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会导致乳腺癌复发?!

2016-07-20 熊坨坨 医学界肿瘤频道

吃和癌症的关系其实不小,讲吃什么防癌、生癌之后怎么吃的文章都挺多。但是,什么时候该吃,对癌症的病情发展也很重要! JAMA肿瘤分刊就登了这么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情况可是极为不妙的。 怎么就不妙了? 这项研究是一个收入患者样本量2413人的队列研究,针对研究对象的追踪随访平均时长为7.3年,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4年。 所有的研究

吃和癌症的关系其实不小,讲吃什么防癌、生癌之后怎么吃的文章都挺多。但是,什么时候该吃,对癌症的病情发展也很重要!


JAMA肿瘤分刊就登了这么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情况可是极为不妙的。

 

怎么就不妙了?

这项研究是一个收入患者样本量2413人的队列研究,针对研究对象的追踪随访平均时长为7.3年,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4年。


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乳腺癌患者同时完全没有糖尿病,平均年龄52.4岁,平均BMI27.0。


在进食时间问题上,这项研究得出的有区分度的标准为:夜间禁食13小时以上还是以下。或者说一种更加粗暴的定义:晚上8点以后吃不吃东西。


最后他们也得出了一个相当粗暴的结论——


晚上禁食时间少于13小时的患者,乳腺癌复发几率比禁食时间长于13小时的患者要高36%。


可能有人说13小时这么长!怎么可能禁食这么长!


其实也没有很长啦,6点吃晚饭,就算要吃一个小时,吃好之后别吃其他东西,到第二天7-8点吃早饭,这就足够13小时了。


那么这群晚上禁食时间少于13小时的患者有什么特征呢:大学水平的受教育程度,BMI更低一些,睡眠时间更短,每天摄入热量更多,吃东西次数更多,8点以后还会吃东西。

对死亡率也有影响

虽然说没有对癌症复发的影响那么大,晚上是否能超过13小时不吃东西,对患者的乳腺癌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都是有影响的。


乳腺癌死亡率,禁食时间小于13小时的患者,比不禁食的患者高21%。


患者全因死亡率,禁食小于13小时的患者高22%。

还有啥影响?

13小时只是一个区分度,但并不是说13小时以内就没有区别了。


实际上,研究者发现,禁食时间每延长两小时,HbA1c的平均水平就会低0.37-mmol/mol。但是夜间禁食时间长度与BMI和CRP(C反应蛋白)浓度没有关系。


日常进食次数每增加一次,HbA1c、CRP浓度和BMI都会更低。


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CRP浓度和BMI都会明显增高。


这项研究还发现,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HbA1c的水平与全因死亡率有极大的关系。HbA1c水平等于或高于7.0%的患者,比HbA1c水平低于6.5%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两倍。


而禁食时间长度和进食频率与HbA1c有极大的关联。


参考文献:


JAMA Oncol. doi:10.1001/jamaoncol.2016.016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94043, encodeId=ffd494043e2, content=值得研究,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GdN1x8J6HqtUI2Gpibk3sfIIBhZchAhjoiaCQlficdtQTnEqYncy3GVEMPIOJwD7t0mO2KfYGMgkIg/0, createdBy=86081727811, createdName=4546wk, createdTime=Thu Jul 21 12:44:00 CST 2016, time=2016-07-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7-21 4546wk

    值得研究

    0

相关资讯

Oncogene:乳腺癌诊断新靶点

乳腺癌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类型,每年乳腺癌患者病情恶化的比例达到30%。周所周知,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对于其扩散与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基质中含有很多细胞与非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在肿瘤发育的过程中,肿瘤基质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癌化特性起到一定的影响,并最终促进其扩散。免疫细胞能够第一时间识别癌变的细胞并进行杀伤,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逃脱免疫杀伤甚至调节免疫细胞的活

国际乳腺癌筛查指南的争议引发的思考

张保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2015年和2016年陆续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专家组对全球乳腺癌筛查提出的指导性意见,美国癌症学会(ACS)乳腺癌筛查指南更新版及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最新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对乳房X线筛查的认识和建议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际权威机构在乳房X线筛查指南及推荐上的主要分歧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出现意见分歧

ACS子刊:啤酒花提取物有望治疗乳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NIH植物性膳食补充剂研究中心(UIC/NIH Center for Botanical Dietary Supplements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发现富集的啤酒花提取物激活乳腺细胞中的一种化学解毒途径,从而可能能够有助预防乳腺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7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ACS)子刊Chemical Research

Psycho-Oncology:运动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记忆问题

芝加哥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患者经常出现记忆问题。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乳腺癌患者出现的记忆问题较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乳腺癌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加自信和减少疲劳和痛苦。乳腺癌患者的记忆问题主要是由于压力太大所致,而非化疗或放疗所致。研究结果发表在Psycho-Oncology。西北大学Siobhan Phillips博士试图探究乳腺癌患者进行中重度强度体育锻炼,结果发现可改善患者的记

JAMA:体外受精后卵巢刺激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由于有限的跟进,以前的研究对于体外受精(IVF)治疗后乳腺癌发病风险尚无定论。原始出处:Alexandra W. van den Belt-Dusebout,Mandy Spaan,Cornelis B. Lambalk,et al.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Long-term Risk of Breast Cancer,

CMAJ: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因素有哪些?

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几个影响乳腺癌手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年龄较小、放疗、腋窝淋巴结清扫等,研究结果发表在CMAJ。 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是83%左右。但是,25%-60%的妇女接受肿瘤切除术后发展为慢性疼痛。有哪些因素导致患者出息持续性的疼痛呢?为了深入探究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慢性疼痛的相关因素,来自加拿大、中国、巴西、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对关于乳腺癌的30个研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