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0):754-763. - 侵袭性真菌病 - 2020-10-22
2019 JDA指南:皮肤真菌病的管理
2019年版日本皮肤病协会皮肤真菌病的管理指南是对2009年版指南的更新,指南共针对皮肤真菌病管理的21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J Dermatol . 2020 Sep 25. - 皮肤真菌病 - 2020-10-14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以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侵袭性真菌病(IFD)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后在包括血液在内的人体各组织中生长繁殖而导致的以炎症反应、组织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IFD 常是HIV 感染进入艾滋病期的重要表现,HIV 感染不仅给IFD 的诊治带来挑战,还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HIV 筛
网络 -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 - 2019-10-30
NEJM:蕈样真菌病-病例报道
患者为一名53岁男子,他的面部和身体出现新发的快速进展的病变。患者开始服用布伦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和泼尼松治疗,两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
MedSci原创 - 皮肤病变,蕈样真菌病 - 2020-04-02
IDWeek 2020:广谱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性显著!
SCYNEXI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克服和预防难治性和耐药性感染,今天在IDWeek 2020上,SCYNEXIS展示了有关其新型广谱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的三张海报。海报展示将重点
MedSci原创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抗真菌药ibrexafungerp,Ibrexafungerp,广谱抗真菌药,IDWeek 2020 - 2020-10-22
J Pediatr Hematol Oncol:小儿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小儿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具有挑战性。2008年制定的共识标准指出,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结果不能确诊。视频辅助胸腔镜肺活检(VATS-biopsy)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协助评估这
MedSci原创 - 真菌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 - 2020-10-04
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结合近期国内外临床证据,从SOT 受者IFD 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在2017 年版《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以期为器官移植和相关学科的同道提供帮助。
网络 - 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 - 2019-06-25
Crit Care: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基于(1,3)-β-D-葡聚糖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入住ICU并伴有浸润性念珠菌病风险的患者,采用(1,3)-β-D-葡聚糖指导策略可以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持续时间。但是,该策略的安全性需要在未来大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MedSci原创 - 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1,3)-β-D-葡聚糖,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 2020-09-15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
男,57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个月余”入院。查体:腹软,中上腹部扪及一不规则软组织包块,未触及上缘,下达脐水平,右至右锁骨中线内侧2 cm,可推动,质软,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 - 2020-07-30
关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治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具备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已有重症病例出现继发或合并真菌感染报告。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应积极进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或继发真菌感染,开展针对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网络 -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治 - 2020-03-03
Clin Oral Investig:侵袭性牙周炎骨缺损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1)评估被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骨缺损的引导组织再生(GTR)4年后的长期结果;(2)确定临床附着水平(CAL)增益和骨/移植体密度增益的预测因素。
网络 - 牙周炎,引导组织再生 - 2020-06-24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以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侵袭性真菌病(IFD)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后在包括血液在内的人体各组织中生长繁殖而导致的以炎症反应、组织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IFD 常是HIV 感染进入艾滋病期的重要表现,HIV 感染不仅给IFD 的诊治带来挑战,还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HIV 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12(4):253-267. -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 - 2019-10-30
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结合近期国内外临床证据,从SOT 受者IFD 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在2017 年版《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以期为器官移植和相关学科的同道提供帮助。
器官移植.2019.10(3):227-236. - 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 - 2019-06-25
关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治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具备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已有重症病例出现继发或合并真菌感染报告。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应积极进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或继发真菌感染,开展针对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15(1):1-15. -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治 -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