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救护-那些年那些事

2015-01-30 陈祖芬 MedSci原创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总是需要得到他人相助的地方、而医生,便是充当着救死扶伤的角色。出于职业的道德感受,许多医生会选择在非工作岗位中出手救助他人。在我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路见不平过”。我文笔不好,渲染不来太多的情绪,就说说几条我还记得事。但我想让你们知道的是,医生在出手的那一刻,根本不会考虑所谓的“报酬”、“荣誉”,他们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因为我们太清楚:只要救治不及时,便极有可能失去一条生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总是需要得到他人相助的地方、而医生,便是充当着救死扶伤的角色。出于职业的道德感受,许多医生会选择在非工作岗位中出手救助他人。在我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路见不平过”。我文笔不好,渲染不来太多的情绪,就说说几条我还记得事。但我想让你们知道的是,医生在出手的那一刻,根本不会考虑所谓的“报酬”、“荣誉”,他们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因为我们太清楚:只要救治不及时,便极有可能失去一条生命。

一.塌方与心肺复苏(PCR)

七十年代的一天,雨过天晴,延安大学的篮球队正活跃在篮球场上,我作为观众,也起劲地为他们鼓掌助威!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大家不由分说都涌向那地方。那片正是一些农民工在挖渠的工地,昨天还是高高的土堆,等我们赶到时已变为平地了,原来两边的泥土塌了,把正在工作的农民工埋在里面了!


大家急急忙忙去拿工具帮忙。有一个工人埋得比较深,挖了25分钟才拉出来,我急忙上前一看,脸色煞白,没有呼吸!我当时也顾不得看他瞳孔,放到在安全平地上,擦去鼻孔泥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PCR)抢救,加压胸部,口对口作起人工呼吸。一位学生递给我一块手绢,我才拿手绢擦了擦他嘴巴,并且把手帕缠绕手指上进入口腔清洁,同时看有没有异物或者假牙,然后继续进行PCR,又让身边的人员去医务室拿急救药品,去请校医来帮忙,吩咐二个人解开他裤带,进行大小腿按摩,大约有20分钟左右,我发现他脸上有了颜色,摸一下他颈总动脉,有博动虽然很微弱,但这让我更加坚定信心,一定能够救过来的!直到他恢复自主呼吸,我把他扶起来,拍拍后胸,他看看我,眼光中充满惊恐,我知道他意识已恢复,最后由他的朋友们抬走了。这时我才感觉自己的口唇上全是土,好像我刚才所有的动作都出自医生的本能,虽然已精疲力竭,但值得!

PCR的流程可以简化为3步,第一步:安放患者于安全硬地上,解开衣裤;第二步:口对口吹气(捏住鼻孔);第三步:双手手掌压迫心前区胸部—直到出现心跳。

如果你不注意把患者放在安全的平板硬地上,就做PCR,可能造成他背部的二次伤害,畅通呼吸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二步就是畅通呼吸道,口对口吹气,尽量把他胸部吹得能够鼓起来,第三步就是双手手掌压迫胸前部,每分钟次数,根据使术者体力,至少60次。

分析这次塌方原因,是工程队没有设计沟两侧的防护架,农民工缺乏防护意识,沟越挖越深,两侧土愈来愈高,昨天又下了一场小雨,事故就来了。

二.列车上的急救

八十年代某天,我乘银川市到北京的特快列车,大约已经过了大同车站吧,列车突然停了,旅客们都七嘴八舌的嚷嚷,询问情况,据说前方出了车祸,我正纳闷:火车怎么会出车祸呢?

这时候列车的广播响了,“请列车上的乘客注意。有人受伤,有医生快来帮忙救命!在8号车箱”。我立马挤到8号车箱,看到二位患者,一男一女,已经有一位年轻的医生在那里了,我们也没时间相互介绍,就合作处理受伤比较严重患者。她是一位中年妇女,腹部的衣服都是血,肉也露出来了,我与那位医生一起检查,发现伤势虽然严重,但是病人仍然有知觉,于是打开列车上的急救包,先行止血,看到被撕裂的腹部伤口很大,直到会阴部,我们商量还是要缝起来,否则,搬运时腹膜破裂,肠子都会掉出来,(当时透过腹膜,已经看到肠子了)于是我们先把撕裂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缝起来,用布作为腹带,把她腹部紧紧包裹起来。列车在我们缝合中开动,病人再没有出血,给她喂了一些温水。这种救治,原则是止血,缝合伤口,补充液体。随后我们又设计简易担架,到下一站便由工作人员把病人送去医院了。

我们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位置。整个过程,我们没有一句闲聊,不知道病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一系列动作,只觉得理应如此,因为我是医生。

