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摘要
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古风化壳之上多覆盖300-700m厚的新生界土层,深部土-煤系古风化岩接触带是由高压态土体、高压水和软弱破碎风化岩体组成的、具有整体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地质体;在近该带下煤层开采时,处于不同开采空间部位上的深部土-煤系风化岩接触带,会产生高压加载或卸载变形破坏、高渗压场变化过程;易发生采场顶板矿压突变剧增、突泥溃砂、突水等重大安全事故;开展深部土-煤系古风化岩接触带地质结构组成、基本工程地质性质测试、接触带类型工程地质划分等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土-岩接触带类型,进行高应力、高渗压、水化学作用影响下水-土-岩相互作用加卸载力学性、渗透性实验,并用CT成像技术探测土-岩接触带细观结构变化,建立非线性水-土-岩相互作用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等;为一具有重大工程应用价值取向的水-土-岩相互作用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