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预测:新冠大流行将于2023年底结束

2022-04-14 王聪 “生物世界”公众号

Omicron 导致的 COVID-19 大流行会如何发展,又将在何时结束呢?

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COVID-19大流行已导致全球近5亿人感染,并导致了超过620万人死亡。

最新一轮的疫情暴发是由于 Omicron(奥密克戎)突变株引起,该突变株于2021年11月11日在南非首次发现。目前,Omicron已传播至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Omicron 的快速传播能力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与之前相比,Omicron 的暴发规模要大得多,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取代 Delta,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

那么,Omicron 导致的 COVID-19 大流行会如何发展,又将在何时结束呢?

近日,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 Cell 旗下期刊 The Innovation 发表了题为:Is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coming to an end? 的评述文章

从全球范围来看,Omicron 导致了2022年1月左右新冠新增病例大幅上升。季节性在冠状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讨论,一些研究认为,COVID-19 的传播呈现季节性趋势,当寒冷天气来临时,会加速其传播。但尚不能断定季节性是决定性因素,还应考虑社会干预。

Omicron 的高传播率加快了疫情传播速度,数据显示,Omicron 出现后,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数的最高纪录是之前每日新增病例数最高纪录的2倍以上。

尽管 Omicron 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高传播速度,但它导致的病死率却低于之前的任何突变株。

随着 Omicron 的出现和大规模传播,对于未来 COVID-19 大流行的发展,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Omicron 的出现可能是 COVID-19 大流行即将结束的信号。《柳叶刀》在今年1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2022年3月份,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将达到一个低水平,保护弱势群体、分发疫苗方面的经验将在未来减少新冠肺炎的负面影响。此外,Omicron 的低病死率意味着即使 COVID-19 会卷土重来,但全球大流行也将结束。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COVID-19 大流行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因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疫苗供应并不匹配,而且有些国家和地区疫苗推广缓慢。此外,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突变株,就像 Omicron 这样的突变株再次出现,从而导致 COVID-19 再次爆发。

黄建平团队使用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GPCP)和改进的 SEIR 模型来预测 COVID-19 大流行的发展。

该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总人口应始终等于易感人群(S)、暴露人群(E)、保护人群(P)、感染人群(I)、隔离人群(Q)、死亡人群(D)和康复人群(R)的人口之和;

2、各地区总人口不变;

3、新冠仅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

4、所有人具有相同的免疫力。

该模型使用真实的流行病数据进行相关预测,因此,预测结果可以反映当前 COVID 19 大流行的真实发展。

黄建平团队的预测结果表明,Omicron 将在今年继续影响世界,COVID-19 大流行要到2023年底(2023年11月左右)才会结束。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的大流行呈下降趋势,每日新增病例已经从1月份的超过400万例减少到现在的约200万例。

蓝色曲线代表 COVID-19 大流行的预测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趋势不断下降,除了由于季节性因素将在2022年4月出现小幅上升,此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将快速下降。预测结果显示,到2023年11月,全球每天的 COVID-19 病例将降至约3000例。此时,可以认为大流行结束。

根据预测,到2023年11月 COVID-19 大流行结束时,全球确诊病例总数将至少达到7.5亿人。

研究团队也指出,尽管预测结果显示大流行将于2023年11月结束,但这是基于当前大流行发展情况做出的预测。如果后续出现更容易传播的突变株,那么预测结果也将作出相应调整。

对于不同的国家,大流行结束的时间并不相同,预测结果显示,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在2022年4月份后会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他们的大流行似乎会在今年年内结束。而韩国、越南等国家,大流行将持续到明年。这也提示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部分国家的疫情发展来预测 COVID-19 是否会结束。

尽管新冠疫苗在一些国家得到了成功推广,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安全的且对新冠病毒免疫。实际上,疫苗对防止 Omicron 感染方面明显下降。

黄建平团队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新冠疫情同样做出了预测,大陆和香港在2022年3月份都爆发了疫情。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大陆的新冠疫情要小得多,而且很可能会在2022年4月份左右得到控制。

研究团队还指出,中国大陆确诊病例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因此,在研发除更有效的疫苗之前,我们仍应遵守防疫要求,佩戴医用口罩,限制大型聚集活动,以减缓新冠疫情传播速度并结束 Omicron 的传播。

原始出处:

Zhao, Y., Huang, J., Zhang, L.,et al. Is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coming to an end?The Innovation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24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88984, encodeId=689515889847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99d2996e0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兰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967, encryptionId=899d2996e09, topicName=兰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2ab17645625, createdName=kalseyzl, createdTime=Sat Apr 16 03:54:22 CST 2022, time=2022-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2-04-16 kalseyzl

相关资讯

柳叶刀:近20万人数据显示,新冠感染一年内,这种疾病的风险增加40%!

柳叶刀子刊:这项针对近20万人的大规模研究显示,与未感染者相比,新冠病毒感染者1年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显著提高了40%!

先声制药新冠病毒3CL口服药物SIM0417首例患者入组

2021年11月17日,先声药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就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新药SIM0417(SSD8432)开发达成项目合作。根据协议安排,先声药业将获得抗冠状病毒候选

美国2020-2022年预期寿命大幅下降了2.26年,新研究显示都是新冠惹的“祸”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近两年来随着新冠病毒的肆虐,美国预期寿命两年间,就下降了两年,相关文章发表在medRxiv预印本上。

真相残酷!你所不知道的新冠后遗症

世界医学权威杂志The Lancet曾发文称,新冠长期症状或是现代医学的头号挑战。

日本新冠病毒口服治疗药物S-217622可能不合适孕妇治疗

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治疗的口服药S-217622,针对轻症/中症患者,具有快速清除病毒的作用。

bioRxiv:新冠宿主的决定性因素已确定?

已通过蝙蝠和灵长类动物中 SARS-CoV-2 相互作用蛋白的不同进化轨迹确定了 COVID-19 的重要宿主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