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相同的基因会让我们高兴也会让我们沮丧

2016-07-21 佚名 生物谷

两个心理学研究人员称,相同的基因会使我们容易抑郁也可能会使我们高兴。来自牛津大学的Elaine Fox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hris Beevers将他们做的大量研究汇成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他们认为心理健康遗传学与认知偏差需要进行联合研究分析。Beevers教授说:“当人们有一定的负面思想认知偏差时,他们更容易患精神卫生疾病。目前有很多关于这些认知偏

两个心理学研究人员称,相同的基因会使我们容易抑郁也可能会使我们高兴。

来自牛津大学的Elaine Fox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hris Beevers将他们做的大量研究汇成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他们认为心理健康遗传学与认知偏差需要进行联合研究分析。

Beevers教授说:“当人们有一定的负面思想认知偏差时,他们更容易患精神卫生疾病。目前有很多关于这些认知偏差的研究,很多研究称有关基因可能使人们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然而,我们认为将这两个领域融合一起进行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Fox教授说:“如果你把人们体内携带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相同变的异基因进行比较,就会明白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而定的。虽然没有基因直接引起精神疾病,但是一些基因可以使人根据环境的好坏易感精神卫生疾病。

“如果你有这些基因并处在一个消极的环境中,你可能会逐渐形成负面认知偏见从而导致精神疾病。如果你有这些基因但处在一个乐观的环境中,你可能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认知观点进而增加你的心理承受力。”

Fox教授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研究,这个基因和环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她计划进一步研究基因如何设置可能会影响精神健康状况,人们所处的环境如何缓和这些精神不良状况。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理解人们的潜在遗传敏感性并为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原始出处

JE Fox1,3 and C G Beevers2,3.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to the environment: contribution of cognitive biases and gene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Molecular Psychiatry.20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92000, encodeId=4fd61e92000d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96a14818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sychiatry#</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818, encryptionId=696a14818df, topicName=Psychiatry)],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192448, createdName=diushouji, createdTime=Fri Feb 24 14:43:00 CST 2017, time=2017-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787, encodeId=41b0112e877c, content=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Un81b5CF5ibVPib8jWI92iciaxmqGHlwruOnK4SVZykd4iahqo1hicklIibyZoxm55X7EM8BW9eX1h1hQ2/0, createdBy=8aa81937526, createdName=李东泽, createdTime=Tue Sep 06 23:52: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92000, encodeId=4fd61e92000d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96a14818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sychiatry#</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818, encryptionId=696a14818df, topicName=Psychiatry)],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192448, createdName=diushouji, createdTime=Fri Feb 24 14:43:00 CST 2017, time=2017-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787, encodeId=41b0112e877c, content=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Un81b5CF5ibVPib8jWI92iciaxmqGHlwruOnK4SVZykd4iahqo1hicklIibyZoxm55X7EM8BW9eX1h1hQ2/0, createdBy=8aa81937526, createdName=李东泽, createdTime=Tue Sep 06 23:52: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9-06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相关资讯

NEJM:应该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

根据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数据,转移性前列腺癌男性相比局限性疾病的患者,更可能在DNA修复基因上有生殖细胞突变。 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Peter Nelson博士和他的同事对92名男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离患者的生殖细胞DNA,采用测序分析方法来评估与癌症易感性相关的20个DNA修复基因的突变。 研究人员发现,82

Nat Med:科学家揭秘基因如何影响机体应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健康个体机体中遗传因子如何控制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反应,文章中,研究者对20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调查了当其受多种体外病原体刺激时免疫细胞的反应情况,同时研究者还将这些反应同400万个遗传性变异联系起来(即单核苷酸多态性)。 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关注了免疫细胞如何使用细胞

Nature:人微生物组的基因如何“环游”世界?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MIT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特殊路径,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借助这些路径来环游世界,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他们如何从居住在斐济(太平洋岛国)的村民中收集微生物样本来研究微生物转移的天然特性。人类机体从里到外都布满着细菌,但这些细菌如何在人群间互相转移至今研究者并不清楚,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居住在斐济偏远村庄的人们机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

NEJM:年轻人心脏性猝死与基因有关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猝死发生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心脏病表现,其发生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 澳大利亚科学家Richard D. Bagnall教授为首的研究者前瞻性地收集了2010-2012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35岁所有心脏性猝死人群的临床、人口统计学及尸检信息。对全面尸检之后无法确定病因的病例,分析了至少59种心脏基因以期发

Diabetes:基因不应答 运动也白搭

大家都知道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但是相关研究发现每5名运动参与者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体育活动带来的糖尿病风险降低。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现在揭示了这些所谓的“无应答者”他们肌肉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病人应答的方式存在很多不同。运动干预研究曾经发现每5名参与者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体育

NEJM:前列腺癌遗传性DNA修复基因突变谱被揭示,复杂度超出想象

7月6日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NEJM)上发表了一项前列腺癌研究,认为DNA修复基因的遗传性突变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相当普遍。这些突变对转移性前列腺癌做出的贡献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广泛,超过10%的人群,这从另一角度也显示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在总计7个系列研究,合计692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超过10% (82位)的侵袭性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携带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