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C诊疗,是坦途还是迷局?如何打破疗效天花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有时容易,有时难”学术分享,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肝胆相照平台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2025-07-14
甲流高烧只是开始?6岁女孩突发意识不清、抽搐十余次,幕后真凶指向…...
本例患儿在早期诊断后即进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在明确急性坏死性脑病诊断后积极转入ICU给予呼吸支持,序贯抗病毒、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疗,预后较好。
感染前沿 - 甲型流感,急性坏死性脑病 - 2025-07-14
Nat Commun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路教授团队揭示circATXN1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circATXN1在缺血性疾病中调控部分内皮-间充质转化(partial EndMT)的关键作用,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论道心血管 - 缺血性疾病,circATXN1 - 2025-07-14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团队发现Cetuximab β联合FOLFIRI治疗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
本研究旨在评估新型抗EGFR单抗——cetuximab β(CMAB009)联合FOLFIRI方案与FOLFIRI单药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MedSci原创 - 结直肠癌,Cetuximab β - 2025-07-14
Chinese Medicine:蠲痹强骨方通过抑制ITSN1-2长链非编码RNA来促进RIP2 K48泛素化,从而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活化
该研究首次系统整合了传统中药复方组分的血浆吸收代谢产物鉴定和靶点网络分析,进一步明确了JBQG的抗关节炎作用靶点,具有临床转化和药物开发的重要价值。
MedSci原创 -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蠲痹强骨方 - 2025-07-14
抗体结合定量的技术进展与治疗意义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动力学及亲和力、功能性亲和力对其功能至关重要,可通过工程化调节,测量方法多样,亲和力与功能关系复杂。
小药说药 - 抗体,抗原结合 - 2025-07-14
指南推荐|202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随着全球TIPS手术量的持续增加,多方面凸显了更新标准化指南的必要性,包括TIPS适应证的拓展、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患者选择的重要性和术前评估、手术技术以及术后随访的变化。
临床肝胆病杂志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2025-07-14
威尔逊病中与神经和认知功能相关的萎缩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研究不仅系统地调查了与萎缩相关的不同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还展示了利用自动流程进行区域萎缩估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MedSci原创 - 威尔逊病 - 2025-07-14
STTT: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
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款高亲和力、人源化PD-1抗体,其在TNBC新辅助治疗领域的应用为难治性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曙光。
MedSci原创 - 三阴性乳腺癌,替雷利珠单抗 - 2025-07-14
中国特发性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儿童的基因流行病学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中国儿童PAH患者的遗传负担明显高于成人患者,且新发突变的发生率显著更高。
MedSci原创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遗传性肺动脉高压 - 2025-07-14
早期诊断的Zaki综合征
研究为理解Zaki综合征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尤其是通过详细描述一例中国汉族女婴的临床表现和遗传背景,揭示了该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MedSci原创 - Zaki综合征 - 2025-07-14
3岁男孩一发烧就“休克”!父母以为免疫差,真相却是一种罕见致命病
X 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是罕见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男性易感,EB 病毒感染后引发严重肝炎、贫血、淋巴瘤等,需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
MedSci原创 - X 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EB 病毒 - 2025-07-14
《荷兰局部复发直肠癌国家指南》简介并部分解读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局部复发直肠癌的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此类患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 直肠癌 - 2025-07-14
ESHRE 2025 | 专访Frank J.M. Broekmans教授:关于卵母细胞获取与妊娠成功率的再思考
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来自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Frank J.M. Broekmans教授,围绕卵母细胞获取的临床决策要点、数量与质量的权衡机制以及未来个体化促排卵的发展方向等议题,分享了最新的观点。
MedSci原创 - ESHRE 2025,卵母细胞获取,妊娠成功率 - 2025-07-14
临床误诊率极高:如何理解和管理可塑性疼痛?
可塑性疼痛属慢性疼痛第三类,因中枢敏化致痛觉放大,伴疲劳、认知问题等。需量表识别,管理以非药物为主,含生活方式调整与心理疗法。
疼痛之声 - 慢性疼痛,可塑性疼痛 - 2025-07-1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