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生:为“ 85% SCI 论文是垃圾”辩

2013-08-27 中国科学报 bio360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曾有“我国发表在 SCI 上的论文 85% 是垃圾”的言论,并且该言论引起一些读者的意见反弹。一些读者批评钟院士说话随意。更有读者要求钟院士拿出“ 85% 是垃圾”的定量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钟院士的话乍听突兀,似乎伤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根据我对自己熟悉学科在国外 SCI 刊物上发文的了解,科学论文的数量与科学真理的揭示之间是有一些数量关系的。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曾有“我国发表在 SCI 上的论文 85% 是垃圾”的言论,并且该言论引起一些读者的意见反弹。一些读者批评钟院士说话随意。更有读者要求钟院士拿出“ 85% 是垃圾”的定量数据来源。

在我看来,钟院士的话乍听突兀,似乎伤人,但实际上是有一定认识基础的。根据我对自己熟悉学科在国外 SCI 刊物上发文的了解,科学论文的数量与科学真理的揭示之间是有一些数量关系的。

最常见的现象是,某个学者就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某种现象进行研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将看法发表为 SCI 论文。由于对这一现象本身感兴趣,其后很多学者也去采集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得出各不相同的看法。这些观点写成论文投到 SCI 刊物后,大多被第一学者审稿,并且大多得到发表,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学者的研究彻底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真正本质,也就是达到了真理的彼岸,于是围绕这一现象的研究终结了。

我们暂且把第一篇研究某一现象的文章叫做引子文章,把最后那篇文章叫做终结文章。它们之间的文章叫做中间文章。这样的一系列文章构成了发现一个自然现象的自然过程。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些文章的关系,如何评价它们的重要性。最后一篇文章是真正揭示真理的,可以说是更有价值的。前面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或揭示了现象的某些局部特征,或者发表了不正确的认识。如果简单化地或有些偏激地讲:只有最后一篇文章是创新成果,其他的大部分价值不大,甚至观点错误。

但是,如果辩证地看,这些文章也有其存在的价值。首先,没有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最后一篇文章的作者可能不会从事对这个现象的研究。其他的中间文章,尽管包含的创新成分不多,但是毕竟起到了激发研究兴趣、增加学术氛围、增加认识维数的作用,可能给终结文章的作者起到一些激发和启发作用。

根据真实情况构建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下:一位英国学者在山东即墨马山考察时发现了一块动物角化石,经研究后他认为属于梅花鹿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以《中国山东马山的梅花鹿角化石》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这一发现。

见到这一报道后,一位美国学者也到马山去挖掘,并且幸运地找到一块动物蹄子的化石,研究后认为他可能是一种牛的蹄子,于是以《中国山东马山的牛蹄化石》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这一发现。再后来,一位德国学者也到马山去挖掘,并幸运地发现了一条动物尾巴化石,经研究后认为是一种毛驴的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毛驴尾巴化石》为题,在 SCI 刊物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发表了这一成果。随后,一位法国专家也去马山挖掘,并幸运地挖到一块动物头颅化石,经过研究后认为是一种马的头颅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马头颅化石》为题,发表了一篇 SCI 论文。

最后,一位中国学者在江苏大丰一带见到了一种叫麋鹿的动物,其角如鹿、面如马、蹄似牛、尾巴如驴。他猜测发现于山东马山的鹿角、牛蹄、驴尾、马头化石可能实际上都是麋鹿的化石。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雇佣一批民工,挖掘了一个月,终于挖掘到一具完整的麋鹿化石。于是他以《中国山东马山的麋鹿化石》为题,在中国的 SCI 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上发表了这一成果。他的文章终于给马山化石的研究画上了句号。

围绕马山化石的研究共计发表5篇 SCI 论文,特别是在《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就发了两篇文章。但只有最后一篇在中国的 SCI 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才真正揭示了真理。

