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icine:深度睡眠影响阿尔兹海默病的认知?Matthew Walker团队揭示睡眠影响认知机制
本研究的意义除了治疗机制之外,还具有治疗意义。与许多先前确定的影响认知因素(如受教育年限、既往职业或社交网络的规模)不同,睡眠是一个可改变的目标。
Advanced Science:王宇团队等构建基于CRISPR-Cas的RNA适配体筛选系统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CRISPR/Cas的RNA配体筛选系统——CRISmers。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吴德沛、薛胜利、邱桥成教授课题组绘制血液恶性肿瘤FLT3基因突变谱指导其靶向治疗
该研究绘制了在NGS检测模式下AML、ALL和MDS患者的FLT3突变图谱,提出了FLT3突变的全新分类并揭示了非经典突变的临床价值。
Cell:压力大肚子疼?科学家揭示长期压力通过肠道胶质细胞诱发炎症反应
本文揭示了应激引起单核细胞介导的肠道炎症加重,这种作用依赖于糖皮质激素信号;此外,慢性应激诱导炎性肠胶质细胞通过CSF1促进单核细胞募集,并促进成熟神经元向未成熟神经元转化,诱发蠕动障碍。
把病毒困在“陷阱”里!海德堡大学探明病毒渗透最后一步,或将带来预防新手段!
IFITM3能够选择性地对囊泡膜中的脂质进行分选,这改变了囊泡膜的局部脂质组成,进而阻止了融合孔的形成。
Mol Cell | 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揭示IL-1β促进肿瘤免疫治疗抵抗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在IL-1β刺激下,癌细胞中的烟酰胺核苷酸转氢酶(NNT)在赖氨酸(K) 1042位点(NNT K1042ac)发生乙酰化,从而诱导p300/ cbp相关因子(PCAF)的线粒体易位。
Science子刊:同济大学李维达团队通过体内重编程实现高效胰腺原位再生胰岛β细胞,并绘制再生图谱
该研究发现p53和高表达的Dnmt3a在体内转分化过程中扮演重编程壁垒的角色。
Nature子刊:人工智能可以设计任何化合物的最佳合成路径?中山大学陈语谦团队提出一种端到端图生成架构用于逆合成预测
该研究基于反应转化的简易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图到编辑架构Graph2Edits,用于逆合成预测。
呼吸有害,氧气有毒?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缺氧可延长寿命并改善大脑功能
该研究表明,氧气似乎真的是一种“慢性毒药”:在衰老小鼠模型(Ercc1Δ/-小鼠)中,慢性持续缺氧(11%的氧气浓度,相当于珠峰大本营的氧气浓度)可以将小鼠寿命延长50%,并改善了老年小鼠的神经功能。
ERJ:复旦大学阚海东团队证实了热带气旋暴露与呼吸道死亡率增加相关
该研究为了评估热带气旋暴露对东亚国家日死亡率的影响,将6小时热带气旋结构数据集与东亚21个主要城市的日死亡率数据库进行了匹配。该研究使用分布滞后模型的准泊松回归评估了与最大滞后长达14天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