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阴阜颗粒细胞瘤1 例
患者女, 48 岁,阴阜结节伴疼痛 5 年余,手术切 除后2 年。患者5 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阴阜右侧出 现一蚕豆大小结节,触摸伴刺痛感,于多家医院就 诊,诊断不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阴阜颗粒细胞瘤 - 2020-04-03
卵巢高血钙型小细胞癌误诊为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20岁,因“腹胀20d”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A125 205kU/L,MRI:盆腹腔巨大囊实性肿瘤。2018-01-23行 “剖腹探查+右附件切除+左卵巢活检+阑尾切除+大网膜切 除+盆腔淋巴结清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颗粒细胞瘤,高血钙型小细胞癌 - 2020-05-07
ARCH PATHOL LAB MED:结膜黑色素痣与颗粒细胞改变
关于黑色素细胞痣中的颗粒细胞变化,在文献中很少有记录,只有4个有据可查的病例,其中结膜描述1例。对这些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不了解进一步增加诊断的难度。
MedSci原创 - 黑色素痣;颗粒细胞改变 - 2020-05-21
膀胱颗粒细胞瘤一例报告
患者,女,77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于2016年1月6日入院。既往有右侧股骨头置换手术史,否认特殊药物使用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66个/μl,红细胞266个/μl,红细胞形态:均一。B超检查示膀胱内实质占位。CT检查证实膀胱内占位。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12、3、6点方向可见乳头状肿物。行TURBT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大体观察:组织大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膀胱,颗粒细胞瘤 - 2019-09-12
外阴颗粒细胞瘤 1 例
患者, 女, 26岁, 以“发现外阴肿物2 年”于2018 年10 月就 诊于我院。患者2年前于右侧小阴唇上方触及1cm左右质硬肿 物,无痛,不痒,未就诊,肿物未见明显增大,现因局部不适感来 诊。患者在门诊行外阴病灶活检,病理回报:颗粒细胞瘤。查 体:双侧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 右侧小阴唇上方,靠近阴蒂部位,可见粉白色外生的质硬结节,直径约1.5cm,界限清楚,基底部活动
现代妇产科进展 - 外阴,颗粒细胞瘤 - 2019-06-11
Clinica Chimica Acta:金丝桃素和淫羊藿苷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Hyperin和Icariin (ICA)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分泌雌激素(E2)、黄体酮(P)的影响,探讨Hyperin和Icariin对CYP17和CYP19表达的影响。
MedSci原创 - 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 - 2019-10-17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1例
男,45岁,因头痛伴视力下降1年、加重1月余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额顶部显著,呈阵发性胀痛,可忍受,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性功能障碍,未系统诊治。1个月前头痛加重,视力下降较前加重并出现双眼同侧暗点。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 - 2019-01-11
Blood:发现一个对颗粒细胞分化至关重要的增强子!
中心点:小鼠Cebpe的表达受位于其TSS下游6kb的增强子调控。敲除小鼠Cebpe TSS下游6kb的增强子可完全阻滞粒细胞分化。摘要: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epsilon(CEBPE)是粒细胞分化的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CEBPE突变常见于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缺陷(SGD)的个体,SGD的特征是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Cebpe敲除小鼠也表现为颗粒细胞终末分化障碍,可再现SGD患者的表型。DNa
MedSci原创 - 增强子,颗粒细胞,CEBPE - 2019-04-12
Blood:多发性骨髓瘤粒细胞髓系抑制细胞的免疫基因组学鉴定及特征
在骨髓瘤微环境中,从未成熟到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存在一个渐进的免疫抑制梯度。 CD11b+CD13+CD16+成熟中性粒细胞在表观遗传学上是不受控制的,它们在骨髓瘤微环境中的丰富程度具有预后意义。
MedSci原创 - 多发性骨髓瘤,CD13,CD11b,粒细胞性髓样抑制细胞,CD16 - 2020-05-03
Cell Death Dis:LINC01116通过IL-1β神经胶质瘤的增殖和中性粒细胞募集
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而胶质母细胞瘤(IV期神经胶质瘤)则是最恶性的神经胶质瘤类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约为14个月,仅有不超过5%的确诊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5年。因此,深入了解神经胶质瘤
MedSci原创 - 神经胶质瘤,IL-1β,LINC01116,中性粒细胞募集 - 2020-05-21
Brit J Heamatol:T细胞大颗粒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结局
在这项大规模的回顾性分析中,该研究的结果表明,Cy是T-LGLL患者二线治疗的高效疗法,应被视为在某些高危患者中进行前期治疗的候选药物。
MedSci原创 - 临床结局,T-LGLL - 2020-06-29
甲状腺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16岁。因发现颈前无痛性肿物半个月入院。专科检查:甲状腺左侧叶触及一大小约3 cm×2 cm×2 cm肿块,质地中等,形态尚规整,未触及明显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中部探及一大小约3.4 cm×2.3 cm×2.0 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钙化,后方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于结节内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脉冲多普勒探及动脉血流频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甲状腺,颗粒细胞瘤 - 2018-10-10
Oncogene:睾酮缺失损伤抗肿瘤中性粒细胞功能
在男性中,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在年龄超过50岁后迅速增加,并且黑色素瘤三分之二的死亡为男性。免疫系统在控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和传播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是否年龄和性别依赖的免疫细胞功能的变化对上述作用有影响仍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睾酮,中性粒细胞 - 2020-04-19
J Orthop Res:衰老对巨噬细胞对钛颗粒响应的影响
巨噬细胞介导的对种植体磨损颗粒的炎症反应导致了全关节置换术(TJR)周围的骨质流失。尽管大多数TJR受者都是老年人,但将磨损颗粒激活的巨噬细胞与种植体周围骨溶解症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衰老对先天
MedSci原创 - 衰老,巨噬细胞 - 2020-05-08
Eur Heart J: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关系
NLR是一种容易获得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可独立预测CV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可通过用卡那单抗阻断白介素-1β来降低NLR。
MedSci原创 - 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