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AAO临床指南:弱视

2017年11月,美国眼科学会(AAO)更新发布了弱视指南。弱视是单眼,较少双眼最佳矫正视力降低,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本文主要内容涉及儿童弱视风险识别,检查,告知病人家属/照顾者,以及主要的护理者,如屈光不正、斜视、治疗方案、护理计划和预后,婴幼儿和儿童弱视的治疗等。

美国眼科学会

弱视

我国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

我国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眼内炎防治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继2007年第1次颁布白内障摘除手术后眼内炎防治指南,2013年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ons,ESCRS)进一步修订了防治指南,就防治的关键和细节提出了新的指导性意见。结合2013年ESCRS指南和最新的国际研究结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白内障摘除手术 感染性眼内炎

我国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的操作和阅片规范(2017年)

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项新的眼底影像检查技术。该技术原理是基于眼底血管中存在流动的血细胞,对同一横断面进行重复的相干光层析成像;通过特殊的计算方法,获得移动血细胞即血流的信号;并据此进行血管结构的三维重建,以冠状面(en face)的形式逐层呈现眼底血管的影像。有别于传统的血管造影术和OCT,OCT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角膜塑形术的临床风险防控指南(2017)

角膜塑形术是应用角膜塑形镜进行屈光矫正的过程和方法,能够暂时性降低角膜中央区屈光力,减小近视屈光度数,从而提高裸眼视力的屈光矫正方法,部分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尽管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均证明了角膜塑形术总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以过夜配戴镜片为主要矫正方式及其镜片的逆几何设计使角膜塑形镜引起并发症的概率比配戴其他接触镜要高。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指南,针对角膜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角膜塑形术 临床风险防控

2017 AAOOP共识报告:视网膜母细胞瘤风险儿童筛查

2017年10月,美国眼科肿瘤和病理学家协会(AAOOP)发布了视网膜母细胞瘤风险儿童筛查共识。风险分层包括基因检测和资讯服务是视网膜母细胞瘤风险儿童筛查的基础。文章主要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风险儿童的筛查提供指导建议。

美国眼科肿瘤和病理学家协会

视网膜母细胞瘤 儿童筛查

2017 马萨诸塞州专家小组建议:白内障手术中不良事件的预防

马萨诸塞州卫生机构报告了最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白内障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白内障手术麻醉护理的目的包括眼睛的镇痛,快速麻醉回复以及减少手术麻醉并发症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白内障手术期间减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提出了6条建议。

国外麻醉相关专家组(统称)

白内障手术 不良事件

2016 国际共识声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治疗管理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为视神经退行性变的母系遗传性疾病。来自欧洲和北美的专家组于2016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共识会议,在会议上针对LHON的临床和治疗管理提出专家共识,本文主要为该共识会议报告。

国外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眼部CT和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

眼部疾病临床多见。我国视力残疾的发生率为0.9%,因眼部症状就诊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3.0%,明确病因并进行早期合理干预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是眼部疾病诊疗的关键技术之一。优化检查技术和流程,规范眼部扫描及后处理、报告内容以及诊断要点,将进一步提升眼部影像的应用价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组织专家针对以上内容经过多次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

眼部CT检查 MRI检查

2017 芬兰国家指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

在发达国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内容涉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兴义,发病率,危险因素,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

国外眼科专家协作组(统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我国睑板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

睑板腺癌恶性度较高,易侵袭邻近组织结构,甚至转移危及患者生命。睑板腺癌容易被误诊,贻误治疗时机。手术是治疗睑板腺癌的主要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眼整形眼眶病学组

睑板腺癌

2016 验光师感染控制指南

本文是对2007版指南的更新,指南建议验光医师以及眼科实习人员应采取减少眼科感染风险的相关措施,包括适当手部清洁,疫苗接种,一次性设备/仪器的使用,废弃物的处理,重复使用器具的消毒处理,常规应用标准感染控制预防措施核等。

国外眼科专家协作组(统称)

验光师 感染控制

我国基于MRI的改良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垂直截面积测量方法专家共识(2017年)

现有的基于MRI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间隙垂直截面积测量方法尚有需要改进之处一,(1)所用MRI序列扫描时问过长;(2)不能准确标定所得平面到视神经起始位置的距离;(3)视神经个体差异大,并不是单一的标准圆形,尤其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及视神经轴突丢失的疾病中,视神经截面形状更多样化,因而用直径来检测视神经的解剖状态并不精确。若在获得准确、清晰图像的基础上获得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间隙的面积,将对临床工作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青光眼

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颅压力梯度专家共识和建议(2017年)

在2016年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青光眼学术大会期间召开的青光眼学组会议上,针对眼颅压力梯度国际专家共识和建议,在我国青光眼学组委员中进行了宣讲和问卷调查。最终形成《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颅压力梯度专家共识和建议(2017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颅压力梯度

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IOL学组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及实际的医疗情况,经过认真、全面、充分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性意见,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2017 专家组建议:炎性眼病开始免疫抑制以及生物治疗前评估

该专家建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严重炎性眼病患者开始免疫抑制和/或生物疗法前的评估和调查提供指导建议。本文建议需由眼科医生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对所有开始应用免疫抑制和/或生物治疗的炎性眼病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和咨询。

国外眼科专家协作组(统称)

炎性眼病 免疫抑制 生物治疗 治疗前评估

共453条页码: 22/31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