后来了解列车事故是在过一座高架大铁桥时,二位路人看到火车来了,前进来不及,后退无路,在大桥弯弓状休息处停下来,人距离铁轨较近,当火车司机发现大桥上有人时,虽已刹车,但是它的冲力仍然把人击倒,而且把一位妇女牵拉拖拉了几公里,才伤势严重。以我经验来看,幸好及时处理,预计送到医院后没有生命危险。

三.产妇和心理门诊


从北京到上海的列车上,21世纪初,还没有高铁,几乎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呢,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可以观看消闲,只能在餐后与乘客们聊聊天,驱赶无聊寂寞,看看窗外飞逝而去的风景。突然,广播响了:“旅客们请注意,有一位产妇将要分娩,有医生的,请来卧铺9号车厢帮忙。”呵呵,接生,是我的本行!二话不说,我就走向9号车厢。因为我单位一位同事,也曾经在火车上遇到产妇分娩,新民晚报还登过消息,这种事情还常常有的。

我向列车员自报家门:“我是医生,而且是妇产科的!”列车员陪伴我进入孕妇所在房间,是一位年轻的孕妇,唔着肚子叫痛,满头大汗,满脸通红,我检查一下腹部, 虽然有宫缩,但是并不规则,胎头浮动,下腹部皮肤也没有妊娠纹。

问:“是第一胎吧?”  “是的!”  “不要紧张,胎头还没有入盆,今天晚上还不一定生呢!”我果断地劝慰她。果然她平静了许多,然后,我轻轻地给她按摩,同时与她聊天起来,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我知道,初产妇一有宫缩,就比较紧张。

“没有问题,我可以陪伴你到达终点车站,然后,送你去医院,也来得及!”她梨花带雨,露出了笑意……

列车按时到达终点站,我与她一起出了火车站,看她坐上出租车,扬长而去,我不知道她是谁 ,她知道:“我是医生”。这仅仅是一次心理门诊!有的孕妇常常在预产期前几周去比较远的医院分娩,岂不知车马劳顿,会引起提前分娩,所以,应该在预产期前1-2月去待产医院附近住下来。有分娩症状时,去医院就方便了,特别是经产妇,更要防止急产。我碰到过一位初产妇,急诊来医院分娩,因为从来不做产前检查,自己也不知道那天分娩,肚子疼痛不行了,才知道要生产了,一检查,胎头是横的,当时剖腹产没有条件,就想办法转变胎头,后来孩子是生出来了,不是正常婴儿。需要做新生儿抢救,与家属谈话,产妇的妈妈说,不要抢救了,他们是亲兄妹发生关系而怀上的孩子肯定不正常,啊?农村里,亲兄妹从小睡在一个坑上,成年后,没有注意孩子的青春期发育,发生了这种事!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


四.公交售票员与癫痫

上海市区的夏天,特别热,有的公共汽车直到21世纪初还没有空调,真正苦了售票员,司机的头上有一只小小的电风扇,对着他吹风,而售票员常常要挤来挤去的售票,真是难为他(她)们了。现在有了地铁,公共汽车也不那么挤了,而且有了自动售票机,许多公交汽车和无轨电车,也没有售票员,由司机兼职了,应该感谢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啊!

当年,我乘25路无轨电车,经西藏中路,由北向南,在行车途中,突然一个售票员跌到在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乘客们吓坏了,有的大声叫嚷,司机反应过来,慌慌忙忙把车子停在路边,乘客们都统统下车,我当然上前去看过究竟,他口吐白沫,面色青紫,意识丧失,肌肉强直,不断抽筋,而且全身肌肉都在抽动,出现阵挛性痉挛,是典型的癫痫大发作。我马上拿他的衣服一角,拧成一团,塞入他口腔,拭去他口鼻部白沫,并且把他上半身扶起来,让他呼吸畅通,司机站在一边,不知道如何是好,我让他帮助收集他的财物,钥匙,票务等等东西,向最近医院开去。他说红光医院最近,我说 :行。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强直到阵挛发作,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大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可以有舌咬伤,尿失禁、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它有先兆期:在意识丧失前感到头晕恐惧、胸闷心慌、感觉异常、恶心不适等。先兆一般时间短促,发生率较低。也可能他忙于卖票,没有顾及,直接进入强直期: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头后仰,双上肢屈曲强直,双下肢伸性强直,口部先张后闭合,此时可能咬伤唇、舌和颊部。由于膈肌、肋间肌强直收缩,使肺空气压出,同时喉部痉挛、咽喉狭窄致发生尖锐的叫声称为痫叫。我们没有听到他发声,只见到他突然跌倒,不断抽筋,处于昏迷状态,我看很像大发作持续状态,如果不及时救护,会危及生命。刚好,我在旁边就地处理了,等他缓过气来,我们还可以扶着他下了电车了,到了医院,由医生接手。司机千恩万谢,要留下我的姓名单位,说要好好谢谢我呢,我也没太放心上,哪个医生遇到都会出手的。癫痫是常见病,通常医生都知道紧急时刻的处理办法,只要及时处理,防止呼吸阻塞,舌头咬伤,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以上仅仅例举了几个病例,类似我这样医生,默默无闻救人于紧急患难之中,在中国肯定有很多,可为什么现在把医生看作出卖医疗技术的售货员?对医生评价如此之低?动辄医闹,更有甚者,直接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难以相信!在我还奔波在医院的年代,医生的身份要远远高于现在!

