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疗药物的输注注意事项,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化疗药物的序贯用药应该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细胞动力学及药物刺激性等原则,根据选用药物的特殊分子结构及作用机制,选择合理的用药顺序。
JCO:超50万病例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卵巢癌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癌症的缘由
73分的Nature顶级子刊重磅综述来了!卢煜明教授为你详解肿瘤标志物!
大多研究倾向于将主要焦点放在某一类液体活检生物标记物上,我们还需要更努力用多种液体活检生物标记物生成数据,从单个血液样本中获取更多诊断信息。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多吃ω-3脂肪酸,可降低中国人乳腺癌风险
这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中国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
高疾病控制率、低毒副反应,质子治疗有望“攻克”胶质瘤!
相比传统的放疗,质子治疗显著延长了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还降低了放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即使是复发性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也可受益。
复查时肿瘤标志物异常,是复发征兆吗?
有些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环境中可能没有升高;另一方面,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些标志物的假阳性升高。
CAR-T细胞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有哪些?如何规模化、安全稳定的生产制备?
CAR-T细胞产品作为“活的”药品,与传统生物制品相比,其在生产工艺、质量研究、质量控制、放行检测和稳定性研究等方面均需要特殊考量。
健康丨不同肿瘤标记为分别代表什么?
肿瘤标志物解读。
4分钟带你读懂一篇47分重磅综述!轻松拿下这一爆火的肿瘤研究新方向
如何通过3D打印或者生物材料技术将ECM和类器官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对类器官进行升级换代或许是以后几年类器官研究的主流方向。
乳房结节会癌变?劣质化妆品易诱发乳腺癌?一次说清楚
乳房结节自查。
【Blood Adv】羟基脲治疗老年经典型MPN,不增加第二恶性肿瘤风险
在羟基脲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中第二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88%和22.31%,使用羟基脲不影响总体发生第二恶性肿瘤以及实体和血液学第二恶性肿瘤和AML/MDS的风险。
病例分享(2022.8.6):这样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不是炎症,是肺癌!
病例分享(2022.8.6):这样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不是炎症,是肺癌!
Nature Protocols:聂广军团队系统总结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的构建及使用的技术细节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有多款肿瘤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这些临床试验中的肿瘤疫苗基本都是通过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进行,其中免疫刺激仅限于有限数量的引流淋巴结。
每小时有464人新患癌症!这20个癌症早期的征兆一定要谨记!
癌症的出现并不是悄无声息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定时进行体检筛查;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情进展,有效预防并早期发现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