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朱正江/朱骥团队揭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毒性和疗效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

2023-01-21 “生物世界”公众号 “生物世界”公众号 发表于江苏省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约1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被诊断为局部晚期直肠癌,这一部分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和转移风险。当前,新辅助放化疗逐渐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约1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被诊断为局部晚期直肠癌,这一部分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和转移风险。当前,新辅助放化疗逐渐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然而,放化疗的疗效在患者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异质性,仅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以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团队与浙江省肿瘤医院教授朱骥团队合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Serum Metabolic Traits Reveal Therapeutic Toxicities and Responses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对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的直肠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代谢特征变化,并发现了一系列与放化疗毒性和疗效相关的代谢特征和功能代谢物。

在前期研究中,朱骥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化的三期临床研究(CliClare, J. Clin. Oncol. 2020, 38: 4231-4239)。这一临床研究表明,在传统的卡培他滨放化疗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添加UGT1A1基因型指导用量的伊利替康用药方案可以将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比例从10%提高至35%。而在放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毒性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发生腹泻、白血球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限制了新辅助放化疗疗法的临床应用。

为了探索直肠癌病人与放化疗相关的代谢特征,研究利用朱正江课题组发展的大规模非靶向代谢组学精准测量分析技术系统表征了165位直肠癌病人在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五个时间点共743个血清样本的代谢组,并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MetDNA软件精准鉴定了557个小分子代谢物,描绘了病人放化疗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图谱。

研究发现,放化疗会引起血清代谢组的整体变化,包括色氨酸在内的多种相关代谢物在放化疗后显着下调。进一步,科研人员对放化疗引发的腹泻等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构建了在治疗前预测腹泻风险和血细胞计数最低点的代谢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在进行放化疗前对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对患者实现精准诊疗以避免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该研究还表明,相较于男性,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拥有更高的腹泻发生风险,而乙酰肉碱类代谢物与这种性别异质性存在紧密联系。

该工作还对患者放化疗治疗之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疗效差异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对放化疗剂量和疗效相关的代谢物进行双因素筛选,该研究发现两种肠道菌群的衍生代谢物——3-苯丙酸(3-phenylpropanoic acid)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且二者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在整个放化疗过程中,实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血清中这两种代谢物均保持着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血清中较低的3-苯丙酸和苯乙酰谷氨酰胺可能有助于放化疗中肿瘤的退缩,预示着肠道菌群可能在放化疗治疗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图1:实验设计示意图,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鉴定到的代谢物种类和数目,以及在放化疗过程中代谢组变化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图2:3-苯丙酸(3-phenylpropanoic acid)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在放化疗过程中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相关

此外,在经过放化疗治疗后,相比于未发生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必需氨基酸的水平,而在放化疗之前两组患者并无差异。这表明血清必需氨基酸水平可以反映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这可能预示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水平与疗效存在紧密关联。该研究对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的血清代谢组学变化展开了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揭示了新辅助放化疗过程中的动态代谢变化,并为个体化的新辅助放化疗提供了代谢层面的潜在指导方案。

原始出处:

Wang, H., Jia, H., Gao, Y. et al. Serum metabolic traits reveal therapeutic toxicities and responses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Nat Commun 13, 7802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5511-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6726, encodeId=bd922116e261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3210531e0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朱正江#</a>/朱骥团队揭示<a href='/topic/show?id=51cbe2475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直肠癌#</a><a href='/topic/show?id=511758698d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辅助放化疗#</a>毒性和疗效的血清<a href='/topic/show?id=0a66254e0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代谢组学#</a>特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5317, encryptionId=993210531e09, topicName=朱正江), TopicDto(id=72475, encryptionId=51cbe247518, topicName=直肠癌), TopicDto(id=58698, encryptionId=511758698dd, topicName=新辅助放化疗), TopicDto(id=25470, encryptionId=0a66254e002, topicName=代谢组学)],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f0715, createdName=showtest, createdTime=Mon Feb 27 16:00:38 CST 2023, time=2023-02-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3-02-27 showtest 来自上海

    #朱正江#/朱骥团队揭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毒性和疗效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

    0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北京大学詹启敏/王维虎发现肠道菌群介导的核苷酸合成减弱了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反应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CRT)是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对异质性患者反应背后的介质知之甚少。

新发现!用好常见降压药,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未来,科学家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降压药与癌症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共享机制......

European Radiology:DWI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新辅助治疗反应中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是CRT过程中不同时期对LARC进行局部分期和评估治疗反应的最佳成像方式。特别是,

European Radiology:多b值DWI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肿瘤的空间异质性和灌注是表明细胞性、出血、坏死和血管生成的重要特征,与治疗的耐药性和预后相关,但这些重要因素不能由传统的临床病理特征揭示。尽管

Radiology:增强MRI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后的再分期应用

MRI常用于直肠癌的初始和治疗后的再分期。然而,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得出结论,MRI的总体T型再分期准确性只有52%。

European Radiology:作为影像科医师,在面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MR图像时,这一点你是否会关注?

一项包括1216例MRI图像的国际回顾性研究表明,大约16%的低位LARC患者在初次MRI时就有LLN的增大(短轴≥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