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伴异位副脾一例
患者男,25岁。外院超声体检发现胰腺占位,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囊性占位性病变,假性囊肿不除外。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临床放射学杂志 - 异位副脾,淋巴上皮囊肿 - 2020-04-24
Hepatol Int:部分脾栓塞联合内镜治疗可明显降低脾亢的肝硬化患者的静脉曲张再出血率
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达到了1.2亿,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
MedSci原创 - 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脾栓塞 - 2021-03-02
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现状和未来
房颤患者存在极高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左心耳封堵术和口服抗凝药是目前降低房颤卒中风险的两把利器。口服抗凝药预防房颤卒中虽然有效,但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是个问题。
门诊新视野 - 房颤,缺血性脑卒中,左心耳封堵术 - 2020-11-06
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指南(2020版)
自1993 年Tulman 等首先报道小儿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 后,该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外形美观、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被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1.20(1):6-14. - 脾切除术 - 2021-03-25
J Hepatology: 成年活体供肝移植后同时脾切除术可改善预后
自从成人活体供体肝移植(LDLT)的技术被引入到临床中后,有很多肝衰竭的患者因此受益,但是LDLT后常常会发生小肝综合征(SFSG)。
MedSci原创 - 肝移植,脾切除术 - 2021-01-22
Nature:发现可增强免疫的脑—脾神经轴
近日,《自然》报道了第一条神经信号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解剖学通路。该研究由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胡霁课题组和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合作完成。
中国科学网 - 脑-脾神经轴 - 2020-05-22
李岳春教授:从“质疑”到“认可”,左心耳封堵术临床应用之路如何步步拓宽?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主要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据统计,房颤可使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5倍。
门诊新视野 - 心律失常,临床应用,左心耳封堵术 - 2021-01-30
罕见完全内脏转位合并脾动脉瘤、胰头占位1例
自述腹痛发作时大致位于左上腹,无放射痛,无腹胀、腹泻及黄疸。门诊查体:身高161 cm,体质量49kg,血压138/86mmHg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胰头占位,脾动脉瘤 - 2020-07-21
JAMA Intern Med:伴或不伴COVID-19的产妇分娩的临床特征和结局
在COVID-19分娩的妇女中,早产、先兆子痫、血栓事件和死亡的较高发生率突出表明,需要采取策略将风险降至最低。
MedSci原创 - COVID19,孕产妇结局 - 2021-01-17
陆士娟:累积左心耳封堵术的中国数据与经验,开拓中国特色创新之路
左心耳封堵作为房颤综合治疗的重要补充,不仅理论科学、技术可行,而且远期效果确切。LAAC技术在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手术例数、优化患者选择、器械研发、操作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不断取得新
门诊新视野 - 房颤,卒中,心血管疾病,左心耳封堵术 - 2020-12-31
JACC Cardiovasc Interv:左心耳封堵与直接口服抗凝剂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优劣对比!
房颤(AF)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挑战,发病率越来越高,预计2030年仅美国就可以有1210万AF患者。房颤患者容易产生心源性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至脑血管,可引发卒中。
MedSci原创 - 2021-01-11
Eur Radiol: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延迟对比增强心脏CT
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CT)是一种成熟的评估左心房和肺静脉解剖的影像学技术。CCT影像可结合电生理图引导房颤(AF)导管射频消融。
MedSci原创 - 心房颤动,血栓,左心耳 - 2021-03-15
JACC:左心耳封堵术用于房颤安全吗?
在2项随机试验中,对左心耳封堵术(LAAO)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仍然有较多的不良事件发生。目前,关于LAAO的RCT研究仍然只有PROTECT-AF和PREVAIL两项,且涉及的封堵
MedSci原创 -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LAAO - 2020-04-05
JAMA Surg:预防性脾脏动脉栓塞术对脾破裂高风险患者脾脏挽救率的影响
因外伤导致脾破裂高风险患者,接受预防性脾脏动脉栓塞术不会提高脾脏挽救率
MedSci原创 - 脾破裂,预防性脾脏动脉栓塞术,脾脏挽救率 -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