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后肝细胞与非实质细胞协同再生的分子机制

负责人:窦科峰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0

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肝损伤后肝细胞与非实质细胞协同再生的分子机制
项目批准号
81030010
学科分类
H0318 医学科学部 _消化系统 _肝再生、肝保护、肝衰竭、人工肝
资助类型
医学科学
负责人
窦科峰
依托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
2010
起止时间
201101-201412
批准金额
200.00万元
摘要
虽然肝损伤后肝细胞具有的极强再生能力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参与肝细胞再生的细胞和分子调控网络还远未明确。我们利用条件性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发现,经典Notch信号途径在肝再生中不仅可调控肝细胞增殖,并且可通过调控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肝再生中肝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通讯,从而支持肝细胞与非实质细胞的协同再生。但进一步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鉴于Notch信号途径与其他信号途径之间的广泛相互作用,本项目拟以此为基础,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Notch信号调控肝细胞再生的下游分子及其作用网络;揭示Notch信号途径调控肝血窦内皮细胞功能状态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肝再生中以肝血窦内皮细胞为主的肝非实质细胞与肝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意义。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可以构建肝再生的细胞和分子调控网络,在实际应用上则可为干预肝再生提供有效的靶点,为治疗肝再生相关疾病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