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6月NEJM重要研究汇总

2017-07-11 MedSci MedSci原创

NEJM作为医学四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在过去的6月中NEJM又刊登了很多新的研究进展,这里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6月NEJM发表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学习。【1】NEJM:米诺环素可减缓多发性硬化进展近日研究人员开展了米诺环素与多发性硬化首次脱髓鞘事件(也称为临床孤立综合征)关系风险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从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开展,招募的患者为180天内发生首次脱髓

NEJM作为医学四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在过去的6月中NEJM又刊登了很多新的研究进展,这里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6月NEJM发表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学习。

【1】NEJM:米诺环素可减缓多发性硬化进展

近日研究人员开展了米诺环素与多发性硬化首次脱髓鞘事件(也称为临床孤立综合征)关系风险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研究从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开展,招募的患者为180天内发生首次脱髓鞘症状的患者,随机接受100mg米诺环素,每日口服两次,或安慰剂,并一直服用相应药物直至多发性硬化确诊或24个月。

研究招募了142名参与者,其中72人服用米诺环素,70人服用安慰剂,参与者平均年龄35.8岁,68.3%为女性。未经调整的6个月内转化为多发性硬化风险:安慰剂组61%,米诺环素组33.4%,相差27.6%(95% CI, 11.4 to 43.9; P=0.001),根据基线强化病灶数调整后,6个月内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的风险差异为18.5%(95% CI, 3.7 to 33.3; P=0.01)。未调整的24月风险差异不显著(P=0.06)。MRI结果6个月时米诺环素优于安慰剂但24个月效果不显著。相比于安慰剂,米诺环素治疗的患者出现皮疹、头晕和牙齿变色的情况更为频繁。(文章详见——NEJM:米诺环素可减缓多发性硬化进展

【2】NEJM:卡培他滨用于HER2阴性侵袭性乳腺癌

HER2阴性残留浸润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预后较差,新辅助化疗对于该类患者的收益尚不明确。

近日,研究人员招募了910名HER2阴性新辅助化疗后残留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接受了蒽环类或(和)紫杉类。患者随机接受卡培他滨或安慰剂。

最终数据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卡培他滨组优于对照组(5年的存活,无复发或继发癌率为74.1%vs67.6%。总生存率卡培他滨组优于对照组(5年存活率89.2%vs83.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卡培他滨组无进展生存率为69.8%,安慰剂为56.1%,总生存率78.8%vs70.3%。卡培他滨组73.4%的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是卡培他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文章详见——NEJM:卡培他滨用于HER2阴性侵袭性乳腺癌



【3】NEJM:奥拉帕利治疗BRCA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如何?


最近,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对转移性疾病没有超过前两个化疗方案并且BRCA突变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奥拉帕利单药治疗与标准治疗进行了比较。

这些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奥拉帕尼片(300mg,每天两次)或与医师选择的单药化疗的标准治疗(卡培他滨、艾立布林或长春瑞滨,21天为一周期)。

该研究共有302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205例接受奥拉帕尼治疗,97例接受标准疗法治疗。采用奥拉帕尼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标准治疗组。奥拉帕尼组治疗反应率为59.9%,标准治疗组为28.8%。3级或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奥拉帕尼组为36.6%,在标准治疗组为50.5%,由于毒性反应而停止治疗的发生率为分别为4.9%和7.7%。(文章详见——NEJM:奥拉帕利治疗BRCA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如何?

【4】NEJM: SGLT2抑制剂可增加糖尿病酮酸症的患病风险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止近端小管的葡萄糖吸收下调细胞质中的葡萄糖水平。之前的病例报道已经表明:SGLT2抑制剂可能和增加的糖尿病酮酸症风险相关。所以研究人员评估了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酮酸症患病风险的影响。

DDP4抑制剂已经被用于治疗糖尿病且被证明与糖尿病酮酸症没有相关性。所以使用DDP4抑制剂与SGLT2抑制剂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分别鉴定了50220个接受SGLT2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和90132个接受DPP4治疗的病人。相比较接受DPP4治疗的病人,接受SGLT2的病人更年轻,具有更少的并发症,但是更倾向于接受胰岛素治疗。此外,SGLT2抑制剂与糖尿病酮酸症的相关性是DPP4抑制剂的将近两倍。(文章详见——NEJM: SGLT2抑制剂可增加糖尿病酮酸症的患病风险

【5】NEJM:早孕阶段使用锂盐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心脏畸形吗?

