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5年了的肺结节该手术了,还是仍继续随访?
肺结节干预时机的把握是个难点,因为谁也不能保证病灶肯定会在多少时间内稳定不进展,抑或多少时间内肯定会进展并发生转移。在探索早期肺癌的手术策略时,必然无法绕开干预时机这个关键问题。
病例分享(2023.2.22):这肺结节位置挺尴尬,到底该怎么切最优?
这肺结节位置挺尴尬,到底该怎么切最优?
百姓科普(2023.1.23):有关肺结节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由以上这几组数据,我们有理由认为:1、只要是AAH、AIS、MIA或纯磨玻璃为表现的浸润性腺癌就不会转移,所以只要完整切除就是治愈。
问诊分析:AI(人工智能)诊断肺结节,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AI的诊断在许多时候非常有价值。比如:1、基层医院影像诊断水平相对不太强的影像科,AI既减少了人力付出,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至少提供给诊断医生有效的信息。
问诊分析:左右都有肺结节,医生说高风险,先开哪边意见不一致!何为高风险?
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乱象,并不是说都违反原则,而是指南原则太粗放,可操作性不强,不同医生有不同的理解后做出的随访或治疗决定不一致。
如何看待手术消融等局部治疗措施在肺结节中的应用--消灭病灶&活得更久?
两肺仍有多发磨玻璃结节,尤其左下叶明显的考虑同样是原位癌或不典型增生,其他的也有考虑是肿瘤范畴的。
肺结节,当伴钙化的与没钙化的共存,考虑同源良性还是双源良恶性不一?
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仅凭影像做不到百分之百,特别是实性结节更加难一些。但我们一是要按时随访,前后对比有没有进展;二是从风险程度来考虑权衡。
物联网辅助评估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
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数字化、 数字问题程序化, 程序问题体系化” 的策略, 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 “AI 肺结节管理程序” 。
问诊反馈:随访了5年的肺结节,怎么切是否一定要听医生的?患方自己参与决策讨论更有益!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肺结节的性质判断、手术时机把握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个不同医生容易有不同意见的过程。患方充分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参与到诊疗决策过程中来是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一
经验积累:新冠当前,做CT发现肺结节,这点一定要注意!
新冠期间查出的肺部病变,即使影像与肿瘤性比较符合,也要谨慎下考虑肿瘤的结论,建议等新冠治疗康复后间隔一段时间复查对比再来评估病灶性质,不能急着手术干预。
肺结节太常见,这种样子的结节影像不报又何妨?
左下叶5月份说的磨玻璃结节我觉得不确切,太淡也不明显,有些牵强了
病例分享:漏诊差点酿大错!极具迷惑性的肺结节,结友与医生都要特别警惕!
肺结节手术方式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如何手术需要充分的医患双方沟通,是各种利弊权衡之后患方的自主选择,医生是协助者与实施配合者的角色。
肺结节随访期间变大就一定要赶紧切?那可未必!
我建议选择胸腔镜下的肺段切除术,这样切口会比较小,也可以让患者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损伤相对更小,未来的远期生活质量更佳。
问诊分析:该粗的时候要粗,该细的时候要细--肺结节随访没有进展?我看有呀!
肺结节的影像判断,具体数值上,大小相差1毫米、2毫米,或者3毫米都不是关键,因为测量有误差、扫描的层面也不一定完全一致。
令人意想不到,它竟然也能引起肺结节?
但流感的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的改变,危重症者可合并弥漫性肺泡损害。在反复的肺部组织受损和刺激性损害后便会引起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