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

2025-03-30 中国癌症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文基于2024年度关键临床研究证据,系统性梳理当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的共识与争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循证医学依据。

中文标题:

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3-30

简要介绍: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新药、新方案的问世,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推动了治疗共识的形成,但与此同时新的争议也在不断发生。本文基于2024年度关键临床研究证据,系统性梳理当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的共识与争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循证医学依据。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尽管已经有CLEOPATRA研究结果使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成为共识,但是PHILA研究结果提供了曲妥珠单抗和吡咯替尼联合紫杉类药物的新选择。两个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也为临床实践的差异化选择提供了参考。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治疗中,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阳性患者,基于KEYNOTE-355、TORCHLIGHT研究,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1 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已成为标准推荐。然而,免疫治疗的选择人群、PD-L1阳性标准及免疫治疗药物的对应选择仍存在争议。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联合PD-L1抑制剂治疗的早期研究显示,不依赖于PD-L1表达,在晚期TNBC患者一线治疗中获得迄今最长的超过1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可能是未来一线方案的最佳选择。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 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指南推荐的标准一线治疗。但SONIA研究设计对指南推荐和有效药物先用的传统治疗理念提出了挑战,SONIA研究结果提示并非所有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都应该选择CDK4/6抑制剂,同时SONIA研究的局限性也猝然显现,即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目前还无标准推荐,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有靶点突变优选靶点药物治疗,若无靶点突变可选择ADC药物、内分泌治疗等。脑转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随着更多的药物包括靶向HE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药物和大分子ADC药物被证实对HER2阳性脑转移治疗有效,如何将药物治疗与局部治疗进行有机地结合,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焦点。ADC药物是目前研发的热点领域,随着ADC药物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创新药物研发、整合各种治疗手段,给予患者精准个体化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f18b21c00a2e8953, title=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 enTitle=, guiderFrom=中国癌症杂志,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本文基于2024年度关键临床研究证据,系统性梳理当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的共识与争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循证医学依据。,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517/1715930918928_5579292.jp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0, associationName=, associationIntro=,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Sun Mar 30 00:00:00 CST 2025,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666666;">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新药、新方案的问世,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推动了治疗共识的形成,但与此同时新的争议也在不断发生。本文基于2024年度关键临床研究证据,系统性梳理当前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的共识与争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循证医学依据。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选择,尽管已经有CLEOPATRA研究结果使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成为共识,但是PHILA研究结果提供了曲妥珠单抗和吡咯替尼联合紫杉类药物的新选择。两个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也为临床实践的差异化选择提供了参考。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治疗中,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阳性患者,基于KEYNOTE-355、TORCHLIGHT研究,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1 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已成为标准推荐。然而,免疫治疗的选择人群、PD-L1阳性标准及免疫治疗药物的对应选择仍存在争议。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联合PD-L1抑制剂治疗的早期研究显示,不依赖于PD-L1表达,在晚期TNBC患者一线治疗中获得迄今最长的超过1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可能是未来一线方案的最佳选择。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 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指南推荐的标准一线治疗。但SONIA研究设计对指南推荐和有效药物先用的传统治疗理念提出了挑战,SONIA研究结果提示并非所有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都应该选择CDK4/6抑制剂,同时SONIA研究的局限性也猝然显现,即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目前还无标准推荐,但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有靶点突变优选靶点药物治疗,若无靶点突变可选择ADC药物、内分泌治疗等。脑转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随着更多的药物包括靶向HE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药物和大分子ADC药物被证实对HER2阳性脑转移治疗有效,如何将药物治疗与局部治疗进行有机地结合,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焦点。ADC药物是目前研发的热点领域,随着ADC药物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创新药物研发、整合各种治疗手段,给予患者精准个体化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nbsp;</span></p>, tagList=[TagDto(tagId=285, tagName=乳腺癌)],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5, categoryName=肿瘤,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285, articleKeyword=乳腺癌,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285, guiderKeyword=乳腺癌,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解读,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419, appHits=30, showAppHits=0, pcHits=34, showPcHits=389, likes=0, shares=8,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Apr 15 17:40: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3-30,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dajio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dajiong, createdTime=Tue Apr 15 14:00:40 CST 2025, updatedBy=8538692, updatedName=梅斯话题小助手, updatedTime=Tue Apr 15 15:17:08 CST 2025,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pdf)])
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直击乳腺癌|热点资讯引领,课程、指南等全面赋能医疗人

此次,本文收集的乳腺癌热点资讯聚焦当下最热门话题,为你打开新视野。精心筹备的课程由业内资深人士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乳腺癌相关知识。新近发布的指南更是含金量满满,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Cancer Cell:乳腺癌中精氨酸-多胺-TDG通路如何“驯化”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抗癌能力

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影响因子48.8)近日发表了一项颠覆性研究,首次揭示​

绘真约大咖 | 黄利敏教授:乳腺癌BRCA/HRR基因检测有何意义?胚系与体系突变咋区分?

BRCA 基因胚系突变是家族性乳腺癌等肿瘤核心风险因素。专家解答乳腺癌及良性病变、年轻及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问题,探讨 HRR 通路基因及血浆 ctDNA 检测意义与局限。

European Radiology:超分辨率超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

利用超分辨率超声对淋巴窦进行成像,在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转移性前哨淋巴结方面具有潜力。

赵大玮教授:别忽视!乳腺癌的这些早期信号,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415 肿瘤防治宣传周,医悦汇邀赵大玮教授谈乳腺癌。其发病率上升且年轻化,由遗传、激素、生活与环境因素引发。介绍早期症状、预防方法,强调早筛,现治疗模式更精准综合,新疗法带来希望。

读书报告 | 靶向FOXM1凝聚体从而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转移

该研究鉴定了一种发生相分离的转录因子FOXM1,FOXM1的凝聚是驱动致癌转录、促进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

中国肿瘤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09-12-01

2010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0版)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 · 2010-01-01

2010 SBI/ACR推荐建议:乳腺癌影像学筛查

乳腺影像学会(SBI,Society of Breast Imaging) · 2010-01-20

201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 2010-02-01

2010 ASCO-CAP指南: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0-04-19

2010 ASCO指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妇女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