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麻新谭】脊髓圆锥终止位置评估:L2-L3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性研究
研究分析患者影像数据,发现多数人脊髓圆锥终止于 L1-L2 或以上,先天性脊柱异常是低位 CMT 的预测因素,Tuffier 线较可靠,脊髓麻醉仍需警惕风险。
【麻海新知】多部位组织氧合与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管理:评估者盲法、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天津大学团队开展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究多部位组织氧饱和度联合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发现该监测虽能更好维持组织氧合,但未降低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麻醉科医生为什么很重视体温保护?
麻醉科重视手术体温保护,因低体温可致凝血、感染、心血管等风险,引发麻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临床通过术前预防、术中干预和动态监测进行体温管理,是围术期管理核心指标。
容易误诊/漏诊的腰痛真相: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易被误诊,其因退行性病变、创伤等引发。症状有晨僵、静息痛等,可通过症状评估、影像检查诊断,采取保守、介入或手术治疗,还推荐 3 个康复运动辅助恢复。
做个小手术,麻醉医生怎么总是问关于腔梗的事?
现代医学发展使老年手术病人增多,腔隙性脑梗死对老年手术病人影响显著。手术中血压波动、凝血系统变化、深静脉血栓等因素易致腔梗加重,需医患重视并积极预防。
同仁麻醉临床研究——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对喉罩相关气道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北京同仁医院等多中心研究发现,与生理盐水相比,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作喉罩润滑剂,可降低术后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喉罩置入便利性。
马尾综合征,不容忽视的半麻并发症
马尾综合征是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因 “半麻” 常在此部位穿刺而需关注。其损伤由局麻药毒性、压迫、操作因素导致,难以完全避免,需从多方面防控,呼吁医患共同努力。
腹腔镜术后肩膀疼,是麻醉的原因吗?
腹腔镜术后肩膀疼痛常见,麻醉药物影响、体位因素是相关原因,同时二氧化碳气体刺激、神经受压、炎症反应等也会引发。可通过物理疗法等缓解,持续不缓解应就医。
手指动不动就弹响、伸不直?教你几招对付腱鞘炎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因手指过度劳损多发,由慢性劳损、解剖等因素致病。症状包括疼痛、弹响卡顿等,通过病史、体征及超声诊断,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术后需康复训练。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患者术后口渴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本研究旨在了解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患者口渴现状,分析危险因素,构建可视化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PACU内发生口渴的早期风险评估、精准预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台被大家评定为80分的麻醉,您觉得还有哪方面需要提高?
90 岁胃窦腺癌患者,伴多种合并症,麻醉评估为 ASA IV 级。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 TAP 阻滞,经术前优化、术中精细管理与术后 ICU 过渡,探讨高危老年患者麻醉更好处置方式。
常见的 “腰痛” 元凶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都市人腰痛常见病因。文中介绍其解剖基础、致病因素、典型症状,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给出治疗、就医建议及预防方法。
【麻案精析】全身麻醉期间输血,引发持续超过24h的过敏性循环衰竭
2025年4月15日,Anaesth Rep刊发来自日本山形大学麻醉科的病例报道,报道了1例全身麻醉期间输血引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患者因持续性低血压和全身红斑,术后需持续输注肾上腺素>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