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小手术,麻醉医生怎么总是问关于腔梗的事?
现代医学发展使老年手术病人增多,腔隙性脑梗死对老年手术病人影响显著。手术中血压波动、凝血系统变化、深静脉血栓等因素易致腔梗加重,需医患重视并积极预防。
麻醉MedicalGroup - 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手术 - 2025-04-24
52岁男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心脏康复一例
52 岁男性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经治疗后进行门诊 Ⅱ 期心脏康复,包括药物、心理、运动等处方,康复后心脏功能改善,探讨康复相关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 心肺运动试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2025-04-24
7岁男孩阵发腹痛以为是阑尾炎,结果竟是这个病!
7 岁男孩因阵发性腹痛误诊阑尾炎,术后确诊过敏性紫癜。介绍该病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预防及预后,强调对患儿随访的重要性。
MedSci原创 - 诊断,过敏性紫癜 - 2025-04-24
Int Immunopharmacol:肠道菌群通过“肠-心轴”加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的关系不再仅仅是“氧气与血压”的逻辑链条,本项研究为这一联系增添了“肠道-血管”新通道的证据。通过探索肠-心轴,科学家正揭开慢性疾病背后的“隐秘操控者”。
MedSci原创 - 高血压,肠道菌群 - 2025-04-23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患者术后口渴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本研究旨在了解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患者口渴现状,分析危险因素,构建可视化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PACU内发生口渴的早期风险评估、精准预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古麻今醉网 - 口渴风险,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 2025-04-22
间歇性禁食还能增强性行为?Cell子刊揭秘轻断食“助性”的神经密码,生育率暴涨的背后藏着这一分子机制
近日,康复大学/青岛大学和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了文章,揭示了IF可能通过减少大脑中色氨酸和血清素的可用性来提高性欲或性行为表现。
MedSci原创 - 生育力,间歇性禁食 - 2025-04-22
腰疼两周没在意,60岁阿姨查出大问题!医生:乳腺癌患者最怕这个
以王阿姨为例,阐述乳腺癌骨转移高发性及危害,介绍骨痛、压迫等症状与诊断方法,重点说明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的多学科治疗策略,包括多种中医疗法及综合治疗方案。
全科学苑 - 多学科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 2025-04-22
EJP:无创监测早产儿心输出量的技术对比
研究评估了早产儿出生后早期阶段TTE测量CO(COECHO)和EV测量CO(COEV)的一致性,以及相关临床变量对COEV准确性的影响。
MedSci原创 - 早产儿,心输出量 - 2025-04-21
年纪轻轻一活动就喘得厉害,以为是体虚,没想到竟是肺里“堆满泡沫”!
34 岁小王因活动气喘等就医,确诊肺泡蛋白沉积症。介绍该病起病隐匿、症状,诊断靠检查,治疗以全肺灌洗为主,预后因类型而异。
MedSci原创 -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 - 2025-04-21
【醉翁之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负荷与术前外周肠外营养(PPN)对重大癌症手术患者骨骼肌蛋白质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一项随机转化研究
研究对比术前口服碳水饮料与外周肠外营养(PPN)对胃肠道癌手术患者骨骼肌代谢影响,发现 PPN 可改善蛋白代谢,而前者无明显效果。
古麻今醉网 - 术前营养干预,外周肠外营养 - 2025-04-20
腰椎为何会 “玩脱”?一文带你了解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指腰椎相邻椎体相对滑移,按病因可分多种类型,常见于中老年人等群体,症状多样,诊断依靠症状与影像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依病情选择。
疼痛康复研究 - 病因,腰椎滑脱 - 2025-04-20
哮喘的机械通气支持——重症哮喘管理概述
重症哮喘(CA)是一个涵盖不同定义的术语,均指急性哮喘发作,可能迅速恶化为呼吸衰竭,通常需要重症监护治疗,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MV)。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重症哮喘管理的证据。
中国呼吸治疗 - 哮喘,机械通气 - 2025-04-19
久站腰痛、腿麻无力?警惕第五腰椎(L5)的“警报”
L5 病变可引发腰骶痛及下肢症状,常见病因包括退行性变和生物力学失衡,可通过评估诊断,康复需多策略结合并注重预防。
疼痛康复研究 - 第五腰椎,腰骶部酸痛 - 2025-04-19
从眼动到基因表达:我国学者揭示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和临床高风险个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FSZ患者表现出广泛的眼动异常和右侧中扣带回、颞极ReHo升高,CHR个体则表现为左侧颞中回和颞上回ReHo升高。机器学习分类准确率高达94%,基因分析揭示突触相关通路异常。
MedSci原创 - 精神分裂症,基因表达,眼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2025-04-18
反复腹痛、尿液变红,她竟被误诊半年!这个罕见病你可能从未听过
32 岁张琦症状复杂,最终确诊急性间歇性卟啉症。该病由基因突变致酶活性降低,临床表现多样,依赖多项检查诊断,目前无根治方法,以对症与预防为主。
MedSci原创 - 症状,急性间歇性卟啉症 - 2025-04-1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