inflammatory pathway in rats. Phytomedicine. 2025 Jul;142:156754. doi: 10.1016/j.phymed.2025.15675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901, encodeId=14202269901a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ffc2e613a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 href='/topic/show?id=c9b71060218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偏头痛#</a></a> <a href='/topic/show?id=6a4012e912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药复方芎芍止痛颗粒#</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912, encryptionId=6a4012e9120b, topicName=中药复方芎芍止痛颗粒), TopicDto(id=27613, encryptionId=1ffc2e613ae, topicName=偏头痛), TopicDto(id=106021, encryptionId=c9b710602185, topicName=偏头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18 16:05:24 CST 2025, time=2025-06-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 Med:Ubrogepant治疗偏头痛前驱症状的探索性分析

该研究揭示了ubrogepant在偏头痛前驱期的应用能够显著缓解如光敏感、疲劳等常见前驱症状,并降低头痛发作的风险,阐明了CGRP受体拮抗剂在偏头痛早期干预中的潜在价值和临床意义。

偏头痛提前治?《自然-医学》:1小时起效!新药让头晕、疲劳等5种常见症状更快消失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偏头痛前驱期(无头痛)使用ubrogepant,或有助于缓解常见前驱期症状,如畏光、疲劳、颈部疼痛或僵硬、畏声、头晕和认知功能症状。

JAMA子刊:抗 CGRP 单克隆抗体对老年偏头痛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

与肉毒杆菌毒素 A 相比,抗 CGRP mAb 与 CVD 风险增加无关。

【偏头痛研究】2024年全球/中国发表的SCI论文大数据分析

今天和各位同仁解析2024年偏头痛研究发表的SCI论文。

Nature Medicine:偏头痛治疗新篇章:PRODROME试验揭示ubrogepant先兆期缓解多种症状潜力

偏头痛先兆症状困扰患者,PRODROME 试验评估 ubrogepant 在先兆期的效果,发现该药可缓解光敏感、疲劳等多种症状,对认知症状也有积极作用,支持偏头痛脑起源说,虽有局限但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重磅研究!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携手中医科学院,川芎清脑颗粒缓解偏头痛神奇功效揭秘

文章探索了CQG在硝酸甘油(NTG)诱导的MH损伤中的治疗机制。

Brain:微RNA与遗传风险评分结合,构建偏头痛预测复合模型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微RNA和遗传信息的复合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并揭示了激素信号通路在偏头痛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偏头痛联合治疗,解开头痛治疗难题的新钥匙

偏头痛困扰全球 14% 人口,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研究发现 CGRP 通路关键,联合治疗成为焦点,通过多靶点干预,有多种方案,但也面临安全性等挑战,未来可期。

Stroke:年轻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隐形杀手"——高危卵圆孔未闭患者的风险因素解析​

尽管被冠以"隐源性"之名,这类卒中背后往往隐藏着可干预的风险因素网络。

偏头痛之殃:何以安生?患者指南

偏头痛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特征为反复发作中重度头痛伴恶心等症状,分多种类型,诱因多样,控制不佳易致并发症,目前无法治愈但可干预,记录头痛日记有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