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PATHOLOGY:基于人工智能的结肠直肠标本肿瘤检测和定量组织分析工具
本文开发了一个临床级人工智能诊断工具,用于基于大型、高质量、手动注释的数据集分析结直肠切除和活检标本。
JCO:多基因风险评分帮助预测儿童肿瘤幸存者继发癌症风险
研究评估了一个在成人肿瘤幸存者患者中验证过的PRS评分系统,对于儿科肿瘤幸存者(确诊后存活超5年者)的继发恶性肿瘤风险的预测价值。
【指南与共识】| 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
本共识专家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相关指南为依据,经充分讨论形成《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
2023 NICE 卫生技术评价: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放射治疗治疗计划的轮廓的早期价值评估【HTE11】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早期价值评估 (EVA) 指南,有助于为接受外照射放射治疗的患者制定放射治疗计划。
European Radiology:强制利尿联合[68Ga]Ga-PSMA-11 PET/CT晚期采集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在最新版的EANM/SNMMI[68Ga]Ga-PSMA-11 PET/CT程序指南中,临床上推荐将给予呋塞米(20mg)或额外的延迟腹部盆腔成像作为可选程序以改善输尿管周围和膀胱周围组织的可视化。
【佳作分享】斯坦福大学Sai G.等人Nature论文:重启癌细胞凋亡新技术,开启治疗癌症新思路
斯坦福大学Sai Gourisankar等人针对这一问题,发现了一种癌症化疗的新方法,即通过利用癌细胞的内在驱动途径并重新连接它们来激活细胞死亡途径,这种方法类似于遗传学上的显性功能获得突变。
刷新一线晚期食管鳞癌总生存期!PD-1“后起之秀” 再迎新适应症获批!
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获批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针对该适应症开展的ASTRUM-007研究即是一项完全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
Lancet Haematol:淋巴瘤大剂量化疗和自体移植后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丹麦基于人群的分析
研究提供的自体 HSCT对移植后 SPM发生影响的详细评估,强调了分析移植前克隆造血和评估该策略相对于其他治疗选择的风险-获益比的重要性。
Research:肿瘤恶性程度与细胞骨架介绍APC/Wnt/β-Catenin 信号有关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逐渐重塑细胞骨架结构并降低细胞硬度,这表明细胞力学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 然而,肿瘤细胞骨架的作用和肿瘤进展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北京大学汪贻广教授《自然·通讯》:特异性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溶酶体,重编程M2型巨噬细胞
北京大学汪贻广教授团队设计了一个能区分不同免疫细胞酸性溶酶体环境(pHL)的pH门控纳米颗粒(PGNs)库,用来特异性靶向和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中M2样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