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我们究竟为了什么?

2018-01-06 邓铂鋆 知乎

A的例子充分说明,好好学医不仅能救别人的命,关键的时候还能救自己一命。

我认识一个周清华的病人,她的例子我在知乎提过两次,为了描述方便就叫她“A”吧。

A从小就是学霸,高考时考了全县第二,考入了所在省份的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A在事业上很走心,丁香园建站早期当过专业版的版主,整理了许多心得体会,曾跟丁香园其他大V共同结集出版过。在A当版主的那个版块,流传着许多A在病例讨论贴里的“少数派”判断最终证实的故事。

A在35岁左右的时候确诊肺癌晚期,全身多处转移。供职单位的医生认为她没有手术机会了,委婉的告知她的余寿是“三个月到半年”。其实“半年”是当做心理安慰用的,毕竟A太年轻了。A肯定不甘心,去301医院就诊,301医院没有同事情谊,毫不含糊,就说她还能活三个月。

A的老师是中华医学会某分会的委员,得知A的病情后,老先生拿着医学会的通讯录挨个给同仁们打电话,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统统说一遍“我这里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请问贵处能否提供帮助?”最终,天津的一位同仁回复,周清华院长提出可以看一看病历。周院长看完病历后,表示这个病人可以到她那里治疗。

A在周院长那里实施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后半年,A又发现了远处转移病灶。这时候周院长也提出保守治疗,但是A不甘心,想办法说服周院长为她冒险。然后A进行了坚苦的化疗,使用了大量当时的二线药物。现在A随访5年未见复发,重返工作岗位多年,继续做一位优秀的医生、老师、研究者,获得了新生。

回顾A的经历,首先是感谢周院长的仗义出手。周院长对A的情分在此很难用语言表述。同时,A的学术背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你位高权重,能够像A那样得到许多知名医学家的帮助,但是如果没有A的学术背景,很难坚持着一路选择最优解,一路充满信心的顽强前行;很难完成两次高风险手术的术前告知,更别说第二次手术是病人说服了医生。A的康复同样要感谢她的平台和朋友。A在术后化疗期间向科室负责人提出复职,科室负责人先后安排了实验室和某旅游名胜地分院的岗位给她,让她循序渐进的恢复状态。科室专门挑容易感染的季节让A去亚热带分院当候鸟,提供业务帮扶不用管床,不用值班,只要查房、出门诊和讲课,“上的是科主任的班”。当地对A一行人很重视,好生接待,周末县卫生局局长亲自带领支援人员在县内参观,心情愉快。而且分院病人还少,不会太劳累。A转行做医药的老同学为她选择药物提供了不小的便利,给了她优惠折扣。

A的例子充分说明,好好学医不仅能救别人的命,关键的时候还能救自己一命。

这里边有太多的奇迹因素,

一般人实现不了。

所以没必要用这种赌性很强的案例干扰普通人的选择。人要认命,尽管这很难让人接受。

在A生还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努力以人财两失告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别扯什么佛系,学医的修的都是真身!

“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来刷屏了。这里的“佛系”是借用佛祖无欲无求的修养,表达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宣示一种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一时间,“佛系”成风,俨然成了一个标签,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员都往自己身上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成立

12月23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以下简称联盟)正式在京成立,2017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联盟以引领创新方向、培训科研人才、创建创新机制、交流创新经验、传播创新案例为重点任务,成员单位将扩展至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投资公司等机构,致力于搭建医学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完整产业链。

我国医学社会学研究潜力有待挖掘

当下,新医改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而慢性病正日益成为我们健康的最大威胁。对此,人文社科的各个学科都从自身的问题意识出发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医学伦理学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医院管理领域聚焦于剖析现行医疗体制下,各类医疗机构在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济学(包括公共管理领域)则更多探讨宏观层面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抑或分析这些具体的制度设置对病患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进而涉及健康不

如果回到18岁,你还会从医吗?

如果生命轮回,我再拥有18岁的话,我还会选择医科大学;假如让我从新规划未来,我还会当医生。

发力医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正式成立

今天(12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大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共同为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揭牌,约20位两院院士出席揭牌仪式。  经多年筹备,一直以理工科精英教育为突出特色的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终于在发展医学学科方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记者从安徽教育和医疗界多位人士处获悉,医疗水平居于安徽前列的

除了Oncotarget,还有哪些5-10分的期刊适合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整理了可发表中医/药、针灸、meta分析的SCI期刊,今天我们整理了中国人每年的发文量超过10篇的5-10分SCI期刊,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