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一代抗疟药物KAE609显示出强大的抗疟活性

2014-08-01 MedSci MedSci原创

实验性抗疟疾药物--螺旋吲哚酮类似物KAE609(cipargamin)一项概念验证临床试验的积极数据,有21例感染了恶性疟原虫 (P.falciparum)或间日疟原虫(P.vivax)但无并发症的疟疾患者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KAE609迅速清除了(平均12小 时)间日疟疟疾患者体内的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包括那些已产生抗性的疟原虫。相关数据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实验性抗疟疾药物--螺旋吲哚酮类似物KAE609(cipargamin)一项概念验证临床试验的积极数据,有21例感染了恶性疟原虫 (P.falciparum)或间日疟原虫(P.vivax)但无并发症的疟疾患者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KAE609迅速清除了(平均12小 时)间日疟疟疾患者体内的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包括那些已产生抗性的疟原虫。相关数据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疟疾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通过受感染按蚊的叮咬,将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传播给人类所导致。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为非洲儿童。

这是一项在泰国三个中心进行的II期开放临床试验,重点研究这处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状况,患者给予30mg/d,共3天的治疗。患者共有两个队列,其中之一简单的间日疟原虫疟疾10例)或恶性疟原虫疟疾(11例)。主要终点为疟原虫清除时间。结果表明每个队列,疟原虫清除时间为中位时间为12小时(间日疟原虫的四分位时间为6和16时小,恶性疟原虫疟疾哦10和16小时)。疟原虫清除半数存活中位时间为0.95小时。其中有14例患者(67%)有恶心不良反应,没有因为不良反应脱失的患者。这种药物半衰期为20.8小时,支持每天一次给药方案。

在防治疟疾的战斗中,KAE609有望成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药物。KAE609是首个螺吲哚酮类化合物,通过一种新颖的作用机制发挥抗疟作 用,KAE609的作用机制涉及抑制一种P型阳离子转运体ATP酶4(PfATP4),在寄生虫中,该酶调控钠离子的浓度。鉴于KAE609似乎对疟原虫 配子体也有效,因此该药可能有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而在体外试验中,针对当前药物已产生耐药的多种寄生虫,KAE609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抗疟活性。目前, 诺华正在计划开展IIb期临床研究。
目前,诺华有2个在研的抗疟疾候选药物KAE609和KAF156,2者均属于新一类的抗疟疾化合物,作用机制与当前疗法不同,对于防止不断出现的耐药性至关重要。此外,诺华也已确定PI4K是一个新的药物靶标,有望用于预防、阻断和治疗疟疾。

原始出处:
White NJ, Pukrittayakamee S, Phyo AP, Rueangweerayut R, Nosten F, Jittamala P, Jeeyapant A, Jain JP, Lefèvre G, Li R, Magnusson B, Diagana TT, Leong FJ.Spiroindolone KAE609 for Falciparum and Vivax Malaria.N Engl J Med. 2014 Jul 31;371(5):403-4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51535, encodeId=0ecb1951535d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eeb554568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疟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5456, encryptionId=aeeb5545681, topicName=抗疟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a20190, createdName=wushaoling, createdTime=Sat Aug 02 02:42:00 CST 2014, time=2014-08-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798, encodeId=17df10e9822, content=效果真是强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life, createdTime=Fri Aug 01 10:21:00 CST 2014, time=2014-08-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51535, encodeId=0ecb1951535d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eeb554568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疟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5456, encryptionId=aeeb5545681, topicName=抗疟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a20190, createdName=wushaoling, createdTime=Sat Aug 02 02:42:00 CST 2014, time=2014-08-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798, encodeId=17df10e9822, content=效果真是强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life, createdTime=Fri Aug 01 10:21:00 CST 2014, time=2014-08-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8-01 life

    效果真是强大!

    0

相关资讯

NEJM:重症疟疾免疫力与疟原虫密度控制改善无关

虽然每年约有60万的非洲儿童死于疟疾,但多数儿童感染是中度的。然而关于疟疾发病机制的基本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比如疟原虫载量和宿主炎症对严重疾病的影响。在稳定传播的地区,大于5岁的儿童不易患严重疟疾,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的因素,并且数学模型认为一次或两次感染后就产生了抗非脑性严重疟疾的保护。 然而,保护性免疫的机制尚不清楚,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寄生虫密度的降低或寄生虫毒素的抑制有关。来源于成人的IgG能够清

PNAS:一朝染疟疾,蚊子更爱你

一项研究发现,感染疟疾的小鼠体味会改变,从而变得更吸引蚊子。研究论文于6月3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蚊子作为疟疾传染的媒介,在从一个宿主身上吸食完血液之后,会将疟疾传染给下一个宿主。之前的研究发现,人和其他动物在感染疟疾之后,会更招蚊子。这一结论表明疟原虫可能会引起宿主身体产生一些吸引蚊子的化学物质。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马克·麦斯切尔(Mark C. Mescher)

世界防疟日:誓与疟疾说再见

“疟疾还能设立疾病日?”为数不少的朋友看到这个标题后可能会有上述反应,此事千真万确。世界防治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是首个世界防治疟疾日,当年的主题是“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原卫生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今年世界防治疟疾日的主题与去年相同,依然是“投资未来,战胜疟疾”,而“

Nat Commun:疟疾在非洲造成的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负担变化模式的模拟研究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一个数学模型,它能够捕捉到疟疾在具有不同传播强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年龄相关的传播模式。从这一模型获得的数据也许能帮助改进对患疟疾风险最高人群所做估计,使针对不同年龄层的疾病控制工作更能有的放矢。 Jamie Griffin及同事通过将一个有关疟疾传播的模型与来自反映非洲各地镰刀形疟原虫流行情况和发病率的临床病例研究的数据进行拟合,对撒哈拉以

Nature:防疟新途径,“饿死”疟原虫

由于许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开发消除疟疾的新方法成了医学研究热点。英国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论文说,科研人员发现了疟原虫获取营养物质的唯一通路,阻断这一通路就可将其“饿死”。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疟原虫寄生在宿主的红细胞中,这样的“居住环境”可帮助它们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但要在这里生存其实并不容易,疟原虫必须先向它寄生的红细胞内释放蛋白质“改造”生存环境,然后从中吸

Nature:中法发现控凶险疟疾关键分子PfRNase II

2014年6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刊文报道了控制凶险型疟疾发生的关键调控因子和途径。该发现为凶险型疟疾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该项研究主要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疫苗研究所张青锋博士等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Artur Scherf教授等合作完成。张青锋博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项工作的其他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