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Blood:打破MALT1反馈机制或可使MALT1抑制剂的抗淋巴瘤疗效最大化
MALT1抑制剂依赖于组成性或异常信号通路,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药物。然而,信号转导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限制是反馈机制的发生,使肿瘤细胞能够逃脱此类药物的全部影响。
MedSci原创 - 淋巴瘤,MALT1,MALT1反馈机制,MALT1抑制剂 - 2020-08-28
Nature BME:用于神经假体反馈的皮肤-机械接口
皮肤感觉在人类的认知、情感、发育和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外部感知、沟通和保护的媒介,皮肤利用特殊的受体(接触、压力、剪切、疼痛、振动和温度)来创造一个复杂的不同信号的集合,这些信号被
MedSci原创 - 电刺激,神经假体,皮肤-机械 - 2021-02-17
Cell Death Dis:正反馈通路SNAIL/miR590/VEGFR/NRP1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共同受体神经纤维蛋白(NRPs)在血管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VEGFR1/2及NRP1是否具有相
MedSci原创 - 晚期胃癌,VEGFR,miR-590,NRP1 - 2020-04-24
Nat Genet :BAHCC1蛋白介导基因沉默和癌症发生的机制
研究人员对BAHCC1的兴趣最初来自与癌症(尤其是白血病)的联系。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和骨髓的癌症。美国癌症协会估计,今年美国将有超过60000人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该疾病将导致23000多人死亡。
Bio生物世界 - 癌症,基因沉默,发生机制 - 2020-11-05
BMJ:底肌肉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或混合性尿失禁
研究认为,对于压力或混合性尿失禁女性患者,24个月的盆底肌肉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与单纯盆底肌肉训练治疗效果相当,不推荐盆底肌肉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为常规尿失禁患者治疗手段
MedSci原创 -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尿失禁,盆底肌肉训练 - 2020-10-16
Science:肿瘤干细胞驱动的正反馈环路或可成为癌症治疗新靶点
肿瘤起始细胞,即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克隆性肿瘤发生能力和克隆性长期增殖潜能的肿瘤细胞,与肿瘤异质性密切相关,在肿瘤放/化疗初步成功后复发、肿瘤休眠、肿瘤转移和耐药等临床现象中起着关键作用。
BioArt - 癌症,肿瘤干细胞,治疗新靶点 - 2020-08-03
高福谈新冠疫苗研发:灭活疫苗中国走得很快 反馈的效果也很好
近日,多款新冠疫苗陆续获批并开始在多国大规模接种。中国攻坚克难,以严谨规范态度进行疫苗研发……目前全球疫苗有哪些不同类型?中国的疫苗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科学家对新冠肺炎病
新华网 - 灭活疫苗,高福,新冠疫苗 - 2021-01-03
Cell Death Dis:UBE2O/AMPKα2/mTORC1-MYC正反馈回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泛素结合酶E2O(UBE2O)是一种大型的E2泛素结合酶,具有E2和E3连接酶活性。UBE2O的异常过表达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息息相关。但是,在人乳腺癌(BC)中,UBE2O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功能目前还尚不清楚。近期,研究人员发现UBE2O在人BC组织和细胞中显著过表达。而且,UBE2O表达水平高的患者的转移风险往往更高,预后也往往更差。体外实验发现,UBE2O能够促进BC细胞增殖及上皮-
MedSci原创 - Cell,Death,Dis:UBE2O/AMPKα2/mTORC1-MYC正反馈回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 2020-02-09
Blood:RUNX1甲基化障碍诱发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在家族性AML谱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RUNX1突变,该突变不能发生甲基化;HSC中RUNX1甲基化的丧失使其对由ER应激和辐射诱导的凋亡产生抗性,这是白血病前克隆的标志。
MedSci原创 - 白血病,甲基化,RUNX1,R237K - 2020-06-28
Nat Commun:LRIG1是前列腺癌中一个多效性的雄激素受体调控反馈肿瘤抑制因子
已有研究报道LRIG1在胃肠道和表皮中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然而,关于LRIG1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调控和生物学功能情况仍旧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LRIG1在PCa中过表达,但是该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有关系。功能研究阐释了LRIG1在AR+和AR-异种种植模型中强烈的肿瘤抑制功能,并且LRIG1的转基因表达在Hi-Myc和TRAMP模型中更能够抑制肿瘤的发展。另外,LRIG1也能够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抑制因子 - 2019-12-26
Cell Death Dis:LncRNA LINC01106通过介导正反馈回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万例结直肠癌(CRC)死亡病例,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三。由于抗肿瘤疗法的改进,近几十年来每年的死亡人数正在逐渐减少。既往研究显示,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与CRC的恶化密切相关。
MedSci原创 - 结直肠癌,lncRNA,LINC01106,Gli2 - 2020-10-23
Cell Death Dis:BECN1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细胞自噬是一种涉及捕获、降解和回收溶酶体中的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的促生存反应。癌症中细胞自噬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
MedSci原创 - 结直肠癌,STAT3,BECN1 - 2020-05-20
【盘点】鼻炎分子机制盘点
【1】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过敏性鼻炎中抑制白介素35的表达和其诱导的调控T细胞能够促进II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反应
MedSci原创 - 分子机制,鼻炎 - 2020-09-30
罕见病临床试验网络建设:FDA 加速器计划及反馈意见
过去十年中,在规划和执行罕见病药物开发的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2018 年,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FDA 批准的大多数新分子实体是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但是在大约 7000 种已知罕见病中,只有
网络 - 罕见病 - 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