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ir Res:一种新的双重固定方法可提高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形态评估的可靠性
双重固定法通过结合血管灌注和气管灌注的优势,成功克服了单一固定方法在肺组织形态保存中的不足,为PH相关肺血管和组织重塑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可靠的技术手段。
急性心梗心脏破裂反复晕厥,家属放弃治疗后12天仍然健在!
62 岁男性因剧烈胸痛入院,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提示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期间晕厥 2 次,曾放弃治疗出院后苏醒,5 天后再入院,随访 12 天未手术仍有胸痛但存活。
分叉病变处主支支架内再狭窄,药物球囊扩张时要认真保护分支血管
70 岁男性,7 年前前降支植入支架后现心绞痛。造影示前降支中段支架内严重再狭窄,伴对角支开口狭窄。经系列球囊扩张及药物球囊治疗,前降支与对角支血流恢复良好。
早期TAVR vs 临床监测? NEJM: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预后新突破
对于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早期TAVR策略在降低死亡、中风或因心血管原因导致的非计划住院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常规临床监测的效果。
Eur J Prev Cardiol:空气质量与急性心房颤动风险的关系
空气污染是一个触发因素,可能与急性房颤住院有关。即使PM2.5和二氧化氮的浓度低于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南标准,也会对心房颤动产生影响。
Eur J Prev Cardiol:职业暴露于柴油机废气和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在不同的暴露指标中,柴油机废气暴露的增加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增加相关。结果表明,在制定职业暴露阈值时,急性心肌梗死应纳入柴油机废气的风险评估。
Eur Heart J:骨骼肌脂肪、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不良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肌间脂肪增加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心血管不良结局相关,独立于BMI和传统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骨骼肌脂肪浸润被确定作为一种新的高危心脏代谢表型。
术中死亡丨指引导管到位后左冠脉无血流,各种方法抢救不成功,术中患者死亡
此为急性 NSTEMI 患者死亡病例。患者 GRACE 162,冠脉造影见前降支中段严重狭窄及相关血管情况。治疗中左冠脉突发无血流,经多番抢救措施无效,患者死亡。
《柳叶刀》子刊:“一药四效”,改善心衰、提高体力、减重又降糖!
美国研究人员对 STEP - HFpEF DM 研究二次分析,发现司美格鲁肽能改善肥胖的 HFpEF 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衰症状、助力减重,效果与基线 HbA1C 水平无关,还能降 HbA1C ,
Phytomedicine:1,8-桉油素通过恢复细胞间通讯和抑制血管生成来减少肺动脉高压中的肺血管重塑
本研究为1,8-桉叶油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初步证明了1,8-桉叶油作为一种潜在治疗策略,能够有效干预PAH的进展。
舒先红/刘澎/潘翠珍等证实,左房室耦合指数可作为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性短期预后的预后指标
学者开展研究,探索了3DE评估LACI对AL-CA主要结局的预测价值,近日发表于《Amyloid》。
Eur Heart J: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年龄
从1978年到2021年,在丹麦全国范围内,对于被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个体,观察到死亡年龄有正常化的趋势,但对于冠心病的年龄则没有观察到这一变化。
室性早搏提示心肌梗死的特点一定要记住!
47岁男性因发作性胸痛入院,首份心电图正常,15分钟后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及相关ST-T改变,心肌标志物起初无异常,2小时后升高,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总结室性早搏提示心梗的心电图特点及诊断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