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19)
2019-09-30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创伤杂志.2019,35(9):769-775.
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骨量差、修复慢、内固定稳定性弱且失败率高等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临床以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胫骨平台、胫骨远端、跟骨与脊柱骨缺损较为常见,主要以自体骨、异体骨与各种骨替代物进行修复。本共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的基础上,依据文献复习和专家调研的结果,对骨缺损特点、骨修复材料、常见部位骨修复策略及康复辅具应用等方面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改善疾病预后,并推进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19)
2019-09-30
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骨量差、修复慢、内固定稳定性弱且失败率高等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临床以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胫骨平台、胫骨远端、跟骨与脊柱骨缺损较为常见,主要以自体骨、异体骨与各种骨替代物进行修复。本共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的基础上,依据文献复习和专家调研的结果,对骨缺损特点、骨修复材料、常见部位骨修复策略及康复辅具应用等方面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改善疾病预后,并推进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缺损临床规范化的修复进程。
拓展指南:与骨折相关指南:
(因为版权问题,不支持下载)
***
97
实用
96
好文章,值得推广
118
实用
140
实用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