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白秧坪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

负责人:曾普胜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2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滇西白秧坪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
项目批准号
40272046
学科分类
D0205 地球科学部 _地质学 _矿床学
资助类型
地球科学
负责人
曾普胜
依托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
2002
起止时间
200301-200512
批准金额
29.00万元
摘要
滇西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是研究西南三江地区大陆间俯冲闭合后陆内转换的地质演化、成矿作用的理想地区之一。通过横跨盆地的近东西向综合剖面结合面上各矿床的系统观察和研究发现,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在东西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成矿时代上具有多期叠加性:东矿带为三叠纪海相热水沉积与新生代古新世陆相热水(泉)沉积复合型矿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西矿带为三叠纪海相VMS型热水沉积与新生代古新世破碎带脉型-层间蚀变带复合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新生代矿床的绢云母(伊利石)蚀变带的伊利石单矿物K/Ar年龄测定,成矿年龄为时代为40.98±0.34Ma~47.5±3.0Ma。东西向上的成矿分带受基底地层控制,"东铅锌、西铜"。无论东矿带还是西矿带,都经历了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多期成矿作用叠加过程,但新生代成矿作用更为主要。盆地东侧的富碱斑岩成矿流体对盆地成矿作用有显著影响。三叠纪层控矿床的天青石或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为重硫富集型,δ34S为7.3‰~19.2‰之间;不同于新生代热液脉型或热泉型的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0.06‰~4.96‰)。三叠纪层控矿床与新生代矿床的成矿温度和盐度有明显区别。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