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年轻人心肌细胞可以再生

2013-02-17 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

年轻人心肌细胞增殖促进了出生后心脏生长。其结果发表在了2013年1月7号至1月11号的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 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年轻人(婴儿、儿童、青少年)能够产生新的心肌细胞。这些发现驳斥了长期公认的观念:出生后人类心肌增长只是单一的现存细胞的扩大(而不是心肌细胞数量的增长)。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提高了科学家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再生治疗损伤心肌的可能性。

年轻人心肌细胞增殖促进了出生后心脏生长。其结果发表在了2013年1月7号至1月11号的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

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年轻人(婴儿、儿童、青少年)能够产生新的心肌细胞。这些发现驳斥了长期公认的观念:出生后人类心肌增长只是单一的现存细胞的扩大(而不是心肌细胞数量的增长)。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提高了科学家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再生治疗损伤心肌的可能性。

研究由波士顿儿童医院心内科的Bernhard Kühn博士主持。Kühn博士和它的团队从2009年开始研究健康人的心脏标本,这些人年龄波动范围在0到59岁。在用了很多实验室检测方法后,他们证实:这些人的心肌细胞在出生后还在分裂,在增加心肌细胞数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心肌细胞再生速率在婴儿期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在青少年发育急速期又开始升高,并且持续到大约20岁。这些结果强有力的说明,心肌细胞(组成心肌的细胞)增殖在健康年轻人心脏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

“100多年了,”Kühn说道,“人们一直在争辩出生后人类心脏的增长究竟是心肌细胞数量的增长还是本身体积的增大。”Kühn指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就有研究提示,出生后心肌细胞依然可以分裂,近期在斑马鱼和乳鼠上的实验也提示一些年轻的动物心肌细胞的增长是依靠心肌细胞的分裂机制完成的,然而,多年来科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依然是出生后人类心脏的增大仅仅是因为心肌细胞(体积)的变大所致。

Kühn的工作成果向公认的观念发出挑战,也点燃了研发心力衰竭新疗法的希望。婴儿和儿童将有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细胞的增殖,重建心肌受损部位。研究结果提示一方面一些心肌疾病(如心肌病)可能由心肌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增殖来治疗年轻人的心力衰竭,这些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Kühn博士说这项结果将促进心肌细胞蓝图的产生,这个蓝图揭示人类心肌细胞的生长方式,利用这张蓝图,人们将能够研发新的儿童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

doi:10.1073/pnas.1214608110
PMC:
PMID: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contributes to heart growth in young humans

Mariya Mollova, Kevin Bersell, Stuart Walsh, Jainy Savla, Lala Tanmoy Das, Shin-Young Park, Leslie E. Silberstein, Cristobal G. dos Remedios, Dionne Graham, Steven Colana,b, and Bernhard Kühn

The human heart is believed to grow by enlargement but not proliferation of cardiomyocytes (heart muscle cells)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is a mechanism of cardiac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in animals. Combined with evidence for cardiomyocyte turnover in adult humans, this suggests that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may play an unrecognized role during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al heart growth between birth and adolescence. We tested this hypothesis by examining the cellular growth mechanisms of the left ventricle on a set of healthy hearts from humans aged 0–59 y (n = 36). The percentages of cardiomyocytes in mitosis and cytokinesis were highest in infants, decreasing to low levels by 20 y. Although cardiomyocyte mitosis was detectable throughout life, cardiomyocyte cytokinesis was not evident after 20 y. Between the first year and 20 y of life, the number of cardiomyocytes in the left ventricle increased 3.4-fold,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our predictions based on measured cardiomyocyte cell cycle activit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contributes to developmental heart growth in young humans. This suggests tha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ay be able to regenerate myocardium, that abnormal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may be involved in myocardial diseases that affect this population, and that these diseases might be treatable through stimulation of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55368, encodeId=3f4e18553686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2014428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NA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428, encryptionId=f32014428fc, topicName=PNAS)],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8e964, createdName=drwjr, createdTime=Tue Jan 28 05:33:00 CST 2014, time=2014-01-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1-28 drwjr

相关资讯

JNCI:自动化的乳腺密度检测技术可快速鉴别女性高风险的乳腺癌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莫菲特癌症中心和梅奥诊所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算法,可以基于对乳房x光筛查分析来更容易地定量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在很多研究中都指出乳房x光检查密度的增加和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但是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具体定量的方法却一直由于条件限制而没有开发出来。如今这项研

PLoS ONE:揭示克罗恩氏病患者肠道组织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蛋白质IL-13或许是克罗恩氏病患者发展成为纤维化的关键,这将帮助研究者开发新型的药物来治疗克罗恩氏病患者。 克罗恩氏病是一种慢性炎性胃肠道疾病,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克罗恩氏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肠壁纤维化的形成,纤维化的形成会使得肠道失去运动型,最终使得肠道变得狭窄以至于食物都不能顺利通过。

NEJM:前列腺癌手术后15年功能结局与放疗相似

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3年1月30日在线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治疗后15年的泌尿、肠道和性功能结局,与接受体外放射放疗的患者相似,接受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出现所有功能域的衰退。这项研究由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手术质量与结局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的Matthew J. Resnick博士等人完成,他们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外线束放射治疗(xter

PNAS:小鼠模型不能很好模拟人类炎症疾病

数十年以来,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实验小鼠模型一直被用于确认和测试候选药物,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模型不能准确地代表人类对炎症疾病的响应。 Junhee Seok及其同事研究了创伤、烧伤和来自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毒素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遗传应答的。这组作者将观察到的模式与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模式进行了比较。他们确定了来自这些小鼠模型的模式与人类响应模式匹配得不好,以至于这些结果看上去像是随机的。人类和小

PNAS:一氧化氮阻止因中风而受损的大脑自我修复

  大脑中产生的气体分子一氧化氮能够对神经元造成损伤.当大脑产生太多一氧化氮时,它导致中风和诸如阿尔茨海默病之类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加重和恶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发现一氧化氮不仅对神经元造成损伤,而且它也关闭大脑修复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2月4日在线发表在

J. Control Release:载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微泡复合物作为超声促发的药物载体

最新发布的2013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控释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超声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载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微泡复合物作为超声促发的药物载体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在线发表于2013年1月7日) 超声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诊断工具,其机械波及辐射力特性也赋予其在声操控、给药及治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