所以,如果简单化地说,前面 80% 的 SCI 论文是垃圾,也有不妥:因为人家也是在搞研究,只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揭示科学真理而已。退一步说,没有第一位学者的偶然发现,后面的学者不一定会到马山去做化石挖掘和研究啊。

我的理解是,钟院士之所以说出 80% 的 SCI 论文是垃圾这样的话,只是想表达对时下科技成果评价的唯 SCI 之风的不满而已。

SCI 的存在没有错,在 SCI 刊物上发文章也没错。但有问题的是唯 SCI 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只有真正搞科研的人理解 SCI 的真正含义,才明白这个道理: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未必是大成果;普通刊物上发表的未必不是大成果。唯 SCI 评价是简单化的做法,危害大而深远。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说过类似的话:《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 80% 是没用的。就是否揭示科学真理而言,钟院士的话也并不夸张。但这样说必然会引起已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喜欢发表 SCI 文章的学者的意见反弹。无论如何,就医学这个学科来说,顶尖的医生应该是具有顶尖的医疗技术,而不是以在《自然》杂志上发文章为标准。顶尖的医疗技术可以救死扶伤。能够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顶尖的医疗技术。所以,在医学这样的行业,唯 SCI 论文的评价体系是难以被大家接受的,估计明白个中利害关系的普通百姓也会觉得,不管发什么文章,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投稿全过程信件模板一览(Cover letter,催稿信等)

一、最初投稿Cover letterDear Editors: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Nam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exits i

SCI论文审稿与被审稿——内外有别,生熟有别

    工作16年了,陆陆续续发了20多篇论文,数量偏少,有的实在不怎么样,有的还行,没有突出的,不过都是自己的心血。    所以就被审稿了几十次,到后来我也会扮演审稿人角色。这10年下来,其中最大的感慨有两点:1、中外期刊,审稿人包容性差别较大;2、熟人和竞争对手审稿,差别蛮大。第二点相信好多人有过感受。我2006年投一篇化学杀雄的稿件

于莺碰到的不是一个医生的问题

     于莺碰到的问题,不是一个医生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拥有200万粉丝的微博红人、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微博上宣布辞职。谈及自己离开协和的原因时,于莺说,最直接、最根本的理由是,现在对医师的评定、评价体系,还是SCI文章、科研这个指标。她表示,今后还是会从事医疗行业,只是希望能够实现追求自由执业的梦想。   如果不是此前在微博上名气很响亮的话,在人

临床2年级小硕投6篇SCI已中3篇的感悟

本人西南地区某学校临床小硕一枚,今年硕二。目前已经投出SCI论文6篇,已中3篇,其中最高分IF为5.883分。 先说说我的历程吧。 本人是在去年8,9月份开始准备的,10月份开始自己的课题实验。我的主要课题是收门诊病人,和我的师姐一起(不得不说,师姐是个性格当好,人相当善良的 姑娘,和她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事情),病人收到今年7月份。在收病人的期间,我老板平时爱收集点资料,我把这些资料利用

审稿人审稿的十项注意

     与博友们分享一下不久前我收到的一份有点特别的审稿意见:这位评审人在审稿意见中首先详细地阐述了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所总结的审稿注意事项,并表示“在每一份评审意见中都会将这些内容作为先导,既作为对作者的承诺,也作为对自己的提醒”。1. 基于稿件本身而不是自己的期望来做判断。2. 对研究方法的评判要以作者的假设和合理性作为依据。3. 不要求或暗示作者引用自

关于SCI版面费的疑惑和解惑

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是每个医生的梦想,从高的层面上来讲,这代表着这个医生的学术水平;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讲,好的SCi文章能够帮助医生迅速得到职称上的晋升,从而极大的改善待遇。所以追逐SCI文章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按照东北人讲话:必须的。越提早下手准备SCI,越能够为你的事业带来帮助和飞跃。很多医生在自己的文章被接收以后,会面临版面费的问题,版面费的数额从200美元到3000美元不等,这就给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