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化疗耐药亚型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相关

2023-09-13 儿童肿瘤前沿 儿童肿瘤前沿 发表于上海

但是部分HB患儿会产生化疗耐药,由于缺乏针对化疗耐药HB的有效治疗措施,化疗耐药已成为影响HB肿瘤复发和患儿死亡的最主

肝母细胞瘤(HB)是最常见的儿童肝脏恶性肿瘤,手术联合化疗是HB的标准治疗策略。但是部分HB患儿会产生化疗耐药,由于缺乏针对化疗耐药HB的有效治疗措施,化疗耐药已成为影响HB肿瘤复发和患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亟待探索HB化疗耐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潜在机制,探寻新的有效治疗策略。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 彭穗教授团队 与小儿外科 刘钧澄教授团队 合作在 Hepatology 上发表了题为 A TGF-β-dominant chemo-resistant phenotype of hepatoblastoma associated with aflatoxin exposure in children 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环境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对儿童肝母细胞瘤化疗耐药的不良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为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新策略。

 

研究对180例HB患儿的肿瘤组织进行了多组学测序,通过整合bulk转录组测序、基因组测序以及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及体外实验,深入解析了HB免疫微环境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揭示了新鉴定HB分子亚型的化疗耐药特征及分子机制。
首先,研究人员基于bulk转录组测序数据,对HB样本进行了分子分型,鉴定出了一种新的化疗耐药亚型S2A。进一步使用ssGSEA、MCPcounter方法联合单细胞分析及多色光谱染色从多个层面深入解析了与S2A亚型化疗耐药密切相关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ME)特征。在单细胞层面探究了S2A化疗耐药亚型形成的潜在分子机制:S2A型肿瘤细胞通过分泌TGF-β促进TGF-β_CAF形成,同时抑制CD8效应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以及诱导抑炎型巨噬细胞形成,共同构成了有利于肿瘤对抗铂类化疗的免疫微环境,进而促进了S2A肿瘤的化疗耐药。
HB分子分型,该图总结了(A)基于特征基因表达的分型、(B-C)四种亚型特征基因的IHC染色及定量分析、(D-E)各亚型在不同RECIST分期中所占比例及OS分析、(F)不同亚型基因富集分析、(G-H)HB肿瘤细胞聚类图及特征基因、(I)化疗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不同亚型肿瘤细胞的比例。

S2A亚型促进TGF-β-CAFs和免疫抑制TME形成,该图总结了(A-D)四种亚型肿瘤微环境多色光谱染色、(E)不同亚型与免疫细胞间TGB-β信号通路相关互作分析、(F)HB中T细胞亚聚类图、(G)S2A亚型肿瘤细胞与T细胞亚群互作分析、(H)S2A-H组与S2A-L组CD8+T细胞杀伤评分的比较。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基因组测序的数据分析发现,S2A亚型显著富集了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相关的突变特征(即SBS24特征),结合大规模的临床样本血清学检测分析发现,S2A亚型患儿血清的黄曲霉毒素水平异常升高,且HB患儿血清黄曲霉素水平与TGF-β-CAF丰度密切相关。接着,体外实验证实黄曲霉毒素诱导了HB细胞系显著上调TGF-β。此外,研究发现HB患儿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与化疗耐药的发生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提示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可能是一个预测HB化疗耐药产生及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不同亚型HB的突变特征,该图总结了(A-B)HB单碱基替换突变特征及各特征在不同亚型中的占比、(C-E)SBS24(+)与SBS24(-)肿瘤突变负荷和新生抗原水平及临床缓解情况的比较、(F)不同队列间HB突变特征比较、(G-H)SBS24(+)肿瘤细胞上、下调通路、(I)SBS24特征在原发和复发HB中的占比。

不同亚型HB的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该图总结了(A)SBS24(+)与SBS24(-)HB患儿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的比较、(B)不同亚型HB患儿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的比较、(C)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和S2A肿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

该研究首次全面解析了中国儿童HB的分子特征,进行了精准的分子分型,鉴定并深入解析了一种新的与黄曲霉毒素暴露密切相关的化疗耐药亚型(S2A型)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且指出血清黄曲霉毒素水平检测可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HB化疗耐药及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为HB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此外,该研究间接反映了儿童黄曲霉毒素暴露的风险,倡导提高对儿童膳食中黄曲霉毒素摄入量的重视。

致谢:该研究受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王骥教授、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薛瑞栋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撰文

  

 

责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青年男性,左上腹胀痛不适伴嗳气4天,请诊断!

青年男性,左上腹胀痛不适伴嗳气4天,请诊断!

Cell子刊:中山大学彭穗/王骥揭示成红细胞岛在肝母细胞瘤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该研究首次从单细胞水平对原发初治的HB免疫微环境组成进行剖析,发现了红系前体细胞诱导HB微环境幼稚化的机制,为HB患儿提供了药物研发的方向。

Hepatology:研究揭示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化疗耐药亚型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相关

首次揭示了环境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对儿童肝母细胞瘤化疗耐药的不良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为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新策略。

儿童肝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 年版)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H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肝脏肿瘤,90%发生于5 岁以内。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约20%的患儿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肿瘤是HB 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但若诊断明确后直接手术,肿瘤完全切除的比例仅为 50%~60%,且单纯手术治疗的患儿容易术后复发。手术前化疗对于提高外科手术的肿瘤完整切除率及降低肿瘤复发率起到

肝母细胞瘤病理诊断专家共识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近80%。准确的病理诊断、分型及临床分期是制定肝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前提和基础。为规范肝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和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病理专业委员会联合组成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对肝母细胞瘤的规范取材、组织学分类要点、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报告方式等形成共识。

J Hepatol:表观遗传学靶点在肝母细胞瘤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并在多种疾病模型中验证相关靶点、探索相应机制,绘制了肝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观遗传图谱,并提出了极具潜力的药物干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