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天津医科大学刘强团队发现神经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症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骨髓内的 T 细胞克隆数量和多样性明显增加。
PNAS:清华大学欧光朔/李雪明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该研究运用上述技术管线发现了细胞微绒毛表面存在新型生物结构的纳米毛,综合运用单细胞测序、基因组编辑和超分辨光学活体荧光成像等方法鉴定到形成纳米毛的关键基因,揭示了纳米毛调控微绒毛结构均一性的可能机理。
Schizophr Res:精神分裂症共病肥胖与认知功能损伤呈负相关
肥胖是精神分裂症中一种典型的代谢综合征,荟萃分析报告了精神分裂症合并肥胖的风险升高,肥胖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5-4倍。
OCC 2022 | 赵水平教授:"理想"胆固醇水平的人为何仍患动脉粥样硬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并不是很高,仍然可以看出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
4C 2022 | 冠脉介入领域临床研究成果分享
5月14日,在冠脉介入新进展论坛上,国内多项重磅研究相继发布,让中国心血管界在冠脉介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Circulation:重磅研究!中国胸痛中心大数据揭示空气污染可迅速诱发ACS疾病!
目前亟需基于小时水平数据开展个体病例交叉研究,系统地探索多种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ACS及其所有亚型急性发作的影响。
Neuropsychopharmacology: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杨远坚团队发现长寿因子Klotho或具有抗抑郁潜能
Klotho蛋白是内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受体复合物主要部分,高度表达在大脑脉络从、神经元和肾脏等组织中。通过抑制经典衰老信号通路胰岛素/IGF-1,从而抑制衰老进程,延长寿命。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新冠出院一年后,超70%患者仍有后遗症
由于缺乏针对新冠后遗症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强调迫切需要医疗保健服务来支持这一庞大且迅速增加的患者群体,这些患者群体存在大量症状,包括运动能力下降和一年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Neuron:看着都疼?第四军医大学陈涛团队揭示疼痛共情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大脑多个脑区参与共情疼痛行为:损毁前额叶皮层后损害共情疼痛行为的形成;前扣带皮层镜像神经元在共情疼痛行为中活性增加;伏隔核-前扣带皮层神经环路在共情疼痛行为中被激活,抑制该环路后能够缓解疼痛。
NEJM:限制热量联合限时饮食对减肥的效果分析
在肥胖患者中,与每日限制卡路里相比,限时饮食疗法在减少体重、体脂或代谢风险因素方面并未有更多获益。
重磅预告 | 助力癌症防治!鹍远生物“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开启!
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
AACR重磅之INSIGHT研究:特泊替尼+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显著改善了伴有MET扩增的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在有MET扩增的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特泊替尼+吉非替尼大大改善了PFS和OS。
AACR重磅之KEYNOTE-042:帕博丽珠单抗持续延长了中国晚期/转移性PD-L1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期——Keynote-042中国研究的4年随访数据结果
一线帕博丽珠单抗继续延长了中国晚期/转移性PD-L1阳性NSCLC患者的OS,并在随访近4年后提供了持久的反应。
AACR重磅之RATIONALE-304:肿瘤突变负荷(TMB)与替雷利珠单抗(TIS)+化疗(chemo)与单独化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一线治疗的临床结局研究
tTMB和bTMB都没有与PFS获益显著相关,表明在TIS+化疗作为晚期nsq-NSCLC一线治疗的情况下,tTMB和bTMB的临床效用有限。
JACC:北大研究发现长期累积高收缩压、脉压会导致痴呆升高,舒张压则正好相反!
在年龄≥50岁的认知健康成人中,长期累积血压与随后的认知能力下降、痴呆风险和全因死亡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