最新一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最新一期,观察早孕阶段锂暴露可能带来的胎儿畸形的风险。实际上,过去发现锂盐可能与Ebstein's畸形有关,但是证据仍然有争议。

本次研究共观察了 在2000-2010年期间1,325,563例怀孕的女性,并观察心脏畸形与锂盐暴露的关系。结果发现,633例有锂盐暴露早孕人群中,16例发生了心脏畸形,发生率为2.41%,而 1,322,955例非暴露人群中,有15251例发生心脏畸形,发生率为1.15%。另外,还有1945例暴露于lamotrigine (拉莫三嗪)中,27例发生心脏畸形,心脏畸形发生率为1.39%。

通过多因素风险校正后,与不暴露于锂盐的人群相比,暴露于锂盐导致心脏畸形的风险的OR为1.65 (95%CI:1.02-2.68)。剂量效应方面,如果每天锂盐剂量在600mg或以下,风险为1.11 (95%CI:0.46-2.64)。如果剂量在600-900mg/天时,风险为1.60 (95%CI:0.67-3.80),如果剂量每天超过900mg,风险为3.22 (95%CI:1.47-702)

在所有的畸形中,与不暴雷人群发生率为0.18%相比,暴露锂盐的患儿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缺陷患病率为0.60%,校正后风险比为2.66(95%CI:1.00-7.06),这个结果与暴露在lamotrigine作为参比组是相似的。(文章详见——NEJM:早孕阶段使用锂盐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心脏畸形吗?



【6】NEJM:Nivolumab一线用于IV期及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Nivolumab较多西紫杉醇可显著延长先前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在近日公布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考察了PDL1阳性患者中Nivolumab作为一线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治疗前景。

研究招募了未接受治疗的IV期或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超过1%,患者随机接受Nivolumab(静脉注射,每次3mg/kg,每2周一次)或铂基础化疗(3周一次最多6轮),若化疗组患者疾病进展则交叉进入单抗组。

对于PDL1水平超过5%的患者(423人),Nivolumab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4.2个月,化疗组为5.9个月(进展风险1.15,95%,CI,0.91-1.45,P=0.25);总生存期14.4个月vs 13.2个月 (死亡风险1.02; 95% CI, 0.80 -1.30)。在212名化疗组患者中,有128人 (60%)接受Nivolumab作为后续治疗。单抗组71%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化疗组为92%。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单抗组为18%,化疗组为51%。(文章详见——NEJM:Nivolumab一线用于IV期及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7】NEJM:阿司匹林在早产先兆子痫高危妊娠中的作用!

早产先兆子痫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妊娠期间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否会降低早产先兆子痫的风险尚不确定。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随机分配了1776名具有较高早产先兆子痫风险的单胎妊娠妇女从妊娠11至14周开始直至妊娠36周分别接受每天150毫克阿司匹林或安慰剂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妊娠37周前伴有先兆子痫的分娩。根据意向治疗原则进行分析。

在试验期间798人参加阿司匹林组,822人服用安慰剂。与安慰剂组(35例,4.3%)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有13例(1.6%)发生早产先兆子痫。考虑到退出或失去后续随访的参与者,在敏感性分析中,分析结果没有实质性变化。依从性较好,报告的服药率达85%,在需要服用更多药物的参与者中位79.9%。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文章详见——NEJM:阿司匹林在早产先兆子痫高危妊娠中的作用!

【8】NEJM:药物干预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猝死风险

目前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风险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临床治疗中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序贯用药可有效控制患者射血分数。近日研究人员对于心衰猝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研究。

研究人员对1995-2014年间,12个临床试验招募的40195名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减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在试验时间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研究期间共发生3583起猝死事件,大部分为高龄以及女性患者,多数伴有缺血性心力衰竭并且心脏功能较差。试验患者的猝死率下降了44%(P=0.03),其中患者的90天的累积猝死发生率在最早的试验中为2.4%,最近一次试验为1%。新近诊断的心衰患者其猝死率不高于长期心衰患者。(文章详见——NEJM:药物干预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猝死风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082, encodeId=03ea22108266, content=学习了,涨知识,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20115/46bcf39c32de4aa6b45c5f9d66c8ee77/6cb4a20c55bb4b7691122f47747bfca2.jpg, createdBy=9dad1662329, createdName=1ddf0692m34(暂无匿称), createdTime=Tue Jul 11 16:53:50 CST 2017, time=2017-07-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7-11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学习了,涨知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