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WHO 西太平洋区域白喉暴发准备和应对实地指南
本《西太平洋地区白喉暴发准备和应对实地指南》是会员国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国家指南的参考资源。各国也可以使用本指南来促进爆发准备和公共卫生响应,以减少白喉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人类偏肺病毒(HMPV)开始流行,症状与新冠相似,人类几乎缺乏免疫力
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呼吸道病毒监测系统显示,自今年春季以来,一种几乎不为人知的“致命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正肆虐美国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
反复感染有何危害?“首次感染严重者,再次感染也会严重”
在最初感染新冠后,人体免疫系统变化持续了数周甚至数月时间,甚至在那些看似完全康复的人当中也观察到了不同的免疫标记物,如炎症蛋白和各种免疫细胞,并且发现新冠对免疫系统会造成挥之不去的变化。
Clin Nutr: CT评估胸大肌质量和密度与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相关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在质量(mass)、品质(quality)和强度(strength)上随着年龄或不活动产生退化性损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呼吸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COPD患者家庭呼吸康复护理最佳证据的形成过程科学、严谨。医护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家庭呼吸康复方案,改善COPD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JAMA大型研究:首次系统性定义”长新冠“,最突出的12种症状
12种“长新冠”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改变;头晕;胃肠道问题;异常的动作和脱发。
Clin Nutr: 一般人群中血浆锌水平与新冠疫苗IgG和IgA血清阳性的关联
疫苗包含特定生物体的弱化或灭活部分(抗原),可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针对病原体的抗原产生的抗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Lancet子刊:上海交通大学陆舜/浙江大学周建英发现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新方法
该研究比较了贝福替尼与埃克替尼(icotinib)作为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肌损伤无创影像学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针对疑似COVID-19 相关心肌损伤的患者,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及适应证,推荐了针对心肌损伤的无创影像检查优选策略,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ERJ:复旦大学阚海东团队证实了热带气旋暴露与呼吸道死亡率增加相关
该研究为了评估热带气旋暴露对东亚国家日死亡率的影响,将6小时热带气旋结构数据集与东亚21个主要城市的日死亡率数据库进行了匹配。该研究使用分布滞后模型的准泊松回归评估了与最大滞后长达14天的关联。
Nature Biotechnology:以毒攻毒:周德敏团队将流感病毒改造为癌症治疗疫苗
替换肿瘤新抗原后,可以在结肠癌及乳腺癌肿瘤的肺转移模型上同样实现了治疗效果。转化为合成肽引导的、肿瘤特异性和个性化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
Nat Biotech:北京大学周德敏/纪德重在肿瘤个性化治疗疫苗研发领域取得突破
与单独使用多肽相比,这种结构的疫苗接种产生了强大的树突状细胞抗原摄取,特异性免疫细胞反应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