说到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这是许多国家普遍存在问题。医生能够在几分钟内,大致判断出你是什么病,应该作那些检查,或者吃什么药品,不正说明这个医生的判断力比较强吗?任何疾病最后的诊断都是要依靠检查结果的。

至于医生的修养态度问题,那就难说了,目前的医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是懂得礼貌也有教养。可能事出有因,有时候医生疲劳了,刚好有事情,心情不快,出现“故障”,也是可能的。而病人呢,来门诊看病,身体不舒服,心情就不舒服。所谓“心若计较,满腹牢骚,处处都是怨言”。医生每天听那么多怨言,能够天天耐烦吗?

记得我的一位老同学,身患红斑狼疮,一边治疗还在一边看门诊。我去探望她时,她正在给人看病,看见我来了,不由分说,拿上一件白大褂给我披上,说:“快,快,帮我看几个病人吧!”可见她的疲劳已经到了极限,还坚持上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专用医疗APP需要具备哪些功能?

基础医疗将移动终端视为助手,临床医生也逐步认识到移动工具管理日益增长的繁忙工作有多重要。实际上,医生像陀螺一样在医院内各个科室奔波忙碌,当他们能利用科技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沟通交流时,他们必然会紧紧抓住这一工具。 对于医学专家来说,移动医疗最大的好处之一是改善医生的效率和满意度。例如,某些移动软件能帮助医生远程获取患者病历的关键信息、问诊的历史记录或测试结果——帮助医生管理大量患者, 并为更加便捷

又见悲剧:医生遇“醉鬼”掉入电梯不幸身亡

【据“栾川贴吧”消息】贴吧网友“一枚鬼的碎片”在1月24日凌晨1点03分发帖: “刚 刚12点半,15楼来了个骨折病号,有其家属护送,俩人都属醉酒状态。叫醒值班医生后,就因为护士铺床,陪同的家属在护士站大声嚷嚷,值班医生就说了一句 大半夜吵什么吵,,结果俩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紧接着俩人打起来了,互相推搡着可到了电梯间门口,更恐怖的时候出现了,俩人打斗到电梯口,谁知 电

中国记协全新通报!柴会群3篇医卫报道严重失实

1月29日,中国记协通报了3起虚假、失实报道。其中,《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2013年5月和2014年2月先后刊发的三篇有关医疗行业的报道榜上有名。 在这两个时间段,柴会群采写的《“疯子”医生:你砸医院招牌 医院砸你饭碗》、《“创收”院长》、《公立医院创收潜规则》3篇报道先后刊登在《南方周末》上。 中国记协在通报中指出:“中国记协在深入核查后,组织新闻宣传管理部门

只有医生看得懂的幽默

这才是亲老师啊     有一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以后你们在医院要是有病人拿刀砍你们,你们就往医院设备后面躲,哪个设备贵就躲到哪里。因为设备坏了医院会出面,你们被砍了可就没人管了…… 开酒技术哪家强      护士开红酒,有技术就是任性! 以睡分人      据说九点睡是村里人,十点睡是厂里人,十一点睡是校内人,十二点睡是官府人。一点睡是网络人,两点睡是文化人,三点睡是公关人,四点睡是

电影中那些被缝坏的脸:外科医生是如何吐槽电影的?

如果要问哪个行业的人最喜欢对电影吐槽,那么一定是医生。 很多医生看电影时,习惯按照自己的专业思维去评价剧情,尤其是那些受伤、患病的情节。比如说,当看到一部古装动作片的激烈打斗场面,骨科医生会想:刚才那一刀明明应该砍断了神经,为啥这个家伙的手还能抬?胸外科医生会想:这个将军左右胸部各中一箭,应该已经血气胸了,为啥还能跑来跑去的?而泌尿外科医生则总在琢磨“下三路”的事情:这位刚喝了十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