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Sci adv:短压皮肤即可输送药物!新加坡科学家开发无痛新方法!
导言:透皮给药(TDD)为局部疾病和其他器官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方便且对患者友好的方法。另外,摩擦和超声波等都是潜在的透皮给药方法,但各有弊端。研究人员基于压力,利用磁铁来诱导药物输送,开发出了一种
转化医学网 - 短压皮肤 - 2020-08-10
【Science子刊】短压皮肤即可输送药物!新加坡科学家开发无痛新方法!
透皮药物递送使用化学、物理或生化增强剂来穿越皮肤屏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开发出化学和生物化学增强技术,以破坏用于输送大型亲水性药物的角质层(SC)。
转化医学网 - 无痛,短压皮肤 - 2020-08-11
Cornea:抗组胺药物释放隐形眼镜可用于治疗眼部过敏性瘙痒
本研究中,两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测试了一种对基于隐形眼镜(CL)的抗组胺酮替芬药物输送系统。
MedSci原创 - 过敏,抗组胺药 - 2020-08-17
Nat Commun:“贴一贴” 就能让药物精准递送
在一些有特殊血液屏障的器官(比如脑、腹膜和眼睛)进行癌症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由于血液屏障的存在,手术切除以及放射治疗等方法难以根除癌细胞,容易导致肿瘤复发;另一方面,血液屏障的存在对传统的静脉输送药物造成了很大的阻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科学报 - 药物 - 2019-12-09
Science Robotics:微型机器人血中送药
据《新科学家》报道,德国斯图加特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 Metin Setti 及其同事开发出了一种名为 “微滚筒” 的微型机器人,可以携带抗癌药物,并选择性地瞄准人类乳腺癌细胞。
中国科学报 - 微型机器人 - 2020-05-29
TCT 2020|王盛教授点评:应用替西罗莫司药物的外膜递送系统为BTK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前,针对膝下血管的血管内治疗的长期疗效令人担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物的腔内应用,不能穿透重重组织和小管腔动脉内的斑块负荷。
门诊新视野 - 心血管治疗,替西罗莫司药物,外膜递送系统 - 2020-11-06
中国学者研发无创眼内基因药物递送载体
经过近8年攻关,复旦大学药学院魏刚教授研究团队在无创眼内基因药物递送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对治疗致盲性慢性眼底疾病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网 - 无创,眼内,基因,药物递送载体 - 2019-10-15
薛雪/师冰洋/郑蒙开发新的递送方法,将siRNA递送至大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有毒聚集的淀粉样β积累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键致病事件,它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通过BACE1(β位APP裂解酶1)和γ分泌酶裂解而产生的。
iNature -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递送方法 - 2020-10-23
Nano Letters:中国学者研发无创眼内基因药物递送载体
经过近8年攻关,复旦大学药学院魏刚教授研究团队在无创眼内基因药物递送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对治疗致盲性慢性眼底疾病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中国新闻网 - 慢性眼底疾病,基因药物,载体 - 2019-10-15
Science Advances:RNA疗法结合创新递送技术,让牛皮癣不再“牛”
牛皮癣(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造成皮肤红肿、发痒以及鳞状的结痂,困扰着全球1.25亿人。像类固醇这样的小分子药物可以穿透皮肤来治疗这种疾病,但它们会引起皮肤刺激和变薄,并且功效会随着时间的
医药魔方 - 牛皮廯,RNA疗法 - 2020-09-23
Sci Adv:新型纳米颗粒递送平台,突破血脑屏障,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带来希望
血脑屏障(BBB)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仅允许特定类型的分子从血流进入大脑神经元和其他周围细胞。
Bio生物世界 - 血脑屏障,神经系统疾病,纳米颗粒 - 2021-01-05
Science Advances:对癌症递送纳米颗粒治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纳米颗粒为癌症治疗和诊断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精确定位癌细胞方面,纳米颗粒改进了目前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旨在减轻患者痛苦。
转化医学网 - 癌症,纳米颗粒 - 2020-03-31
Nat Commun:复旦大学实现高效脑靶向药物递送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占昌友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脑靶向脂质体药物,血液循环过程中可精准“钓”取内源性载脂蛋白并维持其生物活性,实现高效的脑靶向药物递送。8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科学网 - 复旦大学,高效,脑靶向,药物,递送 - 201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