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长肿瘤,竟是“长途跋涉”而来的

2019-07-01 佚名 健康报医生频道

原本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到上海瑞金医院心外科就诊的夏女士,最初被诊断为心房肿瘤,但警惕性很高的医生“顺藤摸瓜”,一路追踪,发现患者肿瘤的根源在子宫。日前,该院心脏外科、妇科、放射科、麻醉科、放射介入科等多学科联手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一次完整切除长达37厘米的肿瘤。


原本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到上海瑞金医院心外科就诊的夏女士,最初被诊断为心房肿瘤,但警惕性很高的医生“顺藤摸瓜”,一路追踪,发现患者肿瘤的根源在子宫。日前,该院心脏外科、妇科、放射科、麻醉科、放射介入科等多学科联手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一次完整切除长达37厘米的肿瘤。

原本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到上海瑞金医院心外科就诊的夏女士,最初被诊断为心房肿瘤,但警惕性很高的医生“顺藤摸瓜”,一路追踪,发现患者肿瘤的根源在子宫。日前,该院心脏外科、妇科、放射科、麻醉科、放射介入科等多学科联手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一次完整切除长达37厘米的肿瘤。

几个月前,夏女士频繁感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时候眼前一黑就晕倒了,于是来到瑞金医院就诊。心超显示夏女士的右心房内有肿瘤,但心脏外科赵强教授仔细检查后认为,右心房的这枚肿瘤根源很可能不在心脏。为了找到根源,放射科对患者进行了心脏磁共振检查和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放射科杨文洁医生怀疑这是一例子宫外脉管内平滑肌瘤病,属于一种罕见病。造影发现,患者下腔静脉已经几乎被肿瘤完全堵塞。这是造成她晕厥、胸闷头晕的重要原因,而且极易引发猝死。患者必须尽快手术。

手术先开子宫还是心脏?手术分两次还是一次完成?患者还有高血压病史,如何麻醉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十几次详细认真的会诊。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大家最终决定,这次手术由妇科和心脏外科医生先后上台,一次完成。

首先,妇产科主任冯炜炜为患者切除子宫及卵巢,以避免今后因激素分泌引起肿瘤复发。术中发现患者左侧子宫静脉里有肿瘤组织,与之前的读片结果符合,由此明确肿瘤是从左侧的子宫静脉向上生长的。随后,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组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赵强打开右心房后,却发现肿瘤无法完整拔除。这时,冯炜炜将下腹切口延长,充分暴露了下腔静脉远端以及左侧髂总静脉,终于找到位于左侧髂内静脉的肿瘤根部。最终赵强切开左髂内静脉、左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远端,松动肿瘤根部,然后牵开右心房壁,缓缓拔出一根条索状肿瘤。

冯炜炜介绍,子宫外脉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发生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虽然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却呈现恶性生长趋势,一旦侵犯血管和其他脏器,将会危及生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dv Sci:突破!3D打印的“人造心脏”诞生,有望变革器官移植

今日,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项突破。一支科研团队用人类的脂肪组织,通过一系列神奇的操作,最终成功3D打印出了一颗“人造心脏”。它虽然只是一个微缩版的原型,却是人类“首次成功设计并打印出一个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心脏”。这颗心脏可以说是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联合带来的科学突破。具体来看,研究人员们先从一些患者的体内取出了一些脂肪组织,然后将其“细胞”与“

NEJM:内脏转位-病例报道

内脏转位可以单独发生或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一起发生。该患者无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史,提示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超声心动图检查没有发现结构异常。

PNAS:心脏修复新曙光!胎盘干细胞能再生心肌

近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动物模型中,一些胎盘干细胞在心脏病发作后再生健康的心脏细胞。该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上,这代表了科学家可能找到一种再生心脏和其他器官的新疗法。

首部《心脏重症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来袭

心脏重症患者的高血压管理一直是临床常见问题。对于心脏重症患者来说,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同时也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重症医学领域一直缺乏相关共识。由于心脏重症患者病情、病种、靶器官损伤与疾病的阶段不同,其血压管理策略也有特殊之处。因此,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和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制定了我国首部《心脏重症相关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本文特对此共识的重点进行解读。01.如何管理?心脏重症

Sci Transl Med:无需电离辐射!科学家研发出无创心脏功能磁共振

在医院能够与挂号处PK人数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血液检查,另一个就是磁共振检查。随着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磁共振成像为医生提供了精准的医疗检测。

Nat Biomed Eng: 中外科研团队研发出修复心脏“创可贴”

苏州大学教授杨磊(现任职河北工业大学)团队、复旦大学教授孙宁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高华健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粘弹性自黏附心肌补片。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4月15日《自然—生物医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