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聂宇/中大帅心涛AM:杂化脂质复合物通过Aβ靶向自噬和ApoE2基因递送增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四川大与中山大团队设计 RMC/pApoE2 复合物,通过自噬与基因补充,多维度清除 Aβ,改善症状,为 AD 治疗提供新策略。
BioMed科技 - 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复合物 - 2025-05-06
问诊分析:肺结节手术,患者知其然,也希望知其所以然。而这,正是大医院太忙容易欠缺的!
患者 70 岁,肺结节三年多从纯磨玻璃变混杂且增大。大医院诊疗存在问题,经影像分析,左上叶病灶有进展,建议单孔胸腔镜下局部楔形切除,强调肺结节诊疗需重视沟通与综合分析 。
叶建明说结节 - 肺结节,影像分析 - 2025-05-06
【麻案精析】气管异物的麻醉管理:高频喷射通气联合支气管封堵器
该方法在满足氧合需求的同时,为术者提供了最佳操作条件。此外,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辅助异物取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气管异物取出方法。
古麻今醉网 - 麻醉管理,气管异物 - 2025-05-05
ESC共识:心衰诊疗,应更关注射血分数的变化轨迹!
ESC、HFSA和JHFS发布的共识声明指出,治疗决策不应仅依赖单一LVEF测量值,而应关注其变化轨迹。LVEF测量存在误差,其与预后呈U形关系,心衰治疗应更个体化。
心血管时间 - 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衰诊断 - 2025-05-05
山东大学,最新Nature Cancer,CAR巨噬细胞重塑肿瘤微环境!
肾细胞癌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山东大学团队开发嵌合IL-2信号受体,结合circRNA和水凝胶技术,增强CAR巨噬细胞抗肿瘤活性,在动物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为肾癌及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BioMed科技 - 肾细胞癌,CAR巨噬细胞 - 2025-05-05
维生素D预防疾病,怎么补?补多少?新指南给出答案
维生素 D 与多系统健康相关但因果关系不明。2024 年美国内分泌指南明确各人群补充剂量,指出人体可经皮肤、食物、补充剂获取,为临床提供参考。
MedSci原创 - 维生素D,疾病预防 - 2025-05-05
餐桌上的隐形推手?Science:新研究揭示ω-6脂肪酸亚油酸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生长的机制
该研究定义了一种营养信号机制,涉及脂肪酸结合蛋白5 (FABP5)和雷帕霉素复合物1 (mTORC1)的机制靶点,它被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ω-6亚油酸(LA)激活。
iNature - 乳腺癌,ω-6亚油酸 - 2025-05-05
Rheumatology (Oxford):英国与爱尔兰儿童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的年发病率为0.65/10万:女孩风险更高,男孩为多灶性病变
英国与爱尔兰地区儿童CRMO的年发病率为0.65/10万,女性及白人儿童风险更高。
MedSci原创 - 儿童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年发病率 - 2025-05-04
Phytomedicine:片仔癀联合恩替卡韦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
本研究评估片仔癀(PTH)和恩替卡韦(ETV)的联合治疗是否能有效阻止甚至逆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
MedSci原创 -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肝纤维化;Ishak分数;片仔癀 - 2025-05-04
中科大王育才/蒋为团队《Nature BME》: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肿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强纳米药物瘤内递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蒋为团队提出利用一氧化氮催化降解肿瘤血管基底膜策略,构建NanoNO实现NO可控释放,突破BM屏障,增强纳米药物肿瘤递送效率与治疗效果,为精准递送提供通用平台。
BioMed科技 - 纳米药物递送,肿瘤血管基底膜 - 2025-05-04
化繁为简:眉间纹3点注射法来了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 42 名眉间纹患者,采用三点注射技术注射肉毒毒素,比较不同眉间收缩模式患者的注射结果。结果显示不同模式患者治疗后无显著差异,建议采用基于解剖和证据的注射方法。
肉毒毒素btxa - 肉毒毒素,眉间收缩模式 - 2025-05-03
为什么吃饱了还馋甜食?Science:原来大脑里藏着 “甜蜜开关”,关键在于这一神经机制
大脑中 POMC 饱腹神经元激活时释放阿片类物质作用于丘脑,唤起饱腹后对甜食的渴望。研究通过多种技术揭示 POMC 神经元经抑制 PVT 神经元引发糖渴望的神经机制,为肥胖治疗提供新靶点。
MedSci原创 - 肥胖治疗,甜食渴望 - 2025-05-03
ATVB | 右心室与肺动脉重构联动机制揭示:改善肺动脉顺应性或成新治疗靶点
此项研究在机制层面明确了肺动脉-右心室结构与力学变化联动,强调了主肺动脉顺应性作为RV-PA耦合的重要调控环节,丰富了PAH右心衰竭发病机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开发新型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MedSci原创 - 肺动脉,右心室 - 2025-05-03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巫林平课题组等在新型类器官样神经血管球促进皮瓣移植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不仅成功制备了P34HB OPMs和NVUs,还深入探索了它们在皮瓣存活中的潜力和机制。这些成果为治疗大面积缺氧缺血性皮瓣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BioMed科技 - 多孔微球,神经血管球 - 2025-05-02
【神麻人智】全静脉麻醉下皮层、皮层下、脑干和自主神经对疼痛的反应
研究比较NOL、ANI等多种疼痛监测设备对强直刺激的反应及与瑞芬太尼浓度相关性。结果显示PRD相关性最强,低瑞芬太尼浓度下疼痛刺激更易引发瞳孔扩张与EEG改变,多模态监测有助于评估疼痛-镇痛平衡。
古麻今醉网 - 瞳孔反射扩张,镇痛平衡 - 2025-05-0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