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龄化:一个严重的警讯

2018-10-12 王秀华 健康界

时下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两个老龄化一起降临到我们面前,是整个社会的难以承受之重!

前几天,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通过微信,约我就医生老龄化问题写一点评论性文字,并同时发来一个文章的链接。打开链接一看 ,这篇文章题目为《中国医生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医生比例十年翻4倍!》,其中谈到“2017年《TheLancet》公布了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其中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换句话说,年轻医生越来越少了,而60岁以上的医生,则在过去十年内人数则不断增加。”

尽管当时就打算就这件事情谈几句看法,但三天来却迟迟没有动笔。忙于杂事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笔者曾经在许多言论性稿子中谈到过这个问题,记得当年那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曾经说过,“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滋味”,那么嚼自己嚼过的馍呢,是不是更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就此说几句话吧,憋在心里总觉得不是事儿。

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放弃学医而选择其他专业,与此同时,有些即使学医的学生毕业后也放弃医学而“另谋高就”,其原因何在?

首先,是医生执业环境的持续恶化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笔者历来认为,医患矛盾实质上是社会矛盾的一个折射。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各社会群体的摩擦点增多,加上在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不仅是一个事关改革命运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一个难点所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社会矛盾通过医患关系这个“火山口”喷发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现象有其必然性,不值得大惊小怪。但问题在于某些人在其中“搅混水”、“打横炮”,不是将问题放到整个改革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而是瞎子摸象般要么责怪甚至妖魔化医院和医生,要么将问题归咎于患者。而从一个时期以来整个舆论环境来看,前者则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也好医生也好,实际上充当的是代人受过的“替罪羊”和“出气筒”角色!

不必引用可以从网上信手拈来的种种数字,数字是冰冷冷的,我们更可以通过自己的活生生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在医界中,有多少优秀医院院长,有多少三级医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他们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告别了子承父业的传统而弃医学而就它?在他们决绝甚至绝望转身离去的身影背后,我们应该悟出点什么?我们能够悟出点什么?

其次,是时至今日,有些地方的政策仍在为医生队伍的流失火上浇油。

比如管制型思维。由于在潜意识甚至显意识中错误地将医患矛盾的根源归咎到医生身上,随之像牧人驱赶羊群般对医生队伍鞭子与石块齐下——今天一个禁令明天一个不准,有些地方甚至就禁令的严格程度在进行暗中竞赛,真真是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如果医生两面受敌般一面提防患者的责难,一面防范踩踏政策的雷区,能不胆战心惊、噤若寒蝉?

比如将医学院毕业生的规范化培训强调到不恰当的高度。何为规范化?说白了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会不断导致旧的不合时宜的规范会被新的规范所取而代之,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规范化是没有的!一个学子选择学医,其间读多少年本科?多少年研究生?还要还额外附加几年的所谓规范化培训?这数字就是大字不识的文盲,掰着指头都能算得出来!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中,他们付出多少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乃至生命的代价?再从专业角度来说,到底有没有必要通过那么长时间的规范化培训来抬高毕业生的执业门槛?必要的培训固然可以有,但医学科学的重要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晚熟性,这总不错吧?李时珍进行了多少年规范化培训?华佗是否通过规范化培训成为一代医圣?重要的是要回归常识,要懂得不吃饭是会饿死人的,要懂得一加一是应该等于二的,在回归常识这个问题上,我们怎么就这么难?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常识性问题上栽跟头,究竟是该让人欲哭无泪还是该啼笑皆非?

另外,社会舆论无论对医生捧杀还是棒杀,都会严重增强医生的挫败感,导致医生队伍的流失。
许多头戴学者专家桂冠的人,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他们之中的有些人热衷于捧杀医生,将医生群体进行超过其基本限度的“神圣化”,这表面上是在为医生唱赞歌,实际上则大幅度提升了社会对医生队伍的期望值,对医患矛盾的不断产生和激化,客观上起到了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一个社会确立的道德标杆让人拼命跳也够不到的高度时,不仅医生,其他人也不会被耍猴般在下面拼命蹦跶的吧?

与此相反的另一种现象是妖魔化医生。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与其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在多管齐下,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评价医疗事业,过去那种时时在耳边萦绕的将医生称为“白衣狼”的声音,总算基本上销声匿迹了。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无良媒体为博眼球也好,某些地方政府为推卸自身责任将矛盾转嫁到医院也好,某些所谓专家对医生居高临下的指责也好,对医生职业尊严的损害,在医生心灵中留下的阴影,都不会在一个早上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种下了苦果就不能不吞咽下去,无论是无心之过还是有心之失!重要的接受教训,重要的是不要在一个地方重复跌倒!

在正常和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是由人之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从网上看到,有人在分析医生流失的问题时又搬出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事,仿佛这一现象天经地义一样,这颇有些阿Q“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意思在,笔者对此深不以为然!

要知道,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被称为名言并广为传颂的国度里,医生队伍流失所带来的警讯是多重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自我麻醉的态度和做法是最最要不得的!

时下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两个老龄化一起降临到我们面前,是整个社会的难以承受之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44683, encodeId=922913446833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25d802941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龄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0294, encryptionId=225d8029411, topicName=老龄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e5742500212, createdName=12498f17m6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un Oct 14 04:49:00 CST 2018, time=2018-10-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这些药,大批医生无法开处方

大批处于初级职称的医生,对这18个品规的药品,失去了开具处方的权力。

中秋节,请为所有还在一线值班的医生接力!

这个中秋,你回家过吗? ——安排值班,回不去。 每每问到中秋节的安排,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的他们永远只是千篇一律一句——值班。这句轻描淡写的值班,却值得我们每一个被守护的人点赞、致敬!

“手术失败,我就自杀!” 刚下手术台 医生收到“死亡威胁”

“医生,我是来赌命的,如果这只眼手术失败了,我就自杀,已经想好了!”9月19日上午,成都华厦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鲍捷在为一名患者实施完白内障手术后,正在离开手术台的这位患者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让鲍捷不禁感觉到后背阵阵发凉:“幸好没在手术前给我说这些,否则绝对不敢做了,一条人命啊!”

海归医生:没想到申办一家诊所这么难!

在中国,办诊所和医疗机构到底有多辛苦,不自己体验一番,可能并没有发言权。在9月中旬中欧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举行的圆桌讨论会上,一位曾在美国行医多年的华人医生李建华分享了自己想在国内开办一家诊所时的艰辛历程,令参会者唏嘘不已。在美行医8年,想回国办诊所1978年,李建华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读书,1990年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做过全科家庭医生、妇科家庭医生、儿科家庭医生,一直到1998年回到中国,开始创业

患者醒着做开颅手术 还一直唱歌给医生听

日前,上海浦南医院脑科主任、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成功地为一名20岁女性进行了“术中唤醒麻醉开颅手术”。

医生岗位酬薪大揭秘!月薪过万者仅占...

导读 保障医生休息权,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