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狼疮,为什么我和她皮肤差别这么大?

2022-11-11 sle互助圈 sle互助圈

狼疮的确会给患者带来直观的皮肤损害,严重降低患者的外貌自信,但只要严格听从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严防药物副反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自从发出《狼疮是美女病,原来真的有科学依据!》这篇推送后,蝶友们仿佛找到了共鸣,同时不约而同地在评论区声讨着狼疮给自己的身体留下的“痕迹”,如蝶形红斑、激素纹、色素沉积等。

但随着评论的增多,不同的声音也开始显现,竟有蝶友说自己患病后皮肤变得越来越白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时候就有其他蝶友发出疑问,都是狼疮患者,怎么我和她皮肤状态差别这么大?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妨接着看下去吧~

狼疮缠身后,

你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四个坏变化

01 激素纹

患上狼疮后,为了尽快控制住病情,医生往往会给患友们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但“是药三分毒”,患者服药后,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如期而至,于是原本还苗条的身材逐渐开始走样,“瓜子脸”变成了“满月脸”,“蝴蝶背”逐渐变成“水牛背”,平坦的小腹也逐渐鼓了起来,体重也逐渐走上了高速车道,一路飙升。

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皮肤内的胶原纤维和真皮弹性纤维短期内被过度牵拉,皮肤内的弹性纤维变得十分脆弱,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开始断裂,手臂上、腹部、大腿根处逐渐显现出紫红色的西瓜皮或蚯蚓样的条索状纹路,也就是激素纹,之后逐渐变为白色,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皮肤的美观度[1-2]。

02 色素沉积

羟氯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抗疟药物,但此药却与黑色素的亲和性很高,容易导致黑色素在皮肤中沉积。

研究表明,25%的狼疮患友使用羟氯喹后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的不良反应,并且这种黑色素沉积大部分集中在腿部,同时也可在脸部、背部及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这一表现同时也警示患者可能出现了眼毒性,需及时去医院进行眼底检查以明确诱因。[3-4]

03 丘疹、红斑

颊部红斑是狼疮患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两侧颊部的红斑与鼻梁融合呈现出一个蝶翼状,颜色多为淡红或暗红色,部分患者还合并存在斑丘疹,日晒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是导致红斑出现的高危因素。

另外,约有14%~29%的患者的面部、头皮、耳部、前胸及颈部等部位会出现散在或成片分布的盘状红斑,起初仅有扁平或微微隆起的紫红色丘疹,多与狼疮病情相关,但预后较好[5]。

04 雷诺现象雷诺现象是指手指的阵发性血管痉挛现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神经内皮系统血管张力调控障碍的一种表现,约10%~45%的狼疮患者会出现此症状,患者的双手手指或脚趾可呈现明显的紫红色或颜色苍白表现,且皮肤摸起来较为冰冷。天气寒冷、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是此症状出现的主要诱因,但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皮肤保暖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此症[5]。

上文所提到的都是狼疮所致皮肤变差的表现,不过也有部分患者说自己患病前皮肤很差,患病后反而越来越好了,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

患狼疮后,

我的皮肤竟然越来越好了!

01 从懒于防晒到勤于防晒

许多狼疮患友在患病前可能过的十分粗糙,平时懒得保养皮肤,对皮肤的防晒工作也不上心,但患病后为了控制病情,却逐渐养成了保养皮肤的好习惯,防晒霜、防晒衣、遮阳伞成为了出行必备用品,久而久之,皮肤也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白皙。

02 从粗糙饮食到精于饮食

患病之前,部分狼疮患者可能因为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而很难保证三餐得均衡,但患病后由于疾病对光照十分敏感,患友们在食材的选择上也变得讲究起来,尽量避开芹菜、韭菜、无花果等光敏感食物,给皮肤变好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03 从昼夜颠倒到规律作息

患病前,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与网络世界的娱乐诱惑中,患友们往往很难保持作息规律,熬夜、通宵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患病后工作负担骤降,为了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与狼疮抗衡,患友们逐渐自觉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进一步促进了皮肤的恢复。

04 从激素紊乱到激素正常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雌激素水平也会逐渐下降,而雌激素下降或低水平是导致皮肤萎缩、胶原蛋白含量和含水量下降、皮肤弹性降低、皮脂分泌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极易导致皮肤老化,而狼疮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在药物治疗后雌激素得以长期维持在合理水平之内,因此患者们的皮肤状态也得以维持,皮肤老化的速度也得以减缓。[6]

因此,患狼疮后,皮肤变得越来越好也并非不可能。

写在最后

总之,狼疮的确会给患者带来直观的皮肤损害,严重降低患者的外貌自信,但只要严格听从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严防药物副反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大部分会让你变丑的皮肤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被规避掉,甚至还有可能在良好的生活方式中收获更美丽的自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