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这样的胃息肉你见过吗?
患者男性,65岁,主因“上腹隐痛不适数月,间断恶心、呕吐一天”,就诊我院。患者于入院前数月开始常感上腹隐痛不适,有早饱、呃逆、反酸等伴随症状,进食后可加重,二便正常,无其他不适。
消化界 - 胃息肉 - 2020-04-03
Gastroenterology:结肠息肉大小,切除方式与不完全切除风险
1-20mm的结肠息肉经常通常不彻底,10mm或更大息肉的不彻底切除风险更大。对于1-10mm息肉,冷热勒除器的切除效果相当,而对于1-5mm息肉,勒除器的切除效果优于手术钳
MedSci原创 - 结肠息肉,勒除器,手术钳 - 2020-10-19
弥漫性子宫内膜息肉一例
患者女,23岁。已婚。3天前体检发现宫腔内病变后入院。患者平素月经欠规律,2~7/27~30天,量中,色暗红,无血块。妇科检查:子宫体前位,大小如孕4个月,质中,活动欠佳,表面光滑,无压痛,双附件区未
临床放射学杂志 - 弥漫性子宫内膜息肉 - 2020-07-24
2020 ESGE指南: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监测(更新版)
2020年6月,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ESGE)更新发布了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监测指南,该指南作为2013年版指南的更新,主要目的是结合最新的证据,为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监测提供循证指导。
Endoscopy . 2020 Jun 22. - 息肉切除 - 2020-06-29
NEJM:依氟鸟氨酸联合舒林酸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依氟鸟氨酸联合舒林酸治疗方案与任意药物单独治疗方案相比,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未见显著降低
MedSci原创 - 舒林酸,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依氟鸟氨酸 - 2020-09-10
2020 WGO建议: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监测评估原则
2020年5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发布了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监测评估原则建议。结直肠息肉如腺瘤和锯齿状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切除此类息肉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本文主要针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监测评估
Gastroenterology. 2020 May;158(6):1529-1533.e4. - 结直肠息肉 - 2020-05-13
GUT:术后结肠镜复查间隔对结肠息肉切除患者晚期病变风险的影响
对于连续2轮术后肠镜复查结果阴性的肠道息肉切除患者,间隔复查时间可延长至3年1次
MedSci原创 - 结肠镜,肠道息肉 - 2020-11-03
病例报告丨罕见的胃腺癌合并倒置性增生性息肉一例
倒置性增生性息肉在内镜下和组织病理学上都比较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胃窦腺癌合并胃窦部倒置性增生性息肉病例,结合相关文献重点,从内镜下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对该病变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内镜医师和
消化科空间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胃腺癌,倒置性增生性息肉 - 2020-06-16
Gastroenterology:有锯齿状息肉病史的人患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有20%至30%的大肠癌病人会出现锯齿状息肉(SPs)的先兆,但是当对患者去除SPs后,大肠癌的发生的长期风险知之甚少。因此,本项研究就旨在调查患有SP病史的个体患结直肠癌(CRC)的风险的大小。
MedSci原创 - 大肠癌,息肉 - 2020-09-08
Gastroenterology:腺瘤及息肉切除后长期结直肠癌风险研究
研究支持,晚期腺瘤和大锯齿状息肉患者在3年内进行内镜复查,而非晚期腺瘤或小锯齿状息肉的患者无需过度筛查
MedSci原创 - 结肠癌,腺瘤,息肉 - 2020-03-17
北大首钢医院消化内科采用尼龙绳套扎法完成首例大肠巨大息肉切除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及手术器械的不断进步,内镜下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以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良性病变及早期消化道癌现在都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实现。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2020-06-11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会癌变吗?要不要”一切了之“?医生详细解答
胆囊具有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重要功能,是我们重要的人体器官。而胆汁具有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关注胆囊,长远预防胆囊疾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39健康网 - 胆囊息肉 - 2020-10-13
IBD:炎性肠病和患有炎性息肉的患者大肠肿瘤的风险没有增加
都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结直肠癌(CRC)风险会增加,同时因为炎症存在而导致炎症后息肉(PIP)出现的现象也会增加CRC的发生风险.
MedSci原创 - 结肠癌,炎症性肠病 - 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