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速度:1.0 | 投稿命中率:25.0 偏重的研究方向:cell biology;immunology 经验分享:elife杂志的编辑是相对最专业的,都是领域内的大牛,他们关注的是文章是否真的有意义,而不是只关注热点。这一点是与众不同的,不像nature和cell出版社那样,都是一些年轻编辑,往往只关注热点。其他杂志的审稿意见都是几个审稿人的意见直接复制黏贴,经常出现一个审稿人说你这个地方非常很有意义而另外一个不太懂的审稿人说你这个地方有什么什么问题。elife的审稿意见是编辑统一了审稿人的意见后自己写的,提的问题基本上都切中要害,意见非常中肯,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审稿意见。如果能够真正努力解决编辑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可以被接收的。当时revise的时候,补实验两个月完不成,申请延后一个月,编辑慷慨地给了两个月。整体感觉他们是非常nice的。“The authors have made a good faith effort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the reviewers. Not all their issues have been solved, but the majority are addressed, and the story seems sufficiently strong to support publication.” 这是我之前投稿最后接收函里面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偏重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口腔;生信
经验分享:请问投稿过程中under pending review阶段,稿件可以要求撤回修改吗,手稿提交出现错误
137
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5.0
经验分享:我的投稿从Under editorial assessment变成了 Submission needs approval 是咋回事呀
122
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
偏重的研究方向:流行病
经验分享:想问一下大家elife的编辑处理快吗?我的Drafting letter to authors呆了两周了,不知道咋回事
113
偏重的研究方向:生物学
经验分享:请问是不是送审了就等于接收了?
151
偏重的研究方向:口腔;生信
经验分享:想知道一下投稿文件出错了,在Staff checks pending阶段可以撤回修改吗
116
5月3号投出去,不知道编辑手里要多久,头大。。。
121
这个杂志投稿的第一版(initial submission)可以准备的比较简单,也不需要预印本,编辑会先进行评估,如果认为你的质量可以确认送审的话才会让你改成full submission,并要求你把文章上传到biorxiv,所以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142
审稿速度:1.0 | 投稿命中率:50.0
偏重的研究方向:基因编辑;干细胞;生命科学
经验分享:2022年10月20日,eLife声明: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
新模式的Manuscript,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Submission:提交后,编辑决定是否送外审也就是peer review。如果这一关没通过,看样子仍旧可能是要被拒稿!
2. Peer review:外审,这个过程大家都知道!
3. Publication:这一步就是上线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online!
4. Author revision:作者可以决定!
5. Version of Record:最终版本!
155
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
偏重的研究方向:免疫
经验分享:有一个问题,如果需要pubmed检索到发表在这个期刊上的文章,还是得修改好了编辑满意了才行是吧,他们就只是把同行评审过程全公开?
82
审稿速度:1.0 | 投稿命中率:25.0
偏重的研究方向:cell biology;immunology
经验分享:elife杂志的编辑是相对最专业的,都是领域内的大牛,他们关注的是文章是否真的有意义,而不是只关注热点。这一点是与众不同的,不像nature和cell出版社那样,都是一些年轻编辑,往往只关注热点。其他杂志的审稿意见都是几个审稿人的意见直接复制黏贴,经常出现一个审稿人说你这个地方非常很有意义而另外一个不太懂的审稿人说你这个地方有什么什么问题。elife的审稿意见是编辑统一了审稿人的意见后自己写的,提的问题基本上都切中要害,意见非常中肯,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审稿意见。如果能够真正努力解决编辑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可以被接收的。当时revise的时候,补实验两个月完不成,申请延后一个月,编辑慷慨地给了两个月。整体感觉他们是非常nice的。“The authors have made a good faith effort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the reviewers. Not all their issues have been solved, but the majority are addressed, and the story seems sufficiently strong to support publication.” 这是我之前投稿最后接收函里面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