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logy:首次构建 NOTCH3-SVD 全谱分期系统,实现 CADASIL 从无症状到终末期的标准化管理
本研究首次构建了一个覆盖NOTCH3-SVD全谱的简易临床分期系统,结合容易获得的影像学与功能评分,即可客观分类患者病变严重度。
MedSci原创 - CADASIL,NOTCH3-SVD - 2025-06-24
一种新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中肠旋转不良致“右侧”门静脉高压症
42 岁男性因反复便血确诊中肠旋转不良致肠系膜上静脉狭窄,引发异位升结肠静脉曲张及 “右侧” 门静脉高压,属新型区域性门脉高压。
消化界 - 中肠旋转不良,异位静脉曲张 - 2025-06-24
Cardiovasc Res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发现胎球蛋白A增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机制
该研究表明,NAFLD患者血浆中胎球蛋白A明显升高,通过作用于血小板TLR-4受体增加血小板反应性。
论道心血管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小板反应性 - 2025-06-24
Nature Genetics:如何让新药研发成本降低?研究揭示基因数据的“省钱”秘诀
研究利用芬兰基因库数据,通过多基因评分和孟德尔随机化 “克隆” 心血管 RCT,验证真实世界数据模拟试验可行性,为优化试验设计提供新方法。
生物探索 - 随机对照试验,真实世界数据 - 2025-06-24
Nature:90后华人学者革新血栓清除术,助力卒中、心脏病治疗迎来新时代
近年来,血栓相关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肺栓塞等仍然是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如何快速、彻底、安全地清除血管内血栓,一直是临床急诊和介入治疗的难题。日前,斯坦福大学赵芮可教授团队的一
MedSci原创 - 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血栓栓塞,冠脉内血栓,血栓 - 2025-06-24
JAMA Neurology:急性脑出血早期降压至 <140 mmHg 未增加脑缺血风险
本研究明确表明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积极而快速的血压降低,并不会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增加。
MedSci原创 - 急性脑出血 - 2025-06-23
病例报告|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2例
本文通过分享两例病例诊疗过程,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rt-P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2025-06-23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单侧肺动脉缺如
本共识的制定旨在根据目前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总结不同手术技术以完善我国UAPA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从事儿科及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医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单侧肺动脉缺如 - 2025-06-23
【麻海新知】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
本叙述性综述旨在总结过去五年中有关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重要证据,以及对临床麻醉科医师的启示。
古麻今醉网 - 麻醉管理,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手术 - 2025-06-23
Cell:打开生命发育“黑箱”!“虚拟胚胎”技术首次全景式再现早期器官形成过程
《Cell》研究用 Stereo-seq 技术绘小鼠胚胎 3D 时空转录组图谱,揭示基因跨胚层表达,追踪消化和心脏发育,发现 “原基决定区”,为医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生物探索 - 胚胎发育,时空转录组 - 2025-06-23
41岁女性粗大右冠脉急性闭塞,你会如何处理?
41 岁女性因感冒后胸闷气短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度贫血,冠脉造影示 LAD 狭窄、RCA 闭塞,治疗后复查造影及 OCT 发现 RCA 斑块与血栓,探讨血栓负荷重时处理及罪犯血管辨别策略。
DrKing道金医学 - 心肌梗死,冠脉血栓 - 2025-06-23
Cardiovascular Research:PI3Kα激活剂重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
研究系统评估了远程缺血预适应及PI3Kα激活剂UCL-TRO-1938在不同基因型及代谢状态小鼠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MedSci原创 - 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I3Kα激活剂 - 2025-06-23
【综述】斑块内新生血管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笔者系统综述了颈动脉斑块IPN形成的病理机制、检测方法、危险因素、分级的临床意义及治疗策略,以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精准风险分层与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 - 2025-06-22
【产麻新谭】产时发热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结局有何影响?
该研究探讨了产热严重程度与新生儿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了达到产时最高体温与分娩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增加新生儿发病率的风险。
古麻今醉网 - 新生儿,产时发热 - 2025-06-21
警惕!我国进入 A 族链球菌夏季流行季,儿童成防护重点
我国多地进入 A 族链球菌夏季流行高峰,该菌通过飞沫等传播,可致猩红热等,症状有发热、皮疹等,诊断靠培养等,治疗以青霉素类为主,需做好家庭护理。
MedSci原创 - 猩红热,A 族链球菌 - 2025-06-2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