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空军军医大学王琳/窦科峰发现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新策略

2023-10-27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确定NAFLD进展期间先天免疫的有效调节因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先天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会促进NAFLD的进展。

2023年10月20日,空军军医大学王琳及窦科峰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RING finger protein 13 protects against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targeting STING-relayed signaling pathway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旨在确定NAFLD进展期间先天免疫的有效调节因子。为此,研究进行了基于表型的高含量筛选,并在体外鉴定出环指蛋白13 (RNF13)是一种有效的脂质蓄积抑制剂;进行了体内功能获得和功能缺失试验,以研究RNF13在NAFLD中的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来探索潜在的机制。

该研究研究发现RNF13蛋白在NASH个体的肝脏中上调。肝细胞中RNF13敲除加重了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损伤和纤维化,而RNF13过表达可减轻这些症状。机制上,RNF13以泛素化依赖的方式促进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的蛋白酶体降解。总之,本研究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固有免疫相关靶点。

另外,2023年3月3日,空军军医大学王琳及窦科峰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在线发表题为“Short-term tamoxifen administration improves hepatic steatosis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through JNK/MAPK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短期他莫昔芬给药通过JNK / MAPK改善小鼠肝脂肪变性和葡萄糖耐受不良。

图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从单纯脂肪变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一系列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NAFL可能会进展为NASH,导致肝衰竭的高风险。据估计,NASH很可能在十年内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尽管NAFLD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但NAFLD / NASH的有效治疗干预措施尚未获得批准。因此,迫切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新出现的证据证明,与先天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是NAFLD的驱动力之一。这些途径的启动始于膜结合和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RR)对病原体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PAMP / DAMPs)的识别。然后,几个关键衔接蛋白(如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和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可以传递信号,触发转录因子的激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已被证明广泛参与了NAFLD的病理生理学。在这项最新研究中,NASH肝脏的多物种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在NASH发病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此外,与传统炎症细胞相似,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LSECs)也可在代谢紊乱时发挥免疫功能。因此,限制固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对NAFL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泛素化已被充分证明可以控制先天免疫的信号级联反应并微调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因此,人们很容易推测,据报道调节先天免疫信号传导的泛素化的主要导体(E3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DUB)也可以控制NAFLD的进展。为了挖掘出这样的调节因子,研究进行了基于表型的高内容筛选和分析。最后,研究鉴定出E3连接酶环指蛋白13(RNF13)作为肝细胞脂肪生成和炎症反应的有效调节因子。

图片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

RNF13和其他8种蛋白都属于Goliath家族,这是基于它们在PA-TM-RING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性——一个蛋白酶相关结构域(PA),一个跨膜结构域(TM)和一个环指结构域。研究证明,大多数家族成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在本研究中证明RNF13可以通过调节固有免疫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即三结构域蛋白29 (TRIM29)和STING的水平来控制NAFLD中的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RNF13是NASH进展过程中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的有效抑制剂。从机制上讲,RNF13通过k63连接的泛素化稳定TRIM29,从而启动TRIM29以泛素化依赖的方式降解STING,终止下游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420-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迎来新的曙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

在这项2b期试验中,Pegozafermin治疗导致纤维化的改善。这些结果支持Pegozafermin进入3期开发。

HBSN:多摄入动物内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较低有关

研究结果首次表明,在经过活检证明的NAFLD的中国人中,动物器官肉类消费量增加与NASH流行率较低有关。

Nat Microbiol: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菊粉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键有益菌和代谢物被锁定

该研究发现可溶性纤维菊粉(inulin)被发现比不溶性纤维素更有效地抑制小鼠NASH进展,如肝脏脂肪变性、坏死炎症、球囊和纤维化的减少。

既能改善脂肪肝,又能降脂!顶刊发表新型长效疗法多重代谢获益结果

pegozafermin治疗NASH可改善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则可以显著减少甘油三酯水平、非HDL-C、ApoB以及肝脏脂肪变性。

华中科技大学余学锋/陈勇团队《自然·通讯》:发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新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PirB / LILRB2通过与其配体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结合来调节NASH期间骨髓衍生巨噬细胞(MDM)向肝脏的迁移。

Hepatology: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晚期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线粒体应激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实验模型中引起氧化应激(OS)并改变线粒体,我们的目的是研究HBV是否也可能改变人类肝脏线粒体,以及由此产生的线粒体应激可能解释慢性乙型肝炎(CHB)纤维化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