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纬度......对病毒传播发出“天气预报”有何作用?

2020-03-16 张素 中国新闻社

温度、湿度、纬度,一些科研团队围绕新冠病毒传播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并就疫情进展发出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警报”。而这对当前防疫乃至未来“

温度、湿度、纬度,一些科研团队围绕新冠病毒传播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并就疫情进展发出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警报”。而这对当前防疫乃至未来“预防”有何作用?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日发表预印版论文称,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沿着狭窄的东西向分布,即在北纬30度至50度的“走廊”,中国湖北、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北部等疫情严重的地区均在其间。受疫情影响的城市与温湿度具有相关性,温度在5摄氏度至11摄氏度,湿度在47%至79%。这些地点还有共同点,“疫情暴发时间与年度温度周期的最低点重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温度相对稳定”。

该科研团队又使用天气模型,预测未来几周内最有可能出现新冠肺炎社区严重传播的高风险区,包括东北亚、中亚、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等。这份“走廊”地图最早绘制于2月下旬。截至记者发稿时,欧洲报告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已超过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美国、英国的确诊病例数均已破千。

将新冠肺炎疫情与气候结合研究的还有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茂团队。他们收集了1月20日至2月4日、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发现气温与新冠病毒传播存在相关性: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摄氏度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科研人员由此推测“可能存在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度区间”,认为随着日平均温度超出这一温度区间,疫情可能得到相应控制。这一结论也以预印版论文的形式发表。

对于这些尚未正式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质疑。比如,没有考虑确诊人数的增加与输入性病例、感染人群基础的关系;又如,仅考虑确诊时气温,忽视了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再如,没有纳入年龄、性别等传播因素。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对媒体分析相关研究时说,作为流行病学分析,样本量还是不足,特别是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较少,会有较大误差。他补充说,实验室研究发现呼吸道病毒的培养在34摄氏度左右时繁殖能力最强,但在自然环境中适宜传播的温度还不明确。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等专家看来,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以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为例。上海市气象局曾回顾了“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确诊数量与当日气象因素的关系,通过数据建模得出结论:SARS发病数量与发病前7天的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ARS病例出现的最佳环境温度在16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还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在低温(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低湿(相对湿度40%至50%)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各方普遍认为SARS病毒是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消失,既有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等自然因素,也基于病例通报透明公开、各国尽最大努力控制患病人员流动等切实举措。专家强调,眼下不能寄希望于“让天气消灭疫情”,特别是在防控取得成效的中国,切不可因气温回暖而放松警惕。

不过,继续摸清新冠病毒传播的“脾气”仍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查明病毒在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存活条件,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消毒,避免“过度防疫”;另一方面,一旦新冠病毒成为类似于流行性感冒的“常客”,这些研究或将用于指导防控,比如分析哪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面临风险最大,应加强何种规模的控制措施,如何预测来年季节性表现等,继而帮助可能处于“疫区”的人们做好准备。

而对新冠病毒“天气预报”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精准度。研究者认为,应进一步整合“流行病学—人类系统模型”,结合气候和天气等变量及其时空变化,加入对人类互动场景的模拟,改进现有模型。还有科学家建议纳入病毒变异考量,“不排除病毒传播到其它动物,从而演化成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能”。舒跃龙说,应加强对动物中新冠病毒的监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05936, encodeId=af581e05936d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025441225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天气#</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4122, encryptionId=5025441225f, topicName=天气)],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612631108685, createdName=xugc, createdTime=Wed Jan 20 05:04:23 CST 2021, time=2021-01-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1-20 xugc

相关资讯

天太冷了,先含两片硝酸甘油压压惊……

以上标题纯属娱乐,完整标题为:寒冷空气强势来袭,心脑血管等疾病蓄势待发,请转发给身边的亲人,预防!十分重要! 先看看有多冷~~~ 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1、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强降雪 21日至22日,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过程降雪量20~25毫米),积雪深度有5~10厘米,部分地区可达15~20厘米,局部可达20~30厘米。

PNAS:天凉为何易感冒?

根据耶鲁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相比于人体的中心温度,普通感冒病毒在较低的温度下能够更有效地在鼻内进行自我复制。这一研究发现或许确证了存在争议的一个流行观点:在微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更有可能患感冒。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鼻病毒(rhinovirus)是感冒的主要病因。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知道,鼻病毒在微凉的鼻腔环境中比在较温暖的肺脏中更容易进行复制。论文

BMC Oral Health:牙源性脓肿的发生与天气及月相之间并无关联,传闻不可信

BMC Oral Health:又一牙科传闻被干掉了——牙源性脓肿的发生与天气及月相之间并无关联关键词:牙源性脓肿 天气 月相 大气压力 口腔疼痛据传闻,天气和月球活动与牙源性脓肿(OA)的发生之间具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没有得到研究的证实。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OA引起的口腔疼痛与各种气象参数以及循环月球活动之间的关系。记录所有于2012年就诊于德国慕尼黑 AllDent Zahnzent

太热或太冷天气可能影响宝宝体重

研究人员发现,在怀孕期间经历异常热或寒冷天气的妇女,出生婴儿体重低的风险增加,即使婴儿没有早产。

指南合集:天气阴晴不定,谨防“咳嗽”

咳嗽是咽喉部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人体正常的保护性机制。例如,从支气管、肺排出的痰液会刺激咽喉部产生咳嗽反应,促使痰液排出;咳嗽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对肺的损伤,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肺内压增高,在有肺部疾病时,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结核病人,剧烈咳嗽可使肺泡壁弹性减弱,最终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形成恶性循环。天气情况如果波动比较大,医院门诊的感冒咳嗽的就诊患者就会急剧增加,梅斯小编整理了咳嗽

秋意渐浓,你的颈椎还好吗?

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近日不少地方早晚寒意加重,秋意越来越浓。中医认为,颈部是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且肌肉较少、血管丰富,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颈部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现在得颈椎病的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低头族越来越多,颈部的弯曲角度越大,颈椎承重也就越大。 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颈段脊柱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