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自体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专家共识

2012-02-01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2年2月第2卷第1期

中文标题:

2012 自体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

2012-02-01

简要介绍:

下肢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在我国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糖尿病足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预后较差,其中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病死率30%,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的下肢缺血患者5年病死率达70%,主要死亡原因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下肢内外临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Fontaine法和Rutherford法。下肢缺血的治疗目的是增加患者行走的距离,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和避免截肢。血管重建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最佳方案,但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全身情况选择。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由于对全身情况和血管条件的限制,动脉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适用于多数有条件的患者。对于不适合上述治疗及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术后复发者,尤其是糖尿病下肢缺血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病变多累及下肢远端小动脉,缺乏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这部分患者面临截肢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近年来血管再生的新技术,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自体千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下肢血管新生。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能形成血管的成体干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正常情况这些千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液循环中很少。当存肢体缺血时,这些千细胞将动员到外周血中,归巢到缺血组织,发挥血管新生的作用。通过药物进行骨髓动员刺激后这些干细胞也可以被动员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为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进行规范,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共同制订了《自体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专家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涉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方法及相关的临床应用。

下载附件:

(因为版权问题,不支持